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74 章 074(1 / 2)

加入书签

相较于唐诗的兴奋,关潮心里跟吃了黄连似的,那叫一个苦。

真是没想到这群海盗还成了气候。

若是在陆地上,几千人算不了什么,大雍有几十万大军,派一支驻军就能将其剿灭,但海上就麻烦了。

关潮虽然不是兵部的官员,但他掌管着钱袋子,每年给兵部拨多少款,这些钱大致用途他都知道一些。

大雍一面临海,海岸线漫长,但茫茫大海上并没有什么能跟大雍匹敌的家伙,南北也没有王朝敢通过海面攻打大雍。

对大雍来说,边境最大的威胁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和南边的东越国,所以大雍的兵员组成以步兵、骑兵为主,只有少量的水军。

这些水军也基本上分布在内河,以河战、湖战为主,海上作战的经验极为欠缺,不一定能迅速适应大海上的情况。

果然,兵部尚书闫凯成进宫知道情况后也忧心忡忡地表示:“皇上,唯今之计,只有将驻扎在长江沿线的万余名水师调拨去谓州训练一阵,熟悉谓州的海上情况和气候等环境,再出兵剿灭这批海盗。”

天衡帝听完后蹙眉问道:“那依闫尚书看,大概什么时候能出兵?”

闫凯成斟酌一番道:“皇上,微臣认为冬季最佳。夏日南海气候炎热,水师初到谓州,还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当地的气候,熟悉南海地形。此外南海夏秋季节多暴雨、台风,不利于海上作战。”

现在才五月,到冬天还有整整半年,洪国公哪等得了。

这要等下去,他的孙子还有命回来吗?

他立即反对:“闫大人此言差矣,区区几千名海盗而已,怎么扬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大雍有几十万大军,每年军费耗资数百万,剿灭这些贼子匪徒不过是抬手之事,关大人您说是不是?”

他很狡猾,还不忘把关潮拉到自己这边。

关潮很头痛,他自然是希望朝廷能够出兵,迅速将这群海盗清剿干净,不然户部主导的海上贸易就没法推进,但他又还没昏头。

“闫尚书,必须得要这么久吗?”

闫凯成郑重地说:“皇上,关大人,洪国公,我朝水师的力量相对薄弱。海上打仗不比陆地,稍有不慎便会导致全军覆没,伤亡惨重,我认为有必要给他们一段时间适应,同时也避开台风频发的夏秋季节。”

这话肯定是不大让人满意的。

唐诗有些惊诧于闫凯成对南部海域的了解。

【瓜瓜,这个闫凯成去过南海吗?这么了解南海的情况。】

瓜瓜:【他就是谓州人氏,从小在海边长大,自然很清楚海上的情况。】

唐诗恍然:【难怪了,我就说嘛,在这信息传播如此慢的时代,没去过很多时候还真难想象夏季台风有多可怕。我记得以前新闻上时常报道,哪里又有台风要来,还有广告牌掉落砸死人、大树刮断压坏车子之类的新闻。】

这还是在陆地上,要是在海上,风浪暴雨只会更大。古

代这些时速较慢,船体不是特别大的船只若是不幸遇上台风,那估计只能自求多福了。

瓜瓜:【是的,现代天气预报能够准确地提前预测到台风来临的时间,波及的范围,及时提醒船只避险绕航。但古代只能靠渔民的经验来预判,往往不是那么准确。】

唐诗:【其实闫凯成说得挺有道理的,可惜洪国公救孙心切,关大人也希望能够尽快解决南海的海盗。】

瓜瓜:【他们吃败仗的几率很大。】

洪国公的脸刷地白了,眼巴巴地瞅着天衡帝。

关潮眉心紧蹙,张了张嘴,就差问瓜瓜有没有法子了,还是天衡帝出言打断了他:“诸位爱卿,除了打仗可还有其他计策能平息南海海盗之乱?”

如果战败的几率极大,天衡帝不愿开战,白白死人,还会降低他的威望,若是海战拖太久,于朝廷更不利。

而且他越来越不“听话”,这次还降了傅国公的爵位,傅家肯定对他极为不满,只怕是快坐不住了。这种紧要关头,还是最好不要节外生枝,以最小的代价解决南海之事为上策。

闫凯成皱眉沉思。

唐诗突然想到:【招安啊!水浒传里不就是把八百里水泊的好汉招安了吗?最后这些人还帮朝廷打方腊呢,看看省了多少力气,还白得一群劳动力帮忙卖力卖命,多划算。】

闫凯成一想,这还是真是个办法。

其实他先前就有这个想法,但怕提出来会引起皇帝的不满。毕竟都还没开战,便跟一群海盗谈和招安,在很多大臣看来,都是很坠朝廷威风的一件事,朝中的反对声浪肯定很多。

但现在皇上先问了他其他法子,福星姑奶奶又提了招安,他再顺势提出,阻力会小很多。

闫凯成恭敬地说:“皇上,除了征战便剩议和,将这支海盗收归己用。户部正在组织商户冬季出海事宜,正好需要一批海上兵力为来往商船保驾护航,何不将这些海盗收编?这些海盗虽不乏亡命之徒,但更多的是走投无路的渔民和当地百姓,为了生计沦为匪盗,他们完全可以转为朝廷的海上卫队。”

当海盗又不是多轻松多光荣的事。

这其实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勾当,他们时时刻刻都会面临朝廷的围剿、海盗之间的火并还有商队的反抗,随时都可能丢掉小命。

而且在海上生活,居无定所,随时可能面临台风、海啸、暴雨等天灾的威胁。若有选择,里面很多人肯定更愿在陆地上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生活。

唐诗也赞同:【哎,闫大人这提议好啊。像白阿嫂,她根本就没得选,出身在海盗家庭,长大了只能做海盗或是嫁给海盗。她这样的人才,只是在海上干烧杀抢掠的活未免太可惜了,朝廷要是将她招安了,以后有她护航,这去波斯湾、非洲甚至欧洲都不是梦啊!沿途要遇到海盗,直接让她带队出手,这不比将她留在南海祸害自己人强?】

不太平的可不止是南海,其他海域说不定也有海盗,朝廷需要武装力量,将这批人中

那些品行还不错,家中有牵挂的收编了,不就能让他们安安心心给朝廷卖命?

这不比跟派兵去跟他们打仗好啊。

关潮也想到了这点,南海还属于自己的地盘就盘踞着这些难缠的海盗,这要是船队行使到几千里外,没有武力震慑可不行,这个白阿嫂若能为朝廷所用,倒是极好。

而且他看问题的角度很清奇:“皇上,微臣认为闫尚书这提议甚好。若现在从长江一带调集水师前往谓州作战,路途遥远,运费和作战的开支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若是不能一口气剿灭海盗,战争持续,开销将直线上升,国库的压力太大了。若能和谈,则可免去这一大笔开支。”

【关尚书不愧是关抠抠,这时候都还不忘节约银钱。】

唐诗真是服气。

闫凯成又补充道:“皇上,虽是招安,但也需增调一部分兵力到谓州,方可镇住这些海盗匪徒。而且为了能够让他们早日归顺朝廷,微臣私以为可在谓州一带适合靠岸的海岸线边增设巡逻队伍,严查海盗登陆,以截断他们的补给,如此恩威并施,效果最佳。”

海上缺乏新鲜的蔬菜水果和淡水,即便有些小岛能够驻扎,但要满足他们那么多人的各项生活所需,肯定也是要到谓州等附近的城池采购。

一旦上岸,海盗哪是正规军的对手,只要围几个月,这些人保准要妥协。

洪国公也知道闫凯成这主意很好,可要是拖延几个月,他的宝贝大孙子还能不能活着回来啊?

他苦兮兮地看着天衡帝。

天衡帝压根儿不看他,直接对闫凯成说:“就按闫尚书说的办。那依你之见,这次去谓州,当派何人带兵前往?”

闫凯成在心里将各地将领的名字念了一遍,衡量再三,正准备举荐,却听天衡帝又开了口:“就让邵驰去吧,传他进宫。”

闫凯成有些犹豫:“皇上,邵驰虽出身将门世家,武艺精湛,但这次跟那些狡猾的海盗斗争,可不只是会打仗就行,微臣认为应派一名老谋深算的老将前去更合适。”

但天衡帝却说:“喻星晖兄妹前阵子搞出了一批火器,可拿去震慑这批海盗,让邵驰去正合适。至于他太年轻,这不还有喻星晖兄妹在旁辅佐吗?他兄妹二人的伪装城府,我相信闫大人应该没异议。”

作为同样被喻星晖兄妹骗过去三年的人,闫凯成能说什么?论心眼和伪装能力,那兄妹俩确实高出不少人一大截,有他们俩在,邵驰恐怕很难上当。毕竟邵驰是去招安的,又不是去打仗。

他没异议,其他人更不会反对了。

于是喻星晖兄妹俩被传唤进了宫。

喻星晖的身体比以前好了一些,这些都归根于皇帝。

皇帝很重视喻星晖,指派了一名太医每个月三次上门给喻星晖把脉,调理身体,还赏赐了一堆滋补的东西,免了喻星晖的早朝。

这吃得好,睡得足,上班时间又短,还有名医根据他的身份准备药膳食补,这身体能不好吗?

以兄妹俩见了皇帝,连忙跪下谢恩。

天衡帝赐了座,等邵驰,然后吩咐道:“洪国公、关尚书、闫尚书,你等先退下吧。”

洪国公不想退,可皇帝现在明显不待见他,他只能唉声叹气地跟着两个尚书走了。

又过了一会儿邵驰才从大营中赶了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