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88 章(1 / 2)

加入书签

【“历史上对这场变法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是有利于北宋的是富国强兵的变化,也有人认为王安石变化加快了北宋的灭亡。

这样两面化的评价在变法者中同样是比较少见的,如果放眼全历史,就会发现,后人对于前面的变法者总是肯定多于否定的。但是王安石却不同,历史上骂声一度掩盖赞赏之声,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王安石变法真的一无是处,完全失败吗?”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王安石变法具体是什么吧。”】

王安石深呼吸一口气,被否定的滋味可真是不好受啊。

苏轼眉头微皱,“虽然我当年也不赞同变法,但是后来发现,有些措施还是很不错的,哪里能一概而论。”

张怀民睨了他一眼,“你啊,就是这样才会被两派都排斥。”

苏轼摸摸鼻子,义正严词道:“我这个凭良心说话,谁有理站谁,哪里像他们,完全就是排除异己!”

苏轼:反正我没错!

【“王安石变法是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一次规模巨大的政治变革运动。

为此,他推行了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保甲法和三舍法等。”

“其中青苗法本质上就是跟国家借钱。

宋神宗时期土地兼严重,农民无地可种更没有钱买田地,跟地主富农借钱利息又很高,很多农民还不起钱,只能给地主免费打工还钱。

而青苗法就是由政府出面,将平时储备的粮食折算为本钱,以较低的利息贷给农民。

这种做法既能缓和民间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抑制土地兼并,又能盘活经济,增加国库收入,可谓一举两得的好事。

但是王安石此举也侵犯了地主贵族阶级的利益,可想而知反对的浪潮会有多大,利益受损者加一。”】

宋神宗时期的百姓听到这里顿时眼睛都亮了。

“朝廷居然有这样的政策,那怎么咱们没有听过啊?”

“所以上次县衙下来的人拽那么长的文说的就是这个吗?怎么不说清楚点,俺还以为不是什么好事情呢。”

“咱们都不认识字,直接贴在木板上也看不懂啊,居然是这般吗?”

“可是我们这和神仙说得不太一样啊?咱不需要借钱也被逼着借了。”

各地的百姓议论纷纷,因为政策到了各地地方都呈现不同的问题。

许多县令都额头开始冒汗,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非暴力不合作的事好像要被曝光了,当然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上面肯定要有大动作了,搞不好自己就要倒霉了......

王安石若有所思,脸色逐渐浮起惊喜之意,于是连忙入宫觐见。

要说原本他还烦恼如何宣传政策,现在有天幕代为解释宣传,岂不是全天下百姓都知道

朝廷的本意,如此民间非议可大大降低,百姓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也就不怕地方官员乱搞破坏变法名声,百姓更不容易上当受骗。

【“免役法则相当于政府购买服务,古代地方州县的很多工作都由老百姓轮流承担,俗称“服差役”。

“服差役”不但没收入,还要自己承担费用,耽误日常生产生活,百姓苦不堪言。

新法改为百姓交钱给官府,官府花钱雇人干活,故称“免役钱”,这对于百姓自然是好的,可是原本免役的官员、僧道等阶层突然也要交钱,也就是所谓的“助役钱”。

这里面免役法解放了劳动力,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政府增加了收入,又是一举两得。

但官员们不高兴了,因为他们没了特权,也要交免役钱,这谁能高兴啊,利益受损加二。”

“方田均税法则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还有部分农民免除赋税。

可是被清查土地的地主们呢,利益受损大大的加三好吧。”

“农田水利法则是鼓励垦荒,兴修水利,但是,费用由当地住户按贫富等级高下出资兴修水利,也可向州县政府贷款。

这本是好事,可是后来兴修水利数量逐渐成为官员政绩考核标准,一些地方政府强制百姓修建水利,加重人民负担,而明明东西是一起用的,结果交钱却更多的人也不高兴。”

“市易法则是由官方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个政策是可以维护市场的,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

但是又大大的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利益受损加四。”

……

“王安石变法,利益受损者无数,也就树敌无数,最后放眼望去都是敌人也就不稀奇了。”】

宋神宗冷笑,骂骂咧咧道:“国家都要完蛋了,还在为自己的利益而阻止变法都是国贼!当杀!”他可不是没有实权的皇帝,逼急了,反正老祖宗的规定破一次也是破,也无所谓破他个无数次!

还是那句话,国家都要完蛋了,看他敢不敢豁出去。

【“除了这些富国的政策,还有通过各种“强兵之法”的推行,加强了军队战斗力,使马匹的质量和数量大大提高,同时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军器监法增加了武器的生产量和质量。

因为这些强兵之法,可以说是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达到强国的结果。”】

宋哲宗连连点头,只恨未与王公生在同世,但推行新法他势在必行,谁也不能阻止他。

【“变法的这些政策的本意都是好的,但是朝廷的政策是一回事,真正实行下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就说青苗法的初衷是想抑制高利贷的发展,缓解土地兼并,可真正实行下来青苗法的结果就是逼迫老百姓借贷。

朝廷颁布政策到下面,为了政绩,各地县官不管你需不需要,都要给你摊派指标,本来是市场行为,百姓应该有选择的权力,结果却变成逼迫

百姓强行借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