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种田日常 第241节(1 / 2)

加入书签

苏景旭随年龄的增长,人变懒了,早上锻炼断断续续,喜欢宅在家里,画一副画能耗上一天不动,所以吃东西节制起来

开席后,他连吃了两块腿皮肉,赞道:“香,这味道很久没吃到了,吃完这一餐,往后三天要天天清粥清菜了”

苏景昊就没胖的顾虑,说:“你天天早上起来早一点,不用节食”

苏景旭苦着脸:“我宁愿清粥青菜几天,也不要在冷天里卯时从被窝里爬起来”

苏世泊看看自己明显发福的身材,手顿了一下,继续夹肉,说:“吃完这餐再减肥”

苏景昊喝口酒,皱一下眉头,这酒真够劲,拆自己老爹的台,说:“爹,你每次吃饭都这么说,娘说你是个油腻的老头子”

苏世泊脸色不变,油腻又怎样,和口腹之欲比起来,胖点就胖点吧,胖的人多了去了

苏景旭和谢卫华心里暗笑,谢卫华给他们倒酒,说:“姑父,喝酒,肉少吃点”

苏世泊摇头,夹起一块焖鸭:“这么好吃的菜,少吃不了,我啊,年纪上来

了,不往外跑了,形象差点就差点吧”

苏景旭抿一口酒,说:“卫华,请我们来是何事?”,他才不相信谢卫华只是单纯请他们吃饭喝酒

谢卫华放下筷子,笑笑,和他们说了做镜子的事

苏景旭很有兴趣,说:“一米见方的玻璃出工坊价是一两半银子,运回来加耗损成本加五百文上去,不说其它,一块玻璃能做十八个五寸大小的镜子,市场上这般大小的铜镜能卖二两到三两之间,用好木头,木框雕好了,价格还能更高,除掉银水,人工钱,耗材,里头的利润很可观,卫华,以你家能力,可以自己做的”

谢卫华笑了笑,说:“如果没有肥皂作坊和苹果园,我还真会自己张罗,叶子也嫌算账麻烦,她都想把靖安的庄子转出去了”

苏世泊:“那不行,花三年辛苦建成的粮食庄子说什么也不能卖出去,景林就算做满六年知县调走,凭他政绩不会平调,只会高升到州府,只要他在那边,我们在那边的产业都会安稳”

苏景昊:“我倒觉得卖掉也没什么,粮食庄子出银钱不如果园和加工产品,那边离得远,怀集离得近,缺粮了也只会从怀集拉粮食”

谢卫华:“叶子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我舍不得转手,等苹果园出产了,或是我大舅子调走了,再卖也不迟”

苏景旭微笑道:“你的想法周全,镜子你们确定不自己做?”

谢卫华:“确定”,他和妻子都不想太忙碌

苏世泊笑:“还是叶子会生活”,他断定不做镜子是叶子意见居多,很多年前他看出来了,叶子讨厌麻烦,喜欢简单,对银钱能轻松挣的就挣,麻烦的就放手甩给别人

苏景旭:“工匠在山南是买不到了,还得写信给姑姑,让她帮忙探一探”

“也让姑婆那边的叔叔们帮忙打听一下”

“卫华,等成品做出来,我们在谈谈给你们的那一份”

“不用,我叶子只提了建议”

“如不出我所料,这建议很值银子”

“”

心里惦记除去,苏叶又回到轻松悠闲日子,谢卫华惦记着剩下的山头烧荒,也去了南丰,家里的人更少了

婆婆不在,孩子们上学,小五喜欢向外跑,苏叶的时间很多,早上去后园逛逛,看张管家带着人搭菜棚子,看一眼小暖棚

两场细细秋雨下来,天越来越冷,毛衣厚外套穿上

天气变化,生病的人变多,特别是老人小孩

外婆叶老太也得了风寒

苏叶得知,让厨房杀一只小母鸡,她把鸡皮剔掉,去掉头脚,斩小块,焯水,放入开了水的陶锅里,加三片老姜,一勺米酒,文火煲了一个半时辰

锅盖打开,清清的鸡汤香味飘出,苏叶撇掉油,用个陶罐装满鸡汤,用小褥子包了陶罐,放提篮里,来到叶家

跨进叶家大门,三表嫂迎上来,苏叶惊讶:“三表嫂什么时候回来?外婆怎样?”

苏秀微笑道:“我们昨晚到的,奶奶还好,喝下几剂药,烧退了,鼻子不塞了,今天精神好点,叶子身材保持得真好”

“你也不差”

那还好,老人家就怕重感冒,苏叶随她进了外婆房间,叶梅和陈兰在和叶老太小声说话,见到苏叶,三人眉来眼笑,陈兰笑道:“我猜你差不多来了”

想必苏卉和苏果已来过,苏叶心想

“外婆,娘,舅妈”,苏叶走过去放下篮子喊,“外婆,你感觉怎样啊?”

七十二岁的叶老太微微胖,所以脸上皱纹不深,十几年的养老生活令她原本脸上较黑的肤色变白,看上去比同龄人显年轻些,

叶老太背靠着被子,精神看着还行,她微笑着说:“好多了,叶子带了什么给我吃啊?”

叶梅笑:“肯定是鸡汤”

陈兰:“而且是清鸡汤”

苏叶挑眉:“被你们看透了”

叶老太笑:“这两人精着呢,我正想喝两口清鸡汤,叶子你带来正是时候”

陈兰站起来:“我去拿碗勺来”

陈兰出去后,苏叶坐一边:“舅舅他们哪去了,院里没见人”

回答的是叶梅:“和你爹表哥们孩子们去北坡小湖捞鱼了,想捞十几斤的大鱼回来做酸菜鱼,水煮鱼,小正早上嚷嚷着要吃这两个菜”

苏叶笑:“在外的人都喜欢吃家里的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