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刚成仙神,子孙求我出山 第509节(1 / 2)

加入书签

不可能,天之上的存在都志在永生!

如若不是,莫非道祖与阴阳之神一样,是武道大劫所孕育?

他越发觉得是后者,他心里陷入前所未有的自责,此战之前,他利用道祖开启了万道之世,让武道众生接受了仙道的存在,现在他被镇压,武道如何面对仙道?

彼岸武祖心乱如麻。

就在这时,他瞧见一道金光,下意识抬头看去,正好瞧见一只金色竖眼在天际上。

目光一对撞,彼岸武祖瞬间陷入恍惚之中。

彼岸武祖的记忆是姜长生遇到过最庞大的,不过他已经今非昔比,他迅速寻找彼岸武祖回归神武界之前的经历。

很快,他就看到了通幽之海。

在无尽虚空的深处,有一片青色海洋躺在黑暗虚空之中,无边无际,在青色海洋边缘有一尊巨大的石门,石门前有一道身影在打坐,这是一名身穿残破战甲的男子,披头散发,一只眼皮明显下陷,没有眼球。

莫非就是天机玄老所说的九大守卫?

石门亮起强光,彼岸武祖从门内凭空走出。

果然,彼岸武祖是从通幽之海来的。

姜长生当即将彼岸武祖的记忆往前推进,画面一晃,他跟随着彼岸武祖来到一片黑暗天地之中。

天穹漆黑,大地苍茫,满山遍野不见绿色。

彼岸武祖行走在这片大地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

这里就是通幽之海的另一端?

姜长生这般想着,他继续探索记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方才知晓这片天地只是通幽之海内的大天地,是通往另一端的道路,那片由天追逐、争斗的神秘领域。

不过当姜长生快要追寻到那片领域时,彼岸武祖的记忆突然中断,再一晃,便是很久以前,彼岸武祖刚成就天,跨过通幽天地,即将进入另一端前的场景。

无论他如何试探,就是无法捕捉到通幽之海另一端的记忆。

第491章 天皇地皇,不速之客

彼岸武祖的记忆里虽没有通幽之海,却让姜长生大开眼界,神武界在无尽虚空内有诸多据点,在外闭关的强者更是数不胜数,倘若武道真的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光是无尽虚空内的武道力量都能爆发出超出姜长生预想的实力。

另外,彼岸武祖已经向通幽之海传信,邀请神武界的天回归,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消息。

接下来一整个月,姜长生都沉浸于彼岸武祖的记忆里,从古至今,进入通幽之海的武者光是彼岸武祖的认知便超过千位,全都是各个时代的天纵之才,这还是彼岸武祖见识到的,武道何其漫长,难以估测有多少强者赶赴通幽之海。

那些前往通幽之海的强者会不会在内虚空繁衍生息?

他觉得极有可能。

或许未来天庭飞升的地方就是内虚空!

姜长生也了解到彼岸武祖与魂骸大帝的过往,彼岸武祖确实欺骗了魂骸大帝,但也是他庇护了血域三大帝,否则神武界能轻松镇压血域,更何况,血域本身就是神武界的棋子。

彼岸武祖这一生,有过罪孽,有过龌龊,但他确实也心系苍生,一直在为太平而努力,提拔天地笑,便是为了融合各方大道,减少矛盾。

越看下去,姜长生越觉得杀了彼岸武祖挺可惜的。

说起来,两人并没有仇恨,甚至彼此有些惺惺相惜,奈何大道之争就是这么残酷,注定为敌。

姜长生睁开眼睛,望着手中的紫金葫芦,迟迟没有下杀手。

白岐凑过来,好奇问道:“主人,这里面关着谁?”

之前姜长生消失,虽然很快回来,但还是引起她的注意,估计又有敌人来袭。

能招惹道祖的存在,定然是无尽虚空之中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一名明知不可为却执意而为的人。”

姜长生用感慨的语气说道,说的不是他与彼岸武祖的实力差距,而是武道命数。

彼岸武祖早已知晓武道即将迎来终点,却仍要从内虚空回来,只因他生于武道,不想武道走向末路。

白岐听不懂,这样的人是谁?

好吧,她对无尽虚空万古巨头的认识极少,不只是她,昆仑界众生皆是如此,强若天帝,也没有亲自见过万古巨头。

彼岸武祖被镇压的消息并没有第一时间传开,毕竟他乃神武界的最高掌权者,没有人能掌控他的去向,就算他被杀了,神武界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知晓,像武玉那样的玩意,都是长辈留给晚辈用的。

彼岸武祖没有回去下命令,神武界自然按兵不动,不敢对昆仑界有任何举动,即便看到天界计划会威胁到自己,他们也只能等待。

当天庭在推进天界计划时,人间的封神大战迎来终章,天景与大洪即将开展最终决战,双方进行君子约定,于两界山前的平原展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决战,投入的兵力前所未有,一战定胜负。

封神大战持续这么多年,双方的将士、百姓都已经厌倦,天庭承诺,无论谁输谁赢,双方都将获得大量封神名额,而宣道天子与大洪天子都将位列三皇,区别在于谁为天皇,谁为地皇。

有天庭牵头,这场封神大战自然没有那么血海深仇,双方都在期待人族统一。

大战开启!

双方投入超过百亿数的武者、修仙者,每一位参战士兵都具备飞行能力,将士更是有开山河的伟力,真正的凡夫只能在后面押送粮草、抬送伤兵。

这一战惊动整个昆仑界,那一股股强大气息引发天象,就连天庭的仙神也在观战。

宣道天子携日月乾坤剑阵大战洪麟,洪麟虽无至宝,但他将肉身炼制成当世一流的至宝,两人之战可谓是惊天动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