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扶贫从万界车站开始 第107节(1 / 2)

加入书签

秦小渝笑了笑,她对张宇光有着非比寻常的信任,他是空军出身,又作为宇航员执行了不少任务,平日里言语中透露出来的爱国感和对国家的感激都不是假的,而他作为一名宇航员,虽说没有什么大能量,可能接触到的人阶层却比她想象的还要高,而且还很合适。毕竟这量子计算机也不是一般人能验证的。

她将自己的想法都说了,也对自己手里面握着的技术稍稍露了个底,“张叔,我实在是想不到其他人了,你一定要帮帮忙啊!”

张宇光听着听着就出了汗,这事若是真的,那秦小渝还真是做出了最好的选择,“你想要什么?”

他想知道秦小渝拿出这样的东西,到底为得是什么,谁知道这小姑娘却摇了摇头,“等您将这量子计算机送到,验证过了后,咱们再谈吧。”

“你不跟我一起走?”张宇光用手帕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又被秦小渝给惊讶到了,“你就这么放心么?”

秦小渝耸了耸肩,“这东西一般人拿着没什么用,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拿着可能连用都不会用,除非你用他帮家里小孩儿做奥数题?而我现在还走不了,我得将这里安排好才行。”

张宇光被她突如其来的玩笑搞得哭笑不得,“拿这笔记本做奥数题,亏你想得出来。”

他和秦小渝相视一笑,却是将刚刚的那些惊心动魄都抹平了,张宇光将笔记本往怀里拉了一下,正色说道,“小秦你放心,我一定用最快的速度将它交到该交的人手中,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他说完就站起来对着秦小渝行了一个板正的军礼,“我知道你背负了很多事,我不问。我也代表我自己对你表示感谢,期待我们的下一次相见!”

张宇光在第二天就离开了,小山村又恢复了平静,除了山风和那座凉亭,没人知道他们俩在这里进行了多么惊世骇俗的对话,也不知道从此之后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秦小渝在那晚之后也没有什么改变,只是看起来比之前更忙了。她将果园和育种场的结构分开,将两个公司的部门都捋顺,又拉着自己看好的年轻人开了会,将自己为火星庙设计的发展计划为他们一一讲解,又拎着工具箱给小娃娃们添了几样大型玩具,又给村里老人们的屋顶都修缮了一遍。

这天她在冯婶子家忙活到了半夜,把她们家被白蚁腐蚀的柱子清理更换了,又把院子里的几个白蚁窝都挖出来绝了户,才拎着工具箱踏着夜风回火车站。

看到从小火车上下来的张叔和他身后的人,秦小渝露出了个笑,朝着他伸出了手,“又见面了,张叔。”

这群人对她很客气,虽说希望她能立刻跟他们走,却也客气地问她需不需要跟村里人告别,工作是否需要交接。

秦小渝却是摇了摇头,“还是不要跟村里人说了,魏副书记那边我已经提前打过招呼,不过说的是我要去省里检查身体,车站这边也会有接手的人。我收拾收拾东西,咱们明天就出发吧!”

她没办法跟村里人告别,要如何面对阿婆婶子姐姐妹妹们的眼泪,又要如何面对他们不舍的眼神,又要如何跟这些家人解释她不到三年就要离开这件事...

秦小渝一想到这些就觉得心里酸酸胀胀的,她从小没什么家人,也着实不知道要怎么处理,只能卑鄙地当了一回逃兵。

只是她也没想到,这一去便是山高水长,有了技术后还要分析应用技术,为了保密原则更是几年都没有跟外界联络,她竟是到了火星基地之后,才有机会给火星庙的人们写一封信。

她寄出去的信是想着每一个人写的,足有三十多页,可收到的回信去比寄出去的更厚,她看了三四天才看完,眼泪也流了两三盆,家里人都很好,也都很担心她,没有人为她的不告而别而发怒,或者说时间将这些嗔怪都转成了深深的思念,所有人都在问她的现状,担心她的身体,就像是担忧在外工作的子女姐妹一样。

她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到了最后一页也看到了来自吴易的问候,他只是简单说了几句,还问她这么辛苦后悔么?

秦小渝想了想,她这么多年有过辛苦有过委屈,唯一没有的就是后悔。

她还记得那一天她跟着张叔去了京城,见到了以往在电视机上才能见到的人,也记得那位先生和煦的微笑和他的问题。

“小秦,你拿出来这么多东西,有什么想要的呢?”

“我希望这些技术研究出来后,能够第一时间应用在民生经济上来,能够真正让村村通路村村有电,能够彻底消除贫困!”

作者有话要说:  秦小渝的地址是:史隆长城-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室女座超星系云-本星系群-银河系-猎户座旋臂--太阳系-火星基地站长室收

第92章 第九十二章

吴易一直在等秦小渝, 他觉得秦小渝一定会回来火星庙,却没想到这个小姑娘插上了翅膀,从火星庙飞去了火星。

而他也没纠结多久, 就用自己在火星庙果园和育苗场的全部股份换得了这些年周边村的全部农产品的改良.种植.育种资料, 又带着这些资料北上求学, 投在了一位做太空育种的院士门下读博士。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村里人不能理解的是, 这些数据原本就是吴易收集的, 怎么他还要用钱买, 老村长在他说要做这笔交易的时候差点发脾气, 可最后还是被他给说服了。

老村长他们不懂这些数据的珍贵, 可吴易却不能揣着明白当糊涂, 不能占老乡们的便宜,更何况他觉得用那些股份换这些资料,还是他占便宜了。

他的亲朋好友对当年吴易一头扎进深山的事也不理解,更不能理解如今好不容易这山村有了发展,多种被吴易和省农科院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在市场上反映都很良好的时候, 他却不留下来享福反而又去读书去了。

吴易也没跟旁人解释, 他是在查了资料之后才做了这个决定。

经过祝融号和很多探测器的观察, 也通过人工采集和火星基地探查, 证实火星上存在河床.冰川痕迹,也存在鹅卵石和沉积岩, 说明这里之前是一颗水行星,是有可能孕育生命的。

而如今的火星虽说环境恶劣,可蓝藻却有可能在上面生存,而经过进一步对蓝藻的改造,在火星基地内部产出建立氧气-二氧化碳循环, 从而建立火星种植场的可能也不是没有。

吴易就是奔着这个可能去的,他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农产品改造经验让他在大佬门下很快就站住了脚,而在他读博士的第二年,也如愿进入了火星种植场研究小组。

他和十来位同仁分成了三个项目组,第一个是研究如何用蓝藻在基地内建立碳循环,另外一组是研究如何改造火星环境,而他所在的这一组则是研究如何改良作物使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火星上的恶劣环境。

这个研究的人都戏称自己是太空菜农,用组长李师兄的话来说,这就是根植在炎黄子孙们血液中的种族天赋,无论在哪,无论菜地有多大,无论环境有多么难,我们都想开一片小小的菜地,哪怕是种上一茬韭菜,都会觉得欣慰。

而第一种通过改良的火星作物,正是韭菜,它对阳光的依赖并没有那么多,也能够在富含重金属的地里生长,算是在蓝藻之后的又一种改善环境的作物。

韭菜研究完了,小组里面的人又开始研究各种作物在火星环境下的生存可能,吴易在一众作物之中选择了黄瓜和西红柿,这两样足够日常,也是某位小姑娘没事就拿着啃的东西。

他还记得秦小渝在农场里吃过桃熏草莓之后,当时的评价倒是不错,可下了山就从阿婆的菜园里面摸了根黄瓜,就在河水里面一洗就塞进了嘴里,咬得咯嘣咯嘣响。

她不爱吃甜的,其实也对桃熏.紫霞葡萄这些昂贵的水果兴趣不大,反倒是对黄瓜西红柿这种很是喜欢,时不时就往菜园子里摘一些拿来吃。

火星上的伙食再好,怕是也不能吃到新鲜的黄瓜,也不能咔嚓咔嚓啃来吃了,而吴易研究这两样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要让她在火星也能吃到最喜欢的东西!

这项目中需要模拟火星土壤的各种情况,而时不时地,吴易也能看到从火星基地发来的探测情况,在报告的最下方看到秦小渝的签名。

吴易之前就注意到了,秦小渝的签名其实和她本人不太像,她身材高挑甚至偏瘦,可字迹却是圆圆胖胖的,每一个拐弯都带着圆角,看上去很是憨厚。

可若是如此就觉得这小姑娘是个软乎人,那就错了,她在拐弯处很圆润,可在提钩笔锋处却很是果断凌厉,充满了矛盾感。

她有时候心很软,愿意为一些可怜人出头,有时候又很有韧劲儿,咬定青山不放松,做事又有冲劲还有手段,让人慢慢地就相信上了她,也依赖上了她。

吴易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陷进去的,只是在相处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地将目光落在了她身上,也渐渐只在她身上了。

他想起离开前参加的姬昂的婚礼,高大的新郎在婚礼结束后专门找到他一起抽了根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