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95 章 僖公四年(2)(2 / 2)

加入书签

子文略一点头,还未作出回应,便听“那齐人”冷道:“还颇有自知之明,知是蛮夷而非中原。”

“终有一日。”熊恽洒脱道,表情颇为释然。纵是言未尽,却无人不知他意之所指。

【齐楚订下召陵之盟后,齐国霸主的地位更稳固了几分,毕竟当世有能力与齐国对抗的大国本来也没有几个。现在就到了镜头转向另一个大国的时候,当当当,晋国连续剧火热播放中,终于演到第一个高潮了。】

【哦,如果从春秋开始来算的话,晋国的第一个高潮事件应该是曲沃代翼。不过我们这里说的连续剧主要是晋献公想杀申生这段,这段在历史上其实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骊姬之乱”。总觉得骊姬承受了太多。】

【上集说到,申生被派去打仗了,在大臣们的眼中,晋献公想对儿子下手这件事都已经是燕国地图到头了。然而申生还是不跑,他真的很适合改名死心眼子。】

【在骊姬之乱继续往下发展之前,我们要来先插一段回忆。骊姬其实此时已经是晋献公夫人了,明确的,正经的夫人。她在被立为夫人之前,其实晋献公是找人占卜过的。卜的结果是不吉,筮的结果是吉。】

【前面说过,占和卜一起的话,通常是以龟占为主。但是晋献公表示,按筮的结果来。卜人于是劝他,卜比筮更可信,还是按龟占的来。龟占的兆辞显示:专宠不变,会夺走君主的牡羊;一支薰草一支莸草,十年都还有难闻的气味。】

【这个兆辞其实可以意会,大略就是说专宠骊姬、使她为夫人会导致国君的权力被篡夺,会给晋国带来导致长久的灾祸。但是晋献公还是执着地让骊姬当了夫人,嗯,突然感觉可能还是有一点真爱的。】

【骊姬生了个儿子叫奚齐,而给她陪媵的妹妹也生了个儿子叫卓子。之前就说过,骊姬吹枕头风的初衷就是想让自己儿子当太子,而申生的母亲虽然不是正室但确实是被册立的太子,到现在晋献公其实已经决心立奚齐了。】

【只差一步,当然是早日弄死申生免得夜长梦多。骊姬就和晋献公的大臣密谋一番,《国语》里是和优施,随即

开始行动。她先是跟申生说,国君梦到了齐姜,你一定要赶紧去祭祀她。】

【齐姜正是太子申生的亲生母亲,于是申生就在自己长期驻扎的曲沃祭祀了齐姜,按规定臣子祭祀之后,祭祀的酒肉要送一部分给国君,所以他也送了一份给晋献公,这个行为叫归胙。】

【但是这段时间正巧晋献公出去游猎了,骊姬于是把这份酒肉在宫中放了六天,等到晋献公回来,再在里面下毒,然后才献给晋献公。晋献公把这份胙浇在地上,地隆了起来;给狗吃,狗死了;又给小臣吃,小臣也死了。】

【嗯,在分享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之前我先吐槽一句。酒也就算了,肉这玩意儿,从曲沃送到翼都,再放置六天,就算不下毒也会吃死人的吧。而且到底什么毒药能倒在地上以后,土地都隆起啊,不会真的是浓酸吧?】

【现在就到骊姬表演的时候了,她哭着说,做这些事情的贼人是太子派来的。然后晋献公就直接把申生的傅给杀掉了,都不带一点犹豫和探查的,反正一定就是申生干的。】

【《左传》这段写得说实话就很敷衍,充分体现了什么叫走个程序。不管是《晋语二》、《谷梁传》还是《晋世家》,这段从故事角度都很精彩。比如要写,晋献公其实毫无戒心都准备享用胙了,被骊姬拦下来,说远方来的食物还是先试一下再吃。】

【再比如,骊姬哭的时候当然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啊,怎么能干巴巴一句都是太子干的就结束。要说,太子怎么忍心弑父呢?太子之所以这样做都是我和奚齐的错啊,不如让我们母子早点自杀,免得以后成为太子俎上鱼肉云云。】

【嗯,上面这段哭诉是《史记·晋世家》的略写,不过要说还是《谷梁传》版本最离谱一点,居然还写晋献公说:我和他并没有多少龃龉,为什么他这样怨恨我呢?然后派人质问太子:你在图谋什么!】

【这个版本多少是有点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了,申生已经是这个年代很典型的这种迂腐的人了,居然还要把晋献公摘出来,晋献公活着都要骂作者太ooc了。】

熊恽闻言大笑,对诡诸道:“何不连公子重耳一道处死,也为寡人除一大患。”

诡诸面色阴沉,重耳瞥了自己父亲一眼,也笑:“君父未尝不作此想,可惜寡人命大。”他甚至站起来与熊恽一礼,“亦要多谢楚君助力。”

这下熊恽笑不出来了。

【申生的傅被杀以后,就有人又开始劝他了。关于这个劝他的人,有说是里克,也有说是重耳。由于里克的姿态确实比较中立,而《国语》里他明确就是在优施请他喝酒后明哲保身了,所以偏向于重耳,尤其重耳的外祖父也是支持申生的。】

【这人劝他去跟亲爹陈词,说国君会辨明是非的。有一说一……真的会辨明是非吗?真的不是顺水推舟吗?我很怀疑。】

【申生的回答也很抽象,他说如果我去陈词了,骊姬一定有罪。君父如果没有骊姬,就会睡不好也吃不下。君父年纪大了,他不快乐,我也不会快乐的。】

【……】

【除了六点无以表达我的心情。】

【然后那人问他,那你跑吗?申生又答,君父无法辨明我的罪过,我背负弑父的罪名离开,又有谁会接纳我呢?】

【这句还有另一个版本,《晋语二》里他说,我离开后为自己脱罪,这就是君父的错误,是我怨恨君父。彰显父亲的罪恶,为诸侯取笑,我又能去哪里呢?】

【总而言之就是不行,都不行,道德上怎么都有错。我爹一定是对的,如果我爹错了,请参照第一条。所以最后申生上吊自杀了。】

【好,申生死了,但是重耳和夷吾年纪也不小了捏,于是骊姬又跟晋献公说,申生谋害他的事情,二公子也都知道。《史记》版说骊姬本来没想对他俩下手,但是有人跟她说二公子怨恨骊姬谮杀太子,她才又吹枕头风的。】

【我觉得她不是这样的人,她这种人设,当然是选择斩草除根啊。】

【最终重耳逃去了蒲,夷吾跑去了屈。但是这事儿当然还没有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