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种田日常 第162节(1 / 2)

加入书签

苏叶觉得不管什么原因刮起的松花蛋风,应很快就过去,并没放心上,老百姓过日子就是要实惠的。

晚上和谢卫华提一嘴,谢卫华跟她想的一样:“一个松花蛋快赶上一斤肉了,傻子也知道买肉,不用管,河岸边的房子裝修好了,大面上打扫过了,你想去看看吗?”

苏叶:“明天去看看,动工到现在四个月了,有点慢”

谢卫华:“旁边一同买地的几家同时开建的,不慢了,府城改建时村里培养出些建房好手,不然更慢。”

苏叶:“其它人建什么样的房子?”

谢卫华笑道:“用我们画的图纸,跟我们一样”。

苏叶惊愕:“你是说一排下去,房子一模一样?”

“对,八大栋外表一模一样,里面装修也是大同小异,旭哥还特别喜欢,说住里面生活太方便了,要留一小栋自已高兴了去住上几天”

“小家几口住是很方便,十几二十几口就不方便了。”

“嗯,夏天还好,冬天一楼只两个睡房砌炕”。

次日一早,五口一起出门,走下去还挺远的,谢卫华套了马车拉他们去,马车从石桥东头南拐一千多米,就到了。

谢母苏叶下了马车,打量着四周,她们在的位置是最前面的一栋,三小栋联排成一大栋,三个门,木门大开,往南瞧,还有七大栋,外表真的一模一样,苏叶

房子到河岸路约有八米的距离,左边有口压水井,苏叶压两下,出水了

谢卫华牵了马,走过来:“这大栋是我们家的,进去看看,随便进哪个门”

谢母牵着谢云舒率先走进中间那道门,苏叶抱着小的跟进。

里面和苏叶想像的没多大差别,大厅前后窗开得大,显得宽敞明亮,房间十五平多,相对时下的房间小了点,门进去左边是两米宽四米半的长炕,右边墙是一排组合柜,炕与组合柜间是一米的走道。

整体看过去并不显小。

厨房和净房也是十五平,布局合理,显得明亮

谢云舒好奇的左看右看

上到二楼,从露台看出去,确是青山绿水,这会儿野蔷薇一朵都没了,只有枝叶,可以想像,明年盛花期时,在这房里住,确是美。

谢母每个地方看了一下,也到了露台,说:“一个小家住就刚好”。

谢卫华说:“这可比在客栈的小院好上太多”

住过客栈小院的苏叶:“是啊,又干净又方便”

谢卫华笑:“没人租夏天自己过来住几天”

谢母:“随你们折腾”

从上面下来,苏叶没兴趣去看另两小栋,倒是谢母,带着谢云舒三小栋都转一遍

谢承熹对院子里的碎石很有兴趣,摇摇摆摆走去抠抠这个抠抠那个,看到小蚂蚱兴奋去抓,小胖手一摊开,愣住,什么也没有,小虫虫哪去了,左看看右看看,小胖手又一抓,一个人玩得挺高兴的。

看了一圈,谢卫华便把他们送回家,刚进院门,便看到苏世刚和苏青坐石凳上等着,两人脸色都不好。

谢母知道两人是来苏叶的,便和两个丫头把孩子哄走。

谢卫华去放马车,苏叶在苏世刚和苏青对面坐下来:“不好意思,我们出去了,久等了吧。”

苏世刚连说没有,苏青说了他们的来意:“叶子姐,对不起,我家做松花蛋时,不知什么时候被上房的人偷看到了,今天我三叔也在村里收鸡蛋做松花蛋。”

苏叶看父女俩神情不似做伪,说:“没有详细的配方,他也敢做,没事,跟你们没关系,这事我会处理,你们回去吧,不用不好意思,估计现在也有人买回去研究裹料,也正在做来卖。”

父女俩不安地回去了,谢卫华解了马车回到前院,看苏叶在发呆,在她对面坐下:“怎么了?”

苏叶把刚才的事说了,后又说:“盲做松花蛋的可能不止苏青三叔一人,肉类坏了吃有可能会生病,松花蛋腌不好吃了会中毒,如本身隐藏有疾病的吃了说不定会出人命,得想办法防范”

要真出了人命,查来查去会查到他们头上,虽最后查出来跟他们没关系,但苏叶讨厌麻烦,喜欢把麻烦的源头掐断,而且更关乎人命

对谢家、苏世伟家、苏世泊家来说,松花蛋是个小生意,也不想做大,对于像苏世刚那样的家庭来讲,是条能轻松赚到钱的路。

谢卫华知道只要有钱挣,世人皆会跟风,想了想说:“村里跟风做的好解决,村外的不好办,这事下午我去找姑父商议,他今天下午从府城回来”。

“好吧”

谢卫华晚上回来时,孩子都睡了,还喝了点酒,苏叶给他调了杯蜂蜜水,等他喝完便问道:“商量得怎么样?”

“我们做的规模小,这事不难办,有了具体的安排,姑父说不急,其它人现在做,要上市还早着呢

姑父从府城带回消息,说松花蛋突然火起来是因为参加乡试的学子们等放榜期间,举办文人聚会时,看到饭桌上漂亮的松花蛋,便以松花蛋为题,比赛做诗,带火起来的”

“这热度应很快消下去的”,苏叶也不问怎么具体安排

“不一定,等放榜了,学子们回家说不定买些回去让父母稀罕稀罕,这不就传开了,需求或许更大,对了,和风楼想买方子,在山南府以外的地方经营”

“卖吧,方子价钱一样”

“和风楼赚大了”

“也好,鸡蛋价格会回升”

“我们家收点鸡蛋做吧,房子那边完工了,忙得过了来”

“你安排就好,快收稻了,快去洗澡,你不是说要洗头吗?”

“我去,一会帮我擦头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