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种田日常 第74节(1 / 2)

加入书签

叶德祥:“那要怎么训练?”

谢卫华:“我也不是很懂,从别人家抱回来时只听别人大概地说过,小狗现在贪玩得很,一遍一遍地说也没什么用,慢慢来吧。”

苏叶脑子里一闪,说:“设陷阱抓几只活的兔子回家,放院子里让它试着抓行不行?”

谢卫华:“我也不清楚,不过可以试一下。”

叶德祥兴奋道:“活兔子我来抓,以后等我家抱回一只狗回来也这么训。”

叶德正笑道:“二哥,还不知道有没有效果呢,你高兴什么”

叶德武:“我高兴不行啊?”

叶德正:“行,怎么都行。”

谢卫华笑道:“如无意外,会做弓箭的郭老爷子家的狗这段时间应该下崽了,他家的猎狗真的很不错,叶二哥你有时间过去看看吧。”

叶德武惊喜道:“真的吗?”

谢卫华认真点头道:“真的。”

叶德武傻笑,他早馋着苏叶家的小黑狗了。

谢卫华感叹道:“说起来,山上野兔少了很多,比以前难抓了不少。”

苏叶:“抓活的,公的母的都抓,放在砌着石头的房间养不就可以了。”

叶德祥恍然大悟:“对啊,抓活的回来可以在家养啊,听说兔子一年生好几胎,一胎好多只,那不是越养越多,想吃肉就吃肉。”

谢卫华附和道:“这个可行,我也养着试试,又不用喂粮食,有青草和草料就行。”

苏叶:“喂兔子的草不能渗有水”

叶德武:“为什么?”

苏叶:“不知道,去问我哥。”

第102章 走廊

初秋的阳光还是辣的,特别是正午到申时中这段时间,一行人从山上下来,在山里还好,有树阴,风一吹,很是凉爽,出了山,天干燥热,早上还有积水的道路这会全干了。

苏叶几人都没戴草帽,出了山被阳光这么一暴晒,汗如雨下,渴到不行,回到家,进了正堂,把背蒌和麻袋都放下,再出来到了井边,苏叶在井边用木桶打水下去,就着木桶直接喝了好多水,暑气消了下来,才舒服了些。

叶梅和苏卉在屋里听到外面有响声,都出了房间,看见正堂一大背蒌和两麻袋的松蘑,叶梅见井边的苏叶就这么喝水,叫道:“叶子,有绿豆汤,别喝那水”

苏叶停下喝水,走回堂屋,说:“井水解渴,舒服”

苏卉去拿几块干净的布出来,三人把好的蘑菇擦一擦,放竹篾里拿出去晒,碎的另放晚上用。

苏叶边擦边想着这段时间好像都是吃的玉米面做的玉米糊糊,玉米饼,玉米面馒头,问叶梅:“娘,家里没面粉了?”

叶梅:“有麦子,自家出产的早没了,你爹都后悔去年卖给和风楼那么多了,前段时间你爹从村里不舍得吃的人家换了些回来。”

苏叶放下布巾,说:“离明年麦收早着呢,老吃玉米面受不了,买黑面回渗着吃也好啊,我去磨面,晚上做松蘑肉酱,吃面最好。”

叶梅问苏卉:“你也受不了餐餐玉米面?”

苏卉虽说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说:“玉米饼还是很香的,但餐餐吃是有点受不了。”

叶梅想了一会,说:“确实不能这么吃,晚上跟你爹说说,买些黑面回来。”

苏叶磨了五斤面粉,把磨过的玉米面又重磨了两次,用最小眼的筛子筛过,面粉和玉米面各一半和成面团醒着。

加了辣椒的松蘑肉酱果然好吃了不少,加了玉米面的面条呈浅黃色,还相当好看,玉米面苏叶虽多磨了两遍,但口感还是不如纯面粉的细腻,但也很好吃了。

叶梅把要买黑面回来渗着吃的事说了,苏世伟问桌上的其它人:“你们也都受不了餐餐吃玉米面?”

桌上的人狂点头,苏景林说:“虽然我们家的磨得比别家的都细,但吃进嘴里还是有粗粗的感觉,口感没面粉和大米好。”

苏世伟想了想,说:“去年玉米还剩下一些,都拉去卖了,买些麦子回来,麦子现在估计会贵得离谱。”

苏景林:“那就买大米,江南这两年风调雨顺,大米不会稀缺得厉害。”

苏世伟:“行吧,就这么定了。”

被雨水浇透的森林冒出来的蘑菇量大得不可思议,苏叶几人连续采摘了五、六天,蘑菇才渐渐减少,每天清晨出门,中午把蘑菇运出山,放山脚下,苏世伟赶着牛车接应拉回来,几人再上山采摘,傍晚再回,几人把附近的山木都采个遍才停歇,这几天院子里全是晒蘑菇的竹篾。

采了六天的蘑菇后,山上几乎是采不到了,除非是特别偏癖的地方才能采到一点。

北坡下的灌木丛,这片灌木丛约二百亩,从拿到地契起,苏世伟就一直想着把这块地方开出来,只是一直没有时间,在遭蝗虫肆虐之后,趁这机会,七月份里,苏世伟请了人沿着北坡山脚下开出防火带,把蝗虫没啃光的粗杆放火烧了。

这片荒地最东面有块稍为下陷的地方,约三十亩,下陷最深的地方约有七八米,还算不上一个天坑,东西陷塌下来的那条线刚好是地契的边界,烧荒以后,苏世伟查看了地形,让人修整一下下陷的这块地方四周,查看四周泥土比较松的地方,苏世伟就让人把荒地里的碎石捡了砌上,有水后就能成为一个天然的小湖。

之后,七月份里天实在太热,苏世伟没让人翻地,大雨过后,小湖里蓄满了水,荒地里杂草欢快地冒出,这时正是农闲时,山上又采不到蘑菇了,苏世伟请人把荒地开出来,请了二十人,还有村里闲着的几头牛也出钱租来,苏世伟原本想的是加点钱不管饭,可是来帮工的人都要求管饭。

来帮工的人全是清一色的男人,苏世伟不让苏叶跟着去干活。

蘑菇经过阳光的照晒后,散发出特有的香气,空闲下来的苏叶花了一天的时间打磨出一块厚半寸的薄石板,其中一面磨得较光滑,搁小火炉上,较光滑的一面朝上。

小火炉里烧着炭,只烧小小的火星,把洗净晾干的松蘑放石板上慢慢烘烤,要经常翻动,让松蘑受热均匀,之后把烘得非常干的松蘑放石舂里,一下一下地舂成粉末,这干蘑菇韧性大,不怎么好舂成粉,幸好苏叶力气够大,把干蘑菇舂成粉没那么困难。

最后把粉末放进一个小竹筒里,一个下午的时间,苏叶也就做出装满两节竹筒的松蘑粉,苏叶进了厨房,把两节竹筒交给正忙着做饭的叶梅和陈兰,说:“这是蘑菇做成的粉末,做菜装盘时放一小勺进去看看是什么味道

?特别是炒青菜时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