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1 / 2)
林常胜自然也听到消息了。他这几l天每天都回去等消息的。今天还没回去,小李就给他报喜了。说今天听大院的通讯室的老何说了,林安安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了。
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林常胜也是跟着松了口气。“考上了好,考上了好啊。”
然后就是葛参谋也来报喜了。他中午回去吃饭的时候,满大院传开了,安安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现在大院里可都在议论呢,说安安从初三直接参加高考,都能考上大学。而且还是清大。就和天才一样的。这也是让人议论的地方。毕竟大院也是有许多大学生的,但是林安安这个大学生就带着点传奇色彩。
“现在可都知道了,你们家出了一个大学生啊。”
林常胜开心的笑了笑,笑着笑着,心里泛着酸涩。
安安的这份荣耀,他这个当爸的,没管过。都是孩子自己考上的。
葛参谋好奇道,“老林啊,孩子考上了,怎么又笑不出来了?”
“老葛,我想起你当初说的话。孩子小的时候不管,等长大了,就不亲了。真的啊。”
“怎么,你们安安和你不亲了?”
林常胜没吭声。
他难道说,何止不亲,简直是怨上了。
葛参谋道,“虽然不亲,可有出息啊。安安是好孩子,你对她好,她心里都知道的。你看,她给孩子们补课,不就是这样吗?”
林常胜点头,这个孩子确实是个满身正气的孩子。经历前面那些事儿,他发现,身边竟然就安安能靠得住。
他也拿起帽子,“回去了,咋样也要回去吃顿饭。看看大学要准备什么。听说报的是计算机,我对那都不了解。”
这会儿林安安特意去学校,给老师们报喜。吃水不忘挖井人,林安安从来不愿意辜负帮助过她的人。
要不是冯老师支持她,帮助她直接参加高考。她也不会有这个机会。
冯老师也很是高兴,又说计算机专业很好,是国家发展所需要的重要专业。林安安学这个专业,大有可为。
回家之后,林安安又提笔给老家的老师、朋友写信。
她可没忘了,老家公社中学的黄老师对她也很帮助。提前高考这个事儿,都是老师当时提醒的。
林安安可记得黄老师的理想就是教出一个大学生。
现在她也算是帮黄老师实现理想了。
另外还有小翠他们。因为学习忙,写信少。但是一直都有联系。
林安安对于这些朋友还是很珍惜的。都是在自己微末的时候帮助过自己的。
自己的喜悦,自然要让他们知道。让老师为她骄傲,让朋友为她欣喜。
除了写信,林安安还给他们寄出了礼物,有教辅书,有吃的。甚至还寄出了一些报纸。反正都是用得着的东西。特别是那些报纸,是林安安特意搜集的。上面很多外界的信息,可以让老家的人对外界更加了解。
光是忙着这些,就忙碌了一天了。
晚上回来,发现林常胜回来了。让她别去食堂吃饭,说是已经喊了小李炒菜回来了。
林安安正好有事儿和他说,就一起吃了。
林常胜挺高兴,如果不是明天还有事儿,他要喝酒的。
但是很快,他笑不出来了。因为林安安说的是转户口的事情。
林安安的户口在军区大院,其实也是集体户口。
她现在要上大学了,就准备落去大学。这也是应该的,因为林安安去了大学,粮食关系就要转过去,才能在那边继续吃饭。
虽然这是情理之中,不过林常胜还是发现,真的晚了。孩子已经长大了,自己这个当爸的想补偿,都没啥机会了。
不止人要上大学,户口也会转走。等毕业后,参加工作,回来机会更少了。
这个认知,让林常胜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总觉得自己才打算补偿,却没法落到实处。
倒是徐月英心里偷偷的开心。转走好啊,转走了,以后这个家里就恢复成之前那个样子了。看来安安这丫头考上大学,确实是好事。
这会儿,她又提出来了,“那安安以后上学,家里的事儿还有时间管吗?()”
林安安都不用她多说什么,就知道她这目的,问,“你是说我爸的工资保管问题吗??()?『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徐月英道,“不是我惦记这个钱,主要是你去了大学,以后家里需要花钱的时候,就不是很方便。”
“是给两个小的买贵重物品不方便?”
“……”
林安安知道她的意思,但是当然不会把钱交给她,拿去了给他们花?
拜托,以后大家都是要负担养老责任的。回头平分养老责任,然后花钱花的少?林安安表示自己很俗气,她不答应。
钱她就算不花,也要存起来。她虽然离开这个家,但是家里的财政还是要捏在手里的。
她毫不客气道,“我又不是不回来了,需要花钱的地方你先垫着,回头我回来给你报销。”
林常胜道,“安安愿意管,你就让她管吧。”
他也确实不敢把钱给徐月英管着了,她太能花钱了。
两个孩子还娇生惯养的,好不容易受到教训了,这万一又惯坏了了怎么办?
徐月英心里越发的不满。这个家还是家吗?人都不在家里住着了,还拽着钱。
那以后岂不是就剩下这个空壳子?
但是钱是林常胜的,他开口了,自己也不好多说。又问道,“那我妈是不是要接回来了。上次的事儿孩子都受到教训了,回头两个孩子回来了,是不是也要人照顾?”
听到让曹玉秋回来,林常胜没答应。
他已经知道这个岳母的为人了。也知道过去她虽然帮着带孩子,但是徐月英这些年也没亏待她。自己这个当女婿的不欠她。原本让岳母在这里养老的想法也就没必要了。
而且她在这里的时候,徐月英的心思
() 就特别多。家里闹闹哄哄的。现在人既然回老宅去了。就不用接过来了。
于是严肃道,“就让妈和爸住一块儿吧,两老年纪大了,犯不着接过来让他们两人分开。而且孩子也大了,也不需要人看着。家里吃饭,你到时候照看点。实在不行就去吃食堂。”
不得不说,林安安在外面吃食堂的事儿,还是给他提了个醒的。
徐月英瞪大眼睛。
“老林,你怎么能这样?我妈好歹为了这个家付出这么多年,孩子带这么大。年纪大了,咱就让她回去。别人该怎么说我们?”
“这个问题我不想吵。”林常胜坚定的表态。
旁边林安安对这个结果倒是不意外。
林常胜对他亲爹妈也没黏黏糊糊,依依不舍的。对丈母娘能有多深的感情?明知道人有问题,还留在身边,那就是傻。
真要是傻,这人到不了这个位置。
所以林安安对后续的事儿也不担心了,吃完饭,起身就上楼去了。她准备投稿了。
小李已经送了几l篇战士们自己写的题材过来了。
林安安发现,虽然大家都没读多少书,但是字迹却很好看。一看就是写得很认真,下了苦功夫的。
林安安更是不好辜负他们的信任。
认真取材。
比如年轻的儿子眼中,年迈的父母。已经有家庭的战士眼中的妻子。还有的写的是家里的姐姐或者家里的兄弟。
每个人眼里,家里付出最大的角色似乎都不同。
林安安发现,这样写有挺多好处。可以让外界知道军属的不易。同时也可以让家里人知道,远方的战士其实在惦记他们,知道他们的付出。
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故事,林安安认真塑造框架,然后动笔。
不过她这边文章还没投稿呢。学校的老师就找上门来了,通知她做一个采访。要登报。
林安安是听过以前有年纪小的学生考上大学还登报过。黄老师看的就是这类信息。才知道有人提前考大学的事儿。
但是林安安原本想着,自己都十六了,不算特别稀奇。应该不会上报。没想到竟然会上报?
她跟着老师到了学校了解情况,才知道报社是想把她作为典型。因为这几l年高考,特别是后面录取率低了之后,农村孩子录取率是真的很低。这和环境有关,也和思想有关。
为了鼓励农村孩子敢于树立理想。林安安这个在农村长大接受教育,然后来城里半年就直接考上大学的经历就显得格外的有特殊意义了。
谁也不会觉得林安安是靠着这半年的学习超越其他同学的。这必然是在农村的时候就打好的基础啊。
宣传,必须宣传。
林安安这才理解了这个情况。
这和她之前想写文章的想法,也算是不谋而合。也是想鼓励更多农村孩子考大学。
有这样的文章,老师们一般都会给学生读报的。只要孩子上学了,就能知
道她的故事。哪怕只能启发一个人,也是值得的。
不用多想,林安安立马就同意了这个采访。
她并没有讲老林家那一群人。说实在的,那群人就不配上报占位置。
林安安采访内容里,主要讲的是农村普遍的现象。比如农村的条件困难,吃饭都是靠工分。为了吃饱肚子,家里长辈宁愿孩子赚工分,也不想孩子上学。学校为了照顾秋收这样的农忙,每年都要放假,让孩子回家劳动。孩子因为自身的见识有限,也无法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是,资源匮乏,所以也导致学习难度增大。
她讲了关于自己如何寻找机会念书。也讲了学校老师为了帮助她有时间读书,还上门和家里人做思想工作。又说起自己当初如何树立目标,以及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还是林安安改动过的,她自己毕竟是个比较会念书的,她的经验别人用不上。所以就针对二强这样的孩子,设计过一些学习方法。这会儿就用上了。
林安安觉得,既然要上报纸帮助人,那就不能太假大空了,应该多一些这样实际的操作,才能实实在在帮助人。
末尾了也感谢了老师的不辞辛苦,为她争取的机会。
因为都是林安安的亲身经历,所以这些事儿自然很真实。报社记者觉得这些内容很具有代表性,就是后面拍照的时候犯难了。
因为林安安这个文章主要是针对她农村学习的经历。可她现在的形象,和城市的孩子没什么区别了。拍出来就有点儿不配套的感觉。显得报道的文章很假。不配图,又觉得缺少些什么。
林安安想了想,说自己有一张农村的时候的照片。因为当时和父亲离得远,就想给父亲看看自己的样子,就照相了。底片也留着呢。
报社记者顿时惊喜,觉得这可真是峰回路转啊。“这太好了,正好更符合我们文章的主题。”
林安安就骑车回去拿了。学校离着家里不远,很快就拿到了学校里面。
记者和老师看到照片的一刻沉默了。
再多的言语,都比不上一张黑白照片来的真实。
说多艰苦,多难,光靠这些文字,虽然也能打动人,可也没有比亲眼看到,更有说服力。
冯玉康看着林安安的照片,又看看她现在。变化真的挺大。他见到的林安安都是变好了的林安安。
“这是我十五岁时候的,初二上学期没多久。和现在也就差一岁。应该可以用吧。”林安安倒是没想到,这个照片还能用在这里。
她当时就是想甩林常胜脸上的。甩完之后,就留给自己忆苦思甜了。
没想到还能登报?
记者看完这照片,就决定用这张照片。瘦弱又贫苦的孩子,不服输的眼神。
这形象很适合这篇文章啊。再艰苦的环境,也不服输。坚持梦想不放弃。
因为没刻意的宣传,林安安要上报纸的事情是没什么人知道的。
林安安也担心到时候人家又改变主意
不让她上了(),那她说得的早了?()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岂不是在吹牛?
所以干脆也没说了。反正对她来说也不是什么紧要的事儿。
因为要开学了,所以林安安下午的课程也停了,让二强他们自己复习功课。她的时间就更多了,除了准备上大学要用的东西,就是写文章。
这次也不需要寄了,林安安写完稿子之后,直接去报社投稿的。
这次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了。
时隔半年,报社程编辑再次收到了林安安的投稿,还有几l分惊喜。他还以为这个作者停笔了呢。虽然后来也有人投稿军属相关的,但是总觉得缺少了最初的那个感觉。
这会儿通过林安安给他写的信才知道,她最近都在忙高考,所以没时间。如今已经考完了,以她以后就可以开始投稿了。以后这个军属系列,想要一直写下去。
而且她本人现在就在首都。
程编辑就好奇她怎么来首都了,然后又好奇,林安安会继续写什么。
打开稿子看了之后,程编辑发现这次林安安不止写了一篇文章,而是寄了两篇过来了。
一篇是《姜小木奋斗记》。
程编辑还记得姜小木,是军属里面的一个孩子,从小被放在亲人身边。她明明有自己的父亲,可是父亲在部队当兵,她在老家被亲人冷漠对待,像一个孤儿一样的。
姜小木在最初的那些军属故事里面不是最惨的,但是偏偏故事性最强。程编辑还记得当时有人打电话到报社,要求他立马联系姜小木的爸,回去拯救孩子。
姜小木进城了?
程编辑很好奇,继续看了下去。
很快就看得精神振奋。
如果姜小木的出场是一个艰难生活的军属形象,那这一篇就是军属自立自强的励志故事。谁能想到,姜小木还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呢。
她学习好,还学会给父亲写信求助了。然后成绩也十分优异,不断的考取好成绩。姜小木开拓眼界了,想考大学。
姜小木的父亲终于把她接进城里了,她参加了城里的高考,考上了大学。
姜小木即将奔赴自己的理想。
“真是梦幻般的发展,童话般的结局。”
程编辑都有点儿不敢相信。那个孩子进城了,考大学了。
这不是编的吧。
虽然故事肯定是会被修改一下的,但是如果编的太厉害了,也不行啊。难以有说服力。他们这个故事可是要来源于生活,写实的。
所以这篇文章,程编辑还是压下了,想给林安安写信,确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倒是另外一篇文章,关于军人眼中的家人形象,这文章倒是很合程编辑的心意。
人民爱着最可爱的人,最可爱人心中也感激着那些为他们付出的亲人们。
……
林安安投稿之后,就一心为大学做准备了。每天都看看入学须知,然后对自己要带的物品查缺补漏。
其余时间
() 全都用来学外语和计算机方面的书。另外一方面,她还有些心事。很惦记童芳和陈琼两人的高考结果。
好在离着开学还有几l天,童芳高兴的来找林安安,她拿到录取通知书了。
但是被调配到了药学专业。即便如此,童芳也觉得可以接受。进了大学的时候,还可以选修别的专业。她吃点苦头,一样可以学医学。而且进入学校之后,也有机会可以转专业。
林安安也松了口气。临近开学越来越近,没听到好消息,她还真担心。
虽然自己考上大学很高兴,但是童芳她们要是落下了,这高兴就得打折扣了。
“不知道陈琼什么情况?”
晚上三人在食堂聚餐,陈琼就说了自己的打算了。她要去当兵了。“我打听过了,我那个学校录取已经结束了。”
童芳道,“你不再坚持考一次?也许后面还有补录机会。”
“不考了,青春有限。而且我怕我考出执念来了,一次不行又继续。还不如就和我爸说好的那样,去当兵呢。”陈琼大概已经一个人想通了,这会儿倒是也不需要人宽慰。
她甚至还说起了自己当兵多久,就要争取提干。以后还要争取上军校。充分展现了自己虽然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但是绝对要在这安排里面混个最好的结果的决心。
“虽然我去当兵了,可我还能坚持学习啊。你们说是不是。也不用替我不开心,我今天很开心,你们两个都实现理想了。”
说着举起搪瓷杯,“来,碰一个。”
林安安看着她,见她笑容明艳,便也举起水杯,“预祝我们未来都前程似锦!”
童芳也笑着举杯。“干杯。”
第二天,三人又约着一起去采购上大学需要准备的东西。
主要是林安安想着,大家以后也见面机会少了。就想买钢笔送给她们当纪念品。
虽然学校也有发生活用品。但是许多自己要用的东西,还是要自己准备。
路过报停的时候,林安安习惯性的买了一份报纸。
随便翻了翻,然后就看到了熟悉的照片。
登了!
童芳她们也凑过来看了眼,然后看到照片很熟悉,“这看着好像……”
下意识就看了眼林安安。
林安安点头,“是我,是报社前几l天给我做的采访。”
陈琼和童芳顿时瞪大了眼睛,这照片上的人,竟然是林安安!
这会儿,别说她们震惊了。很多认识林安安的人,也看到了报纸。同样被震惊得有点不信。
比如朱秀红,每天上班前都是要看报纸学习一下的。然后就看到了林安安的照片了。本来是有点儿不确定,然后看到了文章里面林安安的名字。
这就是林安安的采访照片啊。
朱秀红震惊了,拿着报纸就出来找徐月英问,“月英,安安以前,是这样子的?”
徐月英正没精打采的数日子,等着开学之后接孩子
回来呢,听到朱秀红的话,偏头看了一眼。顿时脸色骤变。
那丫头怎么把这照片给刊登到报纸上面了?
看她这个脸色,朱秀红都知道徐月英应该是早知道这事儿了。
她语气就带着责备,“你们以前怎么让孩子养成这样啊。这看着就像是旧社会里的孩子。”
主要是有徐月英两个孩子作对比,这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啊。
一边像是资本家家里的千金少爷,一边像是旧社会压迫下的小白菜。
徐月英支支吾吾,“我们真不知道啊,以前回去少。并不知道家里人这样。上次两个孩子送回去了,才知道家里人那样。哎,我和老林心里都很愧疚,这些年忙于工作,也没时间回去看孩子。疏忽了……”说着红了眼睛,又低头开始擦眼泪。
朱秀红一言难尽。一点也不接受这个解释。
前阵子徐月英的那两个孩子在老家出问题了,两人不就马上请假回去了?也没说不管啊。
说到底就是没上心。
朱秀红越想越生气,本来看着徐月英是个老资历,想着给她机会的。现在看来,徐月英真是就不适合为人民服务。她觉悟不行!
当然了,作为妇联领导,她也不会将家庭问题都推给女同志。林常胜也是有责任的。
今天回去,非得找老陈好好说道一下,让他教育林常胜。
其实也不用朱秀红去告状,这会军区已经很多人看到报纸了,包括林常胜自己。
闺女上报纸,这自然是光荣的,可是这一切摊开之后,林常胜还是感受到了羞愧的感觉。
这次林安安考上大学,他都没到处炫耀。连别人对他道喜,他也是应付一下。
林常胜心里很清楚,安安的一切都是在农村的时候自己学的。
而她在农村的时候,自己算得上是没出钱没出力,没资格分享她的荣耀。
所以别人对他道喜的时候,他心里是虚的。觉得好像抢了谁的功劳一样的那种虚。
如今看到报纸,林常胜的心反而定下来了。
虽然也肯定会被人诟病,很没面子,但是总比自己偷偷的羞愧强。
这下别人都要知道了,他闺女考上大学,和他关系不大。以后可别当着他的面给他道喜了。
葛参谋拿着报纸进来,脸上也是很复杂,“老林啊,真不敢相信,是你闺女。就算是一个普通士兵,靠着津贴,也不至于把家里的孩子养成这样啊。”
他们军人福利还是不错的。
葛参谋倒是没觉得是林常胜不舍得钱。毕竟他和老林认识多年,知道这是个没把钱放在眼里的人。是个大方的。看看家里那两个孩子的生活就知道了。
然后想起之前两个孩子回老家去之后,被折磨得大变样。就觉得是老家人干的。
“你家里人也太过分了吧,这事儿你没管管?不是我多管闲事。真是替你着急的。你说安安以前在老家过这样,来了这里看你另外两个孩子
过得好。心里能好受?”
葛参谋又想起林安安刚来这里的时候,遭遇的那些事情。
只觉得林常胜真是没管好孩子。
林常胜道,“确实是我对不住这孩子啊。以前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眼睛没往家里瞅。”
这次林常胜倒是没找什么借口了。他心里清楚,所有的事儿撞一块儿,归根结底,自己没管。但凡多往家里看一眼,就不会是这么个结果。
“哎,算了,我也不知道怎么说了。好好对孩子吧。”
葛参谋说着走出去了。
他也知道,这照片一出来,其实林常胜也不好过,人家背后肯定要议论的。名声上面肯定是不好听的。
什么没情意啊,有了新媳妇忘了孩子啊。
以后安安这孩子越出息,加上老林另外两个孩子越没出息,老林就会被人议论得越厉害。
也确实像葛参谋想的这样,上午看到报纸之后,确实有许多认识林安安,也听说过林家情况的人,就开始议论纷纷了。
说完全没想到林安安以前这么苦。知道老家苦,可大家瞅着林常胜这个职位,不至于让孩子在老家吃苦的。林安安来了这里之后,那么优秀,人也精神。也看着不像是吃苦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