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93 章 僖公二年(2 / 2)

加入书签

【里克和荀息带领着军队与虞国军队回合,两国一道伐虢,灭下阳城。这一战无意是晋国主导,一般来说经里面应该是先晋国后虞国,但事实上是先虞后晋。传解经说这是因为贿赂,不过我觉得如果从爵位而言,虞公晋侯好像也说得过去。】

【回到战役本身,都用到“灭”了,理应是灭国,但事实上这里却是灭下阳而不是灭虢。而且没过多久虢国还战胜了戎,显然还没有灭国。事实上关于虢这个国家,其实是有东虢、南虢和北虢之分的。】

【东虢是我们前面经常提到过的,和王室关系比较亲密,在王室做卿士的虢叔封地。而北虢和南虢现在看来大概率是同一个国家,北虢所指位于黄河之北也就是下阳,南虢所在的位置叫做上阳。】

【而下阳是虢国的旧都,旧都的特征,其实就是祖宗的牌位基本都在那边。龙兴之地嘛,几千年这个习俗其实都不太改的,也就是考古上通常所称的圣都,宗庙所在。】

【就像即使曲沃一脉入主翼都,虽然文武一王和始封之君唐叔虞肯定都在翼都供奉,但是曲沃一脉的先祖成师肯定是供奉在曲沃的。所以下阳被灭以后,虢国某种程度上就可以说是被灭了,当然他们还没被灭得像卫国那么彻底。】

【毕竟卫国不但国都没了,国君没了,军队没了,啥都没了,全靠齐桓公接济的。虢国只是宗庙没了,虽然法理上灭了,但实际上还没伤筋动骨,一般来说打回来就完事儿了。】

【当然晋国肯定不会给他这个机会,但这是后话了。】

【刚说到虽然下阳被

灭,但是虢国仍旧在和戎的战争中打胜了。因为这件事情晋国卜人又发话了,他说虢国必然会灭亡,下阳覆灭不感到害怕,反而建立功业,这是上天夺去虢国反思的镜子使它罪责更深,也一定会轻视晋国且不安抚本国民众。】

【所以结论是虢国撑不过谷子成熟五轮了,其实就是说五年内必然灭亡。这个败戎却必亡的思路和之前虢君无道却能建立功业,因而虢国即将天降灾殃差不多。反正就是做得好也有话说做不好也有话说,话都让你们这些搞迷信的说完了。】

【除了假虞灭虢的一部分之外,僖公一年其实还有另外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发生在齐国,这些事情其实是齐国和楚国即将发生摩擦的先兆。前面说过楚国这时候开始对郑国产生了想法,但是上一次大概是中途放弃了。】

【但是想法已经产生很难被忘记,作为要庇护各国的霸主,齐国同样铭记在心。齐桓公于是在贯地举行了一次结盟活动,与会者包括齐国、宋国、江国和黄国。】

【宋国作为和郑国同样的南北夹板气国家暂且不说,先来提提江国和黄国。在说夹板气和墙头草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总觉得宋郑陈蔡好像都已经很弱了,但事实上他们真算不上弱国。真弱的国家一般咱都不一定听过。】

【就比如黄国和江国,这两个国家都是楚国附近的嬴姓小国,总体来说是楚国的附属国都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它们和楚国其实也有一些联姻,但实际状况就是因为听话且好拿捏,楚国暂且没对他们下手。】

【这种国家的处境自然比宋国和郑国还差,明明随时都会被楚国吞并这么危险了,齐国说要结盟,它们还是得乖乖和齐国结盟。不过好在楚国目前没心情理他们,因为楚国收拾了行李,等到冬天又去伐郑国了。】

【最后提一个人,被称为寺人貂。寺人应该是它的官职,反正是齐桓公身边侍奉的近臣。如果按照《周礼·天官》的记载,其实就是负责管理后宫事务的这样一个角色,其实就是宦官,至于当时的宦官会不会被阉掉就不知道了。】

【寺人貂在这时候开始向外界透露齐国军队的情报,僖公一年的传就这么没头没尾地提了这么一句。通常这种写法都是在为未来做铺垫,毕竟写《左传》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发生过了。所以这里顺便剧透,他的戏份在齐桓公临终前。】

听到这个人的名字,小白面上难掩厌恶之色。

熊恽本欲落井下石一番,毕竟齐国那时的情景可真不怎么好看,教他颇感愉悦。然而当他的视线转到另一侧的重耳身上,顿时没了开口的兴致。

方才刚与重耳已经拾过一段口舌官司,在这一方面他本是斗不过他。且就如重耳此前所言,熊恽自身赴死之时同样不怎么好看。更何况齐国乱后,称霸的正是这位。

晋侯重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