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刚成仙神,子孙求我出山 第147节(2 / 2)

加入书签

看其身影,应该是一个人,行走在海面上,如履平地。

盗神皱眉道:“敌人?”

宋离开口道:“应该不是,我且去看看,大人小心点。”

说罢,他纵身跃起,飞向海平面。

盗神立即拿出笔纸,写下一张纸条后吹了一声口哨,一只万里雕从天而降,他立即将字条塞入万里雕爪子上的小筒内,他拍了拍万里雕的头,万里雕振翅飞走,眨眼间消失于山林的尽头。

……

山林里。

姜长生行走在树林里,眉心间的道纹凝聚现形,正在吸收大量泥土与树木。

他准备搭建自己的道界,先构建土壤,在将部分玉骨青竹林移植进去,因所需的土壤、草木、灵气太多,他不得不离开龙起观,来到无人的深山里,他在庭院里留了一具分身,方便守护京城。

这一带是大景最大的无人山区,看不见人迹,只有野兽与妖兽,不过这样的妖兽并不强。

他一边吸收沿途都土壤、草木、石头,一边散开神念,避免被人撞见,虽是无人,但也怕有高手突然闯入。

一路前进,道界内的底层已经铺满土壤,大量的花草树木集中在一角。

半个时辰后,姜长生终于满意,他行走千里,避免破坏生态,即便如此所过之处仍狼藉一片。

他正要离开,忽然停下来,眉心间的道纹消失。

他转身朝着一个方向走去。

过了一会儿,他在山林里瞧见一座寺庙,这一带的树木高大,若是从树林上空飞过,很难发现这座寺庙。

姜长生径直走入寺庙内。

这座庙不大,更像是庭院,有四间房屋、一座大堂。

他来到大堂前,瞧见一名老僧背对着他敲打木鱼念经。

姜长生看向他面前的佛像,这座佛像并非慈眉善目,更像是正在降妖伏魔的罗汉,怒目而视,身躯魁梧,左手握着一个碗,右手握着一把斧头,极为怪异。

“施主前来,可有疑惑要解答?”

老僧背对着姜长生,漫不经心的问道。

姜长生笑道:“你们这座小庙还接待香客吗,可方圆三千里内,难见人迹,平日里怎能有人来烧香?”

他之所以被此地吸引,是因为这老僧的功力。

乾坤境!

简直不可思议,大景内竟藏着高手,昔日大乘龙楼要是知晓,岂不是吓死?

或许此人是最近数十年才来到大景。

如今,也就只有乾坤境以及洞天境的高手能吸引姜长生都注意,他刚才还算了一下,这家伙的身价相当于一万五千香火值。

老僧停止敲木鱼,缓缓站起身来,开口道:“原来是道祖前来,贫僧倒是失礼了。”

他转过身来,露出一张惊悚的面容,他半张脸被烧烂,连眼珠子都快掉下来,另外半张脸看起来十分沧桑,像六七十岁的老人。

姜长生并没有被老僧的脸吓到,因为他的神念早已探到。

他平静问道:“你怎知我是道祖?”

老僧回答道:“阿弥陀佛,大景乃气运之朝,但你身上没有一丝气运,除了那神秘的道祖,贫僧想不到第二人。”

第139章 洪玄灭,新皇立

“那我为何不能是其他王朝之人?”

姜长生盯着老僧问道,这位老僧躲在深山里必然有原因,他不得不询问一番。

老僧摇头道:“贫僧相信自己的直觉。”

姜长生笑问道:“不知大师是何来历,为何在如此深山里立寺庙?”

老僧叹了一口气,道:“阿弥陀佛,贫僧自天海而来,躲在这里,实属无奈,一是躲避天海的追杀,二是借道祖之威风,贫僧怕去人多之地容易引来祸端,倒不如躲在山里养伤,平日里为妖兽、邪祟念经,去除它们的邪性。”

天海?

姜长生眯眼问道:“为何要追杀你?”

“贫僧的门派得至宝,惹人嫉妒,奈何没有洞天境撑腰,遭遇屠杀,门派覆灭,只有贫僧一人逃出来。”老僧伤感的说道。

他跟着道:“若是道祖不愿贫僧待在大景,贫僧愿离去,若是道祖愿收留贫僧,贫僧愿将至宝献出来,但如此至宝容易给大景引来麻烦。”

姜长生饶有兴趣的问道:“能让我瞧瞧是什么至宝吗?”

老僧当即从袖中掏出一颗珠子,此珠有婴儿拳头大小,呈深绿色,又隐隐透着红光,他介绍道:“此乃聚妖珠,乃是上古妖皇的妖力所化,可聚集天下妖物为自己所用,可一旦使用,必定有异象,所以很容易暴露,平时即便不使用聚妖珠,也容易引来妖物。”

姜长生抬手,隔空一招,将聚妖珠收入手中,用神念探查。

面对姜长生的强夺,老僧并不惊慌,很是平静。

姜长生发现此珠乃确实是强大妖力所凝聚,无比浩瀚,里面还藏着一丝妖兽残魂,正处于沉睡中,此魂魄无比虚弱,很难苏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