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扶贫从万界车站开始 第45节(1 / 2)

加入书签

她拍了足足两卷胶卷,要送去县城的照相馆去洗价格就太贵了,好在姬昂说他有个同学会洗相片,价格只是照相馆的三分之一,秦小渝便找来了。

她才将胶卷送到人家住的地方,手机就响了,却是魏副书记打过来了。

“小鱼,你现在是在县城么?”魏副书记声音听起来很严肃,还带着些疲倦。

秦小渝不由自主站直了身子,“是,我到县城来办些事。”

“唉”,魏副书记叹了口气,“那你也过来吧,送送咱们的同事,正好一会儿咱们去一趟银行,谈谈贷款的事。”

火星庙要发展起来,要种植经济作物,要建合作社,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也就要和银行谈一谈扶贫贷款的事儿。

秦小渝当然可以用万界币来换取资金进行,可若是她这样做了,还不如一开始就给大家发发钱呢。村民们害怕背上债务,可合适的债务也会成为促进人不断上进的压力。

魏副书记在电话中没说明到底是什么事,等秦小渝赶到地方才发现这里是殡仪馆,而今天正是扶贫干部曾岁祥的告别仪式。

她到殡仪馆门口的时候,告别仪式已经快开始了,便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着,拿着一枝白菊花,跟着大部队走了进去。

她看到了站在礼堂前的家属,看到了在礼堂中间摆放着的沉重黑棺,跟着众人一齐默哀,等到县长上前发表告别词的时候,才知道这位曾岁祥同志的生平。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仪式,向鞠躬尽瘁的曾岁祥同志的遗体告别……”

县长的声音沉重而哀痛,秦小渝低着头默默听着,不知不觉就热泪盈眶。

这位曾岁祥同志比她大六岁,也是大学毕业就毅然决然回了家乡,在三年前投身于扶贫工作,他所帮扶的村子在县城的北边的金鸡村,虽没有大山阻挡,却因着赌博成瘾而常常发生家破人亡的惨事。

他驻扎在金鸡村,积极和公安合作,同那些赌鬼.盘手们斗智斗勇,一战就是三年,磨破了嘴皮子,也受尽了苦头,好不容易将这股子歪风邪气给刹住了,正打算引进经济作物,让金鸡村的老乡们慢慢走向致富的道路时,却因着过劳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他将短暂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他在倒下去的一瞬间,牵挂的还是金鸡村里的老乡们,他是人民的好同志,是优秀的好同事,也是我们的好榜样!”

在一阵阵低低的哭声中,秦小渝跟着大家一起向前走,向礼堂中心躺着的曾同志告别。这是秦小渝第一次见到曾岁祥,可第一眼她就察觉出来,他也是在乡下经常走动的人。

稍稍收拾过的遗容看上去很安详,敷在他脸上的粉能遮住他被晒得黑黝黝的肤色,也能遮住一些细小的皱纹,却遮不住他因着操心而皱起来的眉心纹,遮不住他花白的鬓角,遮不住他满面的风霜和担忧。

看着这张脸,你很难相信这是一位年仅二十九岁的公务员,可若说出他的另一个身份,你又会觉得理所当然,他是一位扶贫干部,是一位深入农村.扎根农民的基层服务员。

“多休息休息,别太拼了。”

“身体重要,有啥赶紧去医院看看。”

在走出殡仪馆的时候,秦小渝听到周围的人都这么祝福彼此,可仔细看看,所有的眼中也都透露着无奈和随性——话都会说,可工作一件又一件地压上来的时候,谁顾得了那么多啊!

“李三,你来做什么?!”

秦小渝听到前面有嘈杂的声响,而走在她前面的人也慢慢停了下来,好似是遇到了什么事,她踮起脚往外面一看,就看到一个刀疤脸带着一群小弟站在了殡仪馆门外,看上去就不像是好人。

来送别曾同志的也有和他合作过的公安,三四名大盖帽从人群中走了出去,跟着第一个发现李三的同事一起挡在了前面。

秦小渝听到旁边有人在议论,说这个李三是前两年因为聚众赌博被曾岁祥送进去了,这一阵儿才出来。

“难道是来找曾家麻烦的?”

“这也太添堵了吧?人家正办丧事呢,你看看他带的人,身上还有穿红带绿的。”

李三穿着一身黑,可他身后的小弟们却是花花绿绿,活像是一群杀马特大军,有人还叼着烟,有的则是吊儿郎当地嚼着口香糖,怎么看怎么都是一群二溜子。

秦小渝见着来者不善,赶忙左右看看,挪了下位置,将送他们出来的曾家遗孀挡在了身后。

“果然”,她看着那李三不理会警察,而是探着脑袋四处乱看的时候,就将魏副书记也拉了过来,把身后的女人和小孩挡得更严实。

“李三,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这儿可不是你闹事的地方!”那几位警察见他还堵在原地不走,说出来的话也带了几分警告。

李三这才不甘心地放弃了寻找,看向警察们,“谁跟恁说咱是来闹事嘞?”

他这话配上他那刀疤脸,不知道怎么就有一股子嘲讽的意味,可出乎预料的是,李三竟突然低下了头,朝着殡仪馆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三下,还转头催着身后的小弟们也鞠躬。

李三又往人群中看了两眼,没找到曾家的人,便扯了嗓子大喊,“嫂子!曾哥以前骂俺是个混球,俺进去的时候还想着出来得给他一刀,可俺出来了才知道,这些年都是他在照顾俺娘。”

“俺这才出来,还没找着工作,还说以后买点水果去看看他,谁知道老天竟然把他给收走了!这可真是好人不长命,我这种祸害遗千年啊!”

他这话怎么听怎么怪,让几名警察的眉毛都竖了起来。

李三似乎也察觉到了不对劲儿,歪着头想了想又说道,“俺没有文化,不会说话,恁们别误会。”

“你到底是来干啥嘞?”

“俺想说!嫂子,曾哥就是俺亲哥,以后你有啥事儿都找弟弟,弟弟帮你解决!”

李三将心里话讲出来,很是畅快地吹了声口哨,带着小弟们走了。

秦小渝这边也松了口气,感觉这人虽说有些莫名其妙,但人还是不错的。

“他比你还小呢”,秦小渝听到后面传来一声喃喃自语,疑惑地转头,就见曾家遗孀泪眼婆娑地抬起了头,看着秦小渝说道,“李三今年都三十四了,曾岁祥才二十九啊...”

秦小渝没想到她执著的竟是这一点,可仔细想想却有些悲哀。任谁看曾岁祥和李三,都会觉得前者的岁数比后者要大,而有的人在二十九岁不得不和这个美丽的世界告别,有的人在三十多岁时却还没找到自己的路……

参加过遗体告别式后,秦小渝和魏副书记的心情不由地都有些低落。

“唉”,魏副书记叹了口气,揉了揉眉间,“也是才知道你在县城,就说喊你过来,咱们一会儿好去银行。”

她们要去的农村信用社,要谈的却是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下发的扶贫专项贷款。

秦小渝和魏副书记简单地向负责贷款的何经理介绍了火星庙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情况,对方将她们准备的贫困户资料都过目了一遍,提出了几点建议和一些要求。

“扶贫专项贷款是可以向贫困户提供精准小额贷款,可这对于火星庙的乡亲来说,目前的意义还不大”,何经理很专业,一下子就说到了点子上,“况且面向私人的小额贷款也无法满足你们现在的需求。”

“火星庙想要上马经济作物,最好是先成立合作社,将整个项目的内容都定下来,再来谈专项贷款比较好。听说你们找到了省农科院的研究员来做调研?若是能够拿到他们的调研报告作为支持,再有能够保障销售的龙头企业作为合作对象,那便能够拿到最高级别的贷款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