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9章 康熙的考验(1 / 2)

加入书签

坐下歇息的时候,弘昀忽然仰起小脑袋,极其认真的说:“恩师大人,您绝对是真心为了弟子好。弟子不敢言谢,必定牢记于心。”

玉柱笑了笑,说:“只要你的身体好,一生顺遂平安,为师也就知足了。

弘昀虽仅六岁,天家的子孙个个都早熟,他已经明白了不少事儿。

“恩师大人,您能不能和我阿玛说说,让我搬到外院去住?唉,我额娘关心太过了,多走半步路,都是不许的。”小弘昀真懂事,一下子就说到了节骨眼上。

弘昀的生母,李氏,知府李文烨之女也。她是礼部册封过的侧福晋。。

在年氏进府之前,李氏在九年之内,替老四生了三子一女。由此可见,异常之得宠也。

玉柱点点头,抬手摸了摸小弘昀的脑袋,笑着说:“好,我回头就去和四贝勒爷商量这事儿。你独自住到外院之后,走路背书的时候,地上务必铺厚点,千万别摔伤了自己。”

客观的说,玉柱并没有乱来。

小弘昀走累了,就坐下歇息,喝水。

服侍他的嬷嬷和丫头们,就在温暖如春的室内,替他擦拭干净身子,并换下沾满虚汗的湿衣。

皇孙就是舒坦。

丫头们有的敲背,有的捶腿,有的帮小弘昀按摩手臂,伺候的可谓是无微不至了。

只是,有个嬷嬷,隔两个时辰,就拿来一碗黑乎乎的汤碗,喂小弘昀喝下。

玉柱不禁皱紧了眉头,先天不足,重在食补的营养均衡,而不是药补。

但是,这必定是太医开的药方,并叮嘱过的服药方法,玉柱不可能擅自去打断。

成年人,不可能去做风险太大而又吃力不讨好的事儿,此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下也。

过了半个时辰,汤炳回来了,玉柱便命小弘昀继续走着背书。

师徒二人,另外辟室密谈。

“南书房上值,感觉如何?”汤炳属于典型的政治动物,他直接就问玉柱进宫里当差的情况。

玉柱微微一笑,便把第一天上衙的情况,详细的说了。

汤炳眯起两眼,拈须一笑,说:“你是南书房新人嘛,肯定还是观察期内。不过,你做的很对,不安排给你的差事,坚决不能去碰。要知道,南书房里的机密,那可是多如牛毛啊。”

玉柱心里很明白,他在南书房里的一举一动,肯定会有人禀报给康熙。

而且,张廷玉的突然消失了那么长时间,显得极为可疑。

“老夫帮你打听了下,进入南书房的小相国之中,就数你最特殊了。人家是一进去南书房,就可以帮着写重要节略的,你倒好,忙了一整天的请安折。”汤炳抚须一笑,“此必今上故意所为也。”

“嗨,玉不琢不成器也。”汤炳越发敢确定,只要玉柱通过了皇帝的特殊考验,必被重用。

汤炳很有上进的野心,不然的话,也不会以恩师之尊,居然主动投入弟子的门下。

师徒二人,低声交换拉一下意见,很快达成了一致,一动不如一净,以不变应万变,方为上上之策也。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玉柱每日过着两点一线的上衙生活,成天处理那些陈谷子烂麦子的请安折。

令张廷玉感到意外的是,玉柱每天干着无意义的差事,却从无怨言。

在南书房的时间一长,一直沉默寡言,埋头当差的玉柱,慢慢的也就摸到了门道。

和别的衙门都不同,南书房里的官员,不仅有专门的膳房,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去吃点东西。

这是由南书房的工作性质决定的。

朝廷的各衙之中,全年无休,更不封印的衙门,首当其冲的便是南书房了。

道理很简单

,南书房若敢关门休息,紧急军情就敢耽误大事!

外面递来的重要奏折或是密折,皇帝拿不定主意的时候,经常会来叫南书房的重臣进乾清宫商议。

玉柱已经坐衙快二十天了,他发觉,康熙叫的最多的重臣,其实是李光地。

因南书房时刻不能离人,每日的御门听政之后,吴琠、李光地、陈廷敬和张玉书,这四位重臣,分时辰轮值。

通俗的说,每四个时辰,换一位重臣当值于南书房也。

多出的那一位,用于替补休沐或是请假的南书房大臣。

必须要说,康熙这么安排下来,其实挺合理的。这就确保了,每一位他信得过的汉人重臣,都可以在轮值的时候,针对同一件事情,发表不同的看法。

此所谓集思广益,兼收并蓄也。

此前,所有人都以为,玉柱肯定坐不住的。然而,现实异常打脸,玉柱不仅坐住了,而且坐得很稳当。

说白了,张廷玉是个啥样子,玉柱就是个啥样子。

玉柱和张廷玉都是四品顶戴官服,仅从背影上看,很容易令人看混淆了。

一般人都不重视的请安折,玉柱却从诸多的请安马屁之中,看到了各地的不少实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