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种田日常 第90节(1 / 2)

加入书签

整条渡船没有船舱,只盖有顶棚,一次只能上两辆马车,第一批上船的是苏景昊一家和两辆马车。

苏叶他们是第二批过去的,和苏静舫苏世涛他们,谢卫华和其它人押后。

苏叶看着平缓的河水,开口说:“河里的鱼应该很大。”

苏世涛笑道:“叶子想吃鱼了,中午我们在对面吃饭,这里临河,酒楼里河鲜应该不缺。”

苏景林笑着问撑控全船的船老大:“大叔,那边哪个酒楼做的河鲜比较好?”

船老大嘿嘿笑道:“我没上酒楼吃过,不过听说和风楼的饭菜是最好的”

苏世涛:“上了岸,远吗?”

船老大:“不远,上了岸沿着官道走,就能看到。”

苏景林从袖口两块碎银给他:“这是船资,多的给大叔们打点酒。”

船老大把碎银接过,嘴里说:“兄弟们谢过小哥了,你们这是进京跑商?。”

苏景林笑道:“不,探亲访友”

船老大呵呵道:“你们这可是带了不少壮年,其实没必要,现在进京路上太平,以前路上的黑店都被去年剿匪的官兵拨了,据说有几个黑店还窝藏土匪。”

苏景林又和船老大头聊几句,船靠岸了。

苏叶他们到了岸上,苏景昊在等着他们,没多久,押后的谢卫华那一拨也上来了,车队沿着官道行驶,果然没多久就看到了和风楼的招牌,他们这一群人都好吃鱼,点的菜大都是鱼类,味道都很不错,有一道红烧鲤鱼做得很地道,苏叶相当喜欢。

叶德武感叹道:“这酸菜鱼的味道和叶子做的差不多,真好吃,特别把汤汁浇上米饭,能多吃上两碗米饭。”

苏叶抬起头,发现正对面的谢卫华委屈地看着她:我没吃过你做的酸菜鱼。苏叶接触到他的眼神,心里好笑,余光看到苏景林瞄向她,低头默默吃饭。

用过午饭,车队出了栖来县,绕过两个小山丘,进了平原,这平原官道就是不一样,估计得有五米宽,笔直通向前方,远望过去一座小山也没,官道两旁种的全是玉米,玉米叶子已

有一半枯黃,看样子没两天就能收获了。

这段官道很平坦,车队速度加快起来,车速快,两边一成不变的玉米地,一模一样的风景,如果不是时不时能看到不远处的村庄,或者有时迎面来的一辆车,苏叶都有种错觉,马车似乎是在原在跑一样,就像是书上写的迷阵,走了半天还是在原地,苏叶想到这里,打了个寒顫。

苏景林转头看她:“凉了?”

苏叶:“不,想到一事,书上不是有写嘛,人进了迷阵,走了半天还是在原地,你看现在像不像。”

苏景林看车队行驶这么久了,两边还是一成不变的玉米杆,说:“像,更像鬼打墙”

叶德武在前面喊道:“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

苏叶脱口而出:“武哥你心慌了。”

叶德武惊道:“叶子,你变坏了。”

苏景林幽幽道:“你才知道。”

叶德武:“话说这里的地真是平坦,怎么不种水稻?”

苏景林:“这边下雨量不大,水不够,虽是临着大河,灌溉好像也很不方便。”

叶德武:“车走了这么久了,怎么连个山都没见到,连个砍柴的地方都没有,冬天

他们烧什么?这地界还这么冷”

苏景林:“这个…还真不知道”

苏叶:“玉米杆很好烧啊。”

叶德武:“以前没种玉米时呢?”

苏景林悠悠道:“等晚上歇脚时你可以问当地的人。”

傍晚时分,就在众人以为今晚要在野外过夜时,终于到达一个小镇,这个小镇也是以官道为中心,小镇很小,官道两旁边只有各几排房子,车队在一间客栈后院停下来后,坐前面车的一位兄台,下了车,绕到后面,抹着脸上的汗,小声对他们说道:“我还以为遇到灵异事件了。”

叶德武:“别说,我们也有这感觉,原来不是只有我们有这感觉啊。”

谢卫华笑着走过来,说:“这种路走着有一种压抑。”

第125章 到达

船老大说这路上太平,真的很太平,一路无事,走了两天的平原大道,渐渐的山变多,平地,山路换着走,长时间坐着马车,众人不管精神上还是体力上都相当疲惫,从起程当日起算,第十五天下午申时,众人到达了京城南门外。

车队排在后面,大家抬头望着高高的城墙,疲惫的众人精神抖擞起来,终于到了,苏叶看向高耸的城墙,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守城门的官兵检查进出城的车辆,这画面仿佛遥远却又真实。

苏景林看见第二辆车上的苏静舫和车外的一人说话,说了几句话,那个人就到前面苏景昊旁边坐下来,看样子是来接他们的。

苏景林:居然有人来接,十三叔公交友甚广。

半下午,这时候进城的人不多,很快就排到了他们,守城的官兵查看户帖后,连车里都没检查就给他们放行了。

车队进了城,没来过京城的他们都好奇打量四周,街道两旁边的房子也都是两层,街上走的行人精神头都很不错,穿的衣物也比较齐整,虽也有补丁,但不不多。

叶德武赶着马车紧跟车队后面,走过的什么路都不记得了,车队拐过几条街,走了半个来时辰才到了地方,车停了下来,苏叶他们看前面的人都没下车,他们也没下,没一会,马车重新起动,车队直直驶进一个大院,到了大院里才停下来。

苏叶下了车,苏世泊拍一下手,大声说:“大家停一下。aaaot;

所有人都看向他,也都看见了他旁边一对神属颇为不安的老夫妻,苏世泊指着夫妻俩对大家说:“这是江叔和江婶,以后是苏家的人,两人住倒座房,江叔平时看门,江婶子能做简单的饭菜,咱们人多,今晚饭菜从酒楼送来,明天再安排怎么做饭,行了,就这样。”

大家听完了都忙着卸行李去了,苏叶不急着卸行李,打量一下四周,他们所在的地方是个挻大的四合院,没有影壁,一门就是大院,正房三大间,两侧各有耳房,正房左边有通往后面的垂花门,右边也有一条通向后面的通道,左右厢房各三间,左厢房和倒座相邻的前面有一口井,水井上面盖的是个八角亭,苏叶过去朝井里看了看,井水水位离地面约有一米半,井水很清。

倒座房左边是两个房间,右边是开放式的,没隔成间,赶车的人正把马车赶到右边的倒座房里,苏叶过去帮他们一起把马车推到倒座房正中间,排成一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