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刚成仙神,子孙求我出山 第106节(1 / 2)

加入书签

姜长生没有第一时间拿出金鳞玉叶,而是闭目修炼,等晚上再回屋炼化。

姜戬也回来了,他来到姜长生面前蹲下,问道:“师祖,那魏逊只是神人吗?”

姜长生闭着眼睛,回答道:“算是神人之中巅峰存在。”

姜戬跟着问道:“我何时才能像您一样轻松诛杀巅峰神人?”

“金身境。”

“金身境就足够了?”

“一境之差,天差地别,神人与金身的差距乃是武道的大鸿沟。”

“好。”

姜戬起身离去,准备继续修炼大周天神功。

魏逊刺激到他了,那般挥霍真气让他大开眼界,他如今的实力多依仗于强大体魄,这些年,他对真气的修行有些疏忽,今日之战突然让他明白,内功才是重中之重,他要内功、体魄兼修。

姜长生能猜到姜戬所想,但也没有在意。

反正今后数十年,姜戬还得留在他身旁。

让姜戬达到金身境再下山,并非玩笑话,此子活在气运之朝,身具庞大气运,天生道纹,传承显圣洞天的绝学,这种种优势若是无法达到金身境,那就在山上老死吧。

大景不缺神人,缺金身,然而金身境是运朝费劲心力、资源也难以培养的,还得看个人的资质与造化。

待姜戬达到金身境,那将是大景横扫天下之时!

……

云海密集,一座座山尖冒出来,好似汪洋里的小岛。

其中一处山尖上,立着一座古老宫殿,山门甚至有些残破,宫殿内有两人,一名灰袍老者打坐在高阶之上,老态龙钟,背脊弯曲,好似已经熟睡。

另一人身穿紫色锦衣,腰上佩着两把宝剑,头戴蓑帽,没有显露真容,他双手负于腰后,道:“神刀天魏逊乃是神人之巅峰,虽走火入魔,其功力不可小觑,但他仍被常态下的道祖一只手捏死,毫无招架之力,以我所见,道祖绝非金身境,必然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灰袍老者没有抬头,悠悠道:“道祖于千军万马之中击杀东方卓,自然绝非金身那么简单,而且他还搬动千丈巨岳,倘若属实,其境界难以想象,他已然是天下第一,除非显圣洞天的那位前辈现身,否则天下无人是道祖对手。”

锦衣男子道:“道祖之强毋庸置疑,但我等的大计又当如何?”

灰袍老者沉默片刻,道:“待大景皇帝去世,再谈大景,那时看看道祖的态度,他之所以扶持大景,只是扶持徒弟罢了,他并没有借助大景的气运,也没有让大景帮自己收集庞大资源,就连龙起观,他也是放任不顾。”

锦衣男子戏谑笑道:“没想到你看似游离于世俗之外,实则在大景也安插了眼线。”

灰袍老者平静道:“任何一方运朝,必然藏着各方势力的眼线,不值得一提。”

锦衣男子转移话题道:“南有道祖,北又出了一位邪尊,在我看来邪尊的威胁更大,此人定然是来自显圣洞天,我打探到显圣洞天也在追杀他,他从大乘龙楼得到经验,将大周天神功改良,可大肆吸收他人功力,虽然不能完全吸收,但可以积少成多,而不损害自身筋骨,据说他的功力已经达到八百年,他不仅吸收他人功力,还想吸收龙脉气运,放任他成长下去,天下必将大乱。”

第100章 金身异象,道祖锦囊

乾武三十六年初,前线传来捷报,平安猛将大展神威,终于将东林王朝的神人打死,天策军势如破竹,开始疯狂攻城陷地,东林王朝危矣!

皇帝高兴,昭告天下,赐封平安为天策威武大将军,天下欢腾。

在等待战报的过程中,皇帝也没有闲着,将大景天下化为四十九州,各州大小不一,有的州甚至相当于数州之大,凡靠近边境的州皆由藩王镇守,藩王可自主征兵,必须在两年之内,征兵五十万,静候天子命令。

当大景大展神威时,越来越多的王朝讨好大景,甚至想当附属王朝,京城热闹非凡,总能看到不同王朝的人,服饰文化不同,令京城百姓大开眼界。

京城已经有天下之城的名声!

御书房内。

王殊面见大景皇帝,韩天机、姜秀也在屋内。

王殊朝姜子玉拱手行礼,然后问道:“敢问大景皇帝,吞并东林王朝后,会与大荒结盟吗?”

此来京城,他还带了其他使臣,方便传信,而他一直留在京城,姜子玉待他不薄,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一开始王殊还觉得大景态度友善,两朝联手有戏,可越等越不安。

大景皇帝迟迟不松口,很可能是故意吊着他。

姜子玉平静道:“朕思来想去,天下虽大,但朕不想与人平分。”

此言一出,王殊怒不可遏,他指着姜子玉,骂道:“匹夫,你故意戏耍我,想让大荒放松警惕?”

“你大错特错,只要我一日不回去,大荒便会不断征兵,既然你要战,那就战,大荒会让你知晓什么才是真正的气运之朝!”

姜子玉笑道:“你回去吧,朕就不杀你了,两朝交际,不斩来使。”

王殊仍很气愤,但也有些意外,听到姜子玉的话,他以为自己死定了,没想到姜子玉竟放他。

面对他的目光,姜子玉拿起奏折,漫不经心道:“朕不会偷袭大荒,会正大光明与之决战,你且回去看着,等朕攻破大荒,若是你愿为朕效力,朕欢迎你。”

王殊深吸一口气,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大景皇帝,你的雄心确实了不起,但你只是凡人,吃不下浩浩天地,希望你不要后悔。”

说罢,他拂袖离去。

韩天机望着他离去,啧啧称奇道:“其实杀了更好,能给我们争取更多时间。”

姜子玉道:“没有必要,他此番回去,至少也要一年半载,若是边关再为难一下,拖几年没有问题。”

韩天机笑了,敬佩道:“还是陛下了得。”

姜秀好奇问道:“父亲,直接以东林王朝为运输路线开战吗,气运之朝何其大,要不要先把大荒周围的王朝打下来,儿臣觉得大荒不敢轻举妄动,毕竟他们安养百年,何来雄心进攻如虎狼般的大景?”

姜子玉看向不远处的沙盘,目光深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