第 135 章(1 / 2)
【“清除罪人的党羽,平息天下人的愤怒,拥立新帝,使瓦剌挟明英宗作为攻城掠地的政治工具的阴谋失败。
以上两个步骤,就是当时朝廷的应对,或者说是在这些事件中无处不在起到重要左右的以朱祁钰于谦为首的主战派的应对。”
“那么内部平定之后,就是准备应对外敌了。”
“当时监国的朱祁钰选择在第一时间站出来的于谦应敌,他在于谦的请求下,朱祁钰下令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京师上下才人心稍安。
随即他又升于谦为兵部尚书,让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
“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一点,朱祁钰比绝大多数皇帝都要好太多了,别的不说,宋钦宗赵恒那个傻逼,当时那种情形,一边靠李纲,一边又防着他,分他权,简直大写的无语,大傻逼。”】
赵匡胤眼皮一跳,随即安慰自己,没事,那是赵匡义的后代,和他没关系!!!
【“于谦被放权后,调兵遣将,举荐人才,比如石亨。
要知道石亨原来是大同守将的副将,在“土木堡之战”中战败后,单骑逃回,最后被贬官下狱。
毕竟其他人都死了,皇帝都丢了,你居然没事还跑回来,这不降罪才奇怪。
但于谦认为,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而且战败的主要责任不在他。
于是将其释放,并委任以京师总兵官的重任,统一指挥京师步兵部队。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在后来的北京保卫战中,石亨指挥有方,英勇作战,战果显著,“论功,亨为多,晋侯”。
可见,没有朱祁镇和王振这两个拖后腿的渣渣,明朝的将领还是很靠谱的。
但是吧,能力和人品,有时候真的就是两回事。”
李一一言难尽道:“后来朱祁镇能搞事,真是多亏有他,真替大明谢谢你了。”】
朱祁钰脸色一变,除了愤怒之外,还有浓浓的不解和被背叛的痛恨。
他对石亨可谓不薄了吧,即位之初,令他奉诏佩镇朔大将军印,换太子时,加封他为太子太师,对他是委以重任,他为什么要和朱祁镇同流合污?
他原先被下牢狱还是因为朱祁镇的原因呢!
只能说,朱祁钰还是傻白甜一点,不懂得利欲熏心的人的想法。
【“说回于谦,在任命指挥官后,他又另以名将指挥京城的火器部队、骑兵部队和镇守大同、宣府、居庸关、紫荆关等重要关口,并严惩了一批贪生怕死、玩忽职守的将校。
此外,于谦还改革了军制,把传统的“三大营”改为10个团营,使其更加适应防御作战的需要。
在于谦的一系列准备下,加上这一个多月的整军备战,明军兵精粮足,士气大振,严阵以待。”
“而转头瓦剌一方呢?
他们俘虏朱祁镇第二天,就押着朱祁镇来到宣府城下
,明英宗也十分“配合”,乖乖朝着宣府喊话,命令守将们“开关来迎”。
八天后又被押到了大同,照样命令守军开门,据说朱祁镇还在城外发飙,他的亲信更是“以头触城门”大呼,场面十分热闹。
而这两城的守将呢?此时左右为难,不得不躲起来。
此刻大明的皇帝还是朱祁镇,朱祁镇的话就是圣旨,皇帝让他们开城门,他们如果出面,那么这旨接不接。
他们不能接,但是也不能明着违抗旨意,于是只能避而不见。
呵。”
李一凉凉道:“为什么大家这么讨厌朱祁镇,你打仗打输就算了,大家还能勉强说是你识人不明,说你没能力而已。
可是你被俘虏之后干了什么?不但不自杀以全大明王朝的尊严和颜面,反而还为敌人叫门!
难道真的不知道,这城门一开会是什么结果吗?”
“这真的就是皇帝自己把自己的国家都踩在脚下,让人肆意嘲笑践踏啊!你特么连雪乡二圣都不如啊!”虽然那两货大概是没机会发挥而已,但不管怎么样人家也没有做出天子叫门的事。
嗯,顶多宋钦宗让个道士守城,然后人家大开城门把人放进来而已……
算了,还是别对比了,都半斤八两。】
朱瞻基只觉得血气上涌,差点脑充血而亡了。
无能,还又自私又蠢,这真的是他的孩子吗?
他居然还一度想要把江山交付的孩子?
朱棣勃然大怒,随手拿起一块砚台就砸了过去,“你生的什么丢人现眼的玩意儿?”
失魂落魄以至于没有躲被砸了个头破血流的朱瞻基一瞬间清醒了,他不想要这个孩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