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种田日常 第110节(1 / 2)

加入书签

没多久,鸡汤热了,香气袭人,除了苏叶,车里的人都咽口水,五人把一锅鸡汤分食完,肉饼也吃光,虽然肉饼不多,并不能吃饱,但在这寒冷的野外,喝了鸡汤,吃上肉饼,不要太舒服,一人抹着嘴说:“哎呀,这一刻感觉好幸福”

谢卫华:“今天你们沾光了”

苏景昊冷冷看他一眼:“是你沾光了”

谢卫华立即道:“是是,你们都是叶子的哥哥,是我沾光了。”

另三人哈哈大笑。

谢卫华和苏叶合作把陶锅碗筷收回车后面,马车重启,清冷的寒风中搭

搭地朝村里驶去。

到了村口,大家分开,谢卫华把苏叶送到院里,和闻声出来的苏世伟叶梅说几句就回家了,家里母亲肯定是担心得不行。

高高兴兴去看元宵灯节,没成想却是惊魂一晚,担惊受怕归来,大人还好,受到惊吓的孩子好几天才回神,村里安静了下来,窜门的少了,气温渐渐回升,雪化完,雪化后的道路一天比一天干硬。

二月二龙抬头过后,福家村出村垭口上边,苏静舫静静地看身后的福家村许久,他真不想去京城的,不想离开他看着一点一点地建立起来的村庄,不想离开春夏两季繁花盛开的河道两岸,不想离开自家精心建造的房子,更不舍的是河里的鱼。

福家村整整齐齐的房屋是他规划的,水坝也是在他的规划下建成的,下水道也是在他手里建成的。

不过,为了不让后辈一点准备都没有就一头撞进京里那个大圈,京城是必需要去的,五年,苏静舫里想,五年,五年后不管怎么样都要回来。

苏静舫进了马车,赶上前面的车队,苏静舫进京带了老伴和大孙苏景谆,其它孙子竟然不愿意跟他进京,苏静舫心里暗哼一声,等他回来……

同他们一起进京的还有苏世泊父子,这一次请了镖局押运一些瓷砖进京,京里的那宅院要改建正堂和茅侧一下,住起来才更方便,开年了,事多,族里的年青人不能再跟着去。

苏静舫走的第二天一大早,苏世伟就被通知去村里开会,小半个时辰后回来了,进了堂屋,见家里几个女的都看着他,苏世伟喝了两杯茶,笑道:“不是什么大事,是关于修路的事,我们自已村里这点人修路修得太慢,大家又想在今年内把路修好,所以经村里商定,出钱请外村的人从外面修进来,请人的钱呢暂定村里人头出一百文,这点钱请人是不够的,其余的接受各家各户捐款,捐多少随大家心意。”

叶梅:“每人一百文不少了,没分家有二十几口的人家一次出二两多,老一辈的估计会很心疼,有几个老娘们很无赖,脸皮很厚,不会闹出什么事吧?”

苏世伟笑着说:“那是村长去调节了,趁还没开始春耕,修路后天开始,还是和以前一样每户抽两人,叶子和卫华石匠一家还在村里挑出十几人负责切割那段岩石路,叶子干一天的活顶上三人干的活,叶子去凿石头了,我们家不花钱请人顶工了,叶子可以干两天休一天,中午景林回来和他商量一下,我们家捐多少钱合适。”

叶梅不满道:“叶子干活不止能顶上三人,能顶五人,为什么就不是干一天休三天?过几天景林就要参加童子试了,你还烦他。”

苏叶避过她干一天顶几人的话题,说:“童子试又不是什么大事件,有什么不能烦的”

叶梅瞪着她:“参加科举怎么不是大事了,要是影响到他考不好了怎么办?”

苏叶觉得苏景林心理素质真心不错,人沉稳,说:“童子试仅仅是个开始,都这么紧张了,接下来院试,府试,更不用说秋试了,到时怎么办?”

苏景林的声音从门口传来:“说得对,童子试只是开始,我会认真对待,但我还是相信自已的,不会太紧张,娘,别担心。”

苏叶:“我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娘,你就别担心了。”

叶梅白她一眼:“说不过你们。”

苏世伟和苏景林去了书房,苏叶瞄见叶梅气没消,在苏卉和苏果的偷笑下溜去后园拉弓。

中午回来吃饭时,知道苏世伟和苏景林商量好了,不看别人捐多少,自家就先捐上二百两,等到后期修路银子不够时再捐。

隔天后,谢卫华架着苏家的马车去修路地点,马车里坐着苏叶叶德祥叶德武,那里离村较远,中午不方便回去吃饭,陈兰和叶梅给她收拾了很多食材,中午在原地做饭。

谢卫华把马车赶到两岭间的山谷,把马车停在这里,这地方有条小溪,方便用水,距离苏叶谢卫华凿岩和叶德武叶德祥干活的地方都不远。

马车停放好,马牵好,喂些草料,谢卫华和苏叶拿着工具朝前走,叶德祥和叶德祥往回走。

两人到了突出的岩石路段,石匠大爷父子三人已经到了,石匠大爷干活经验丰富,由他分配人手,为安全着想,石匠大爷把人手分散开,分段干,谢卫华和苏叶负责中间岩石最宽的那段。

这突出的岩石路段虽长五十多米,但要凿的岩石块不算太高,最低不过两尺,最高的地方不到三米。

谢卫华和苏叶两人忙了一个上午,只把负责那段路最上面突出的岩石削下来,上面变得较平坦。

第152章 腊煲

快至中午,苏叶和谢卫华下到山谷,山谷聚集了许多人,小溪西面被清出一块平地,约五米宽十来米长,平地上堆了些木头和木板,更多的是草帘,堆成一堆,看那架势是要盖草棚。

苏叶在人群中见到了苏世伟和叶国健,两人走过去:“爹,舅舅,你俩是来盖草棚的?”

苏世伟笑着说:“是啊,早上村长找到我们,叫我们来帮忙在这里盖几个草棚,供你们做饭,下雨了也可以躲雨。”

叶国健打量着苏叶:“累不累?”

苏叶微笑:“不累,干活放慢了速度,不像以前那么急了。”

苏世伟小声说:“就该这样,你还是个孩子,悠着点,说几次了你都不听。”

苏世伟转头对谢卫华说:“你跟叶子一起干活,看着她点。”

谢卫华笑着说:“我知道。”

苏叶:“我去做饭,你们聊”

叶国健叫苏叶:“叶子,我和你爹也来了,怕你带的食物不够,我们又带了一些,放马车里。”

苏叶:“我知道了。”

苏叶回到自家马车边,把炉子拿出来,放旁边的平地上,几人都是大长腿,在马车里吃腿缩着不舒服,在外面吃较好。

中午吃的是火锅,主食是馒头,骨头汤昨晚就熬上了,今早用大陶锅装了满满一锅带来,又带了三盆菜,一盆是牛肉丸和猪肉丸混一起,一盆是卤过的下水,一盆中洗了的大白菜和白萝卜,马车里,叶国健又带来一些切好的猪肉片和洗干净切片的海带。

苏叶升起两炉炭火,一炉把馒头蒸热,一炉煮汤,汤太满,苏叶舀出一半,倒入一些肉丸和少量海带片,之后调蘸料,谢卫华和叶德武叶德正去搬来几块石头当凳子用,忘了把能收起来的四方桌带来,抬一块较大的放东西,没多久,汤锅水开,六人围着炉吃起午饭。

用过午饭,苏叶谢卫华帮忙把草棚的木桩立上,最大的草棚沿山脚搭建的,南北走向,隔三米立一根木桩,两旁各五根,中间三根,木桩不高,立起来后约摸高两米二,人多,活干得很快,立桩,架粱,架檩,订上木板条成一格一格,绑上草帘,再和泥抹上,再铺一层草帘,北面为档北风吹来,北面绑上草帘,西面是山壁,草棚成半开。

叶国健又沿着山脚开出一条排水沟,下雨时雨从山上流进排水沟,棚里地面就淹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