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病弱白月光揣崽跑了 第67节(2 / 2)

加入书签

秋寒云:宝刀发烧友。

-------

暧昧期最有意思了~接下来就是解决秋寒云的事啦~

采取网络上一种说法,一个小周天就是内力在经脉中运转一圈的意思,大约需要二十分钟,但苗总经脉比较窄,需要时间更长。

第64章 六4陷阱

又是一天巳时初, 秋寒云如约来到若锦客栈的大堂,这次他没有上楼,而是让店伙计去给苗笙送口信,自己在楼下等。

片刻后, 苗笙带着平小红从楼上下来, 热情地跟他打招呼:“秋郎中, 让你久等了。”

秋寒云连忙起身,行礼道:“不久不久,我也刚来,我们现在出发?”他往楼梯上看了一眼,“为何不见游公子?”

“他身体还没有恢复, 我又急于寻亲,这次只能不带他去了。”苗笙无奈道, 指了指身边的平小红, “这位是我们的保镖,由她跟着我就是了。”

平小红抱拳道:“秋郎中好。”

秋寒云连忙道:“上次在苗家庄见过这位女侠。既然如此,事不宜迟, 咱们赶快上路吧。”

平小红去后院给落梅套上马车, 秋寒云与苗笙上了车, 一路往城西奔去。

车厢狭窄,两人相对而坐, 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 不说话似乎显得很尴尬, 可是要说话, 确实也没什么好说的。

大眼瞪小眼了一会儿,苗笙先开了口:“不知道秋郎中还记不记得小时候的事?对苗砚一家有多少记忆?”

“抱歉, 那时候我整日被家人关在家中学习医术,很少出门,其实对于左邻右舍只有模糊的记忆。”秋寒云笑笑,“苗公子千万别报太大希望,免得会失望。”

苗笙点点头,神态随和:“这是自然,寻亲不易,我早已调整好心态去面对——看来郎中家人对你管束很严?”

“是我从小体弱多病,家人不放心我罢了。”秋寒云淡淡笑笑,“只可惜我素来不喜与人交往,之后便转做了兽医,小动物们没有人类那般污浊心思,更纯净些。”

他满脸厌世之色,这话说得倒不似作伪。

苗笙好奇问道:“恕在下冒昧,见你医馆中只有你一人居住,双亲是否……”

“我打小没见过父母,是外祖父将我带大的,他老人家现在岁数大了,身体不好,只想远离尘世,便搬入山中隐居,我隔上十天半个月便会去探望他。”秋寒云倒是毫不介意地有问有答,只是这回答似乎跟唤笙楼的调查不尽相符。

若是他去山中探望外祖父,又为何家中会有两人生活的痕迹?看来这位外祖父并非从不下山。

“苗公子,抱歉,昨夜我研药至深夜,睡得太少,现在有些瞌睡,若是不介意的话,我想在车上睡会儿。”秋寒云请求道。

苗笙立刻道:“当然不介意,郎中自便。我也有些犯困,那便各睡各的吧,等我们睡醒,应该就能抵达目的地了。”

他还掏出一条黑色布巾挡住眼,解释是为了挡光,靠在车厢壁上不动了,实际是在默默观察对面的秋寒云。

这位郎中睡没睡着不太清楚,但呼吸确实是变得绵长缓慢,一直到了城西郊外才缓缓醒过来,给驾车的平小红指路,拐进了一条乡村小路。

这村子比上次去的苗家村可差远了,看上去荒山野岭的,不见有几户人家,每户之间挨得还贼远,扯着嗓子喊都不见得能听见的那种。

村路就是土路,没有铺石板,要不是秃秃的一小条还能看作是路,真跟野地没有区别。

“条件这么差,苗砚为什么要搬回这里养老?进出城一趟都不方便。”苗笙撩着窗帘向外看着。

秋寒云摇摇头:“不太清楚,可能人上了年纪,就想离群索居,每日生活所需的也不多,一次性采买够了,要吃的菜也可以自己栽种,想必进城的次数也不需要太多。”

“就跟郎中您的外祖父似的,是吗?”苗笙意味深长地问。

秋寒云怔了怔,随即笑道:“是啊,或许等我老了,也找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生活。”

“对了,郎中此前说过小时候本想习武,可家人不许,是不是就是这位外祖父?”苗笙突然不太礼貌地问道,“其实幼时体弱多病,大人们都会让孩子去习武,先强身健体再说,为何他老人家反其道而行之?上次我见郎中对我兄弟那把刀喜欢得很,应当也是很想习武的,是不是?”

听闻这话,秋寒云久久不语,马车缓缓走在山路上,车轴发出隐约的“吱哟”声,把这车中的沉默衬托得越发明显。

苗笙一直盯着他低垂的眼睛,似乎丝毫不觉得自己的问话有什么不妥。

秋寒云尴尬地笑了笑:“比起第一次见时,苗公子言语犀利了许多。”

“的确是郎中让我太好奇了。”苗笙淡淡道,“若是我兄弟在该多好,听说他那把刀还有些故事,郎中一定会感兴趣。”

“苗公子跟我讲讲也好啊。”

“可惜,我对刀枪剑戟这些不感兴趣,他讲给我听时我都不想听,完全不知情。”

秋寒云脸上表情依旧十分平静,莞尔道:“无妨,等我们回去时,若是游公子身体安好,我再问不迟。”他撩开窗帘看了看外边,大声道,“女侠,前边树林尽头右转,看到一处农家小院便是。”

平小红应道:“好,知道了。”

苗笙脸上的笑意也都尽数散去:“秋郎中也是第一次来,竟对这里如此熟悉。”

“这里拢共没有几户人家,上次别人说了,我就清楚记下了。”秋寒云仍是面不改色。

事已至此,苗笙便没再言语,面无表情地看着车窗外的风景,果然很快便看到树林尽头有一个小院。

这里地广人稀,院子也就很大,中间三四间茅草屋,院中泥土不是很平整,像是刚被翻整过。与其他农家院不同,这里显得十分安静,不仅没有饲养鸡鸭鹅,连看门的狗都不见一只。

“看起来不像有人住的样子。”马车停在院门口,苗笙下车后,打量了一圈,做出如此评价。

秋寒云似乎注意到了问题所在,脸上微微露出好奇之色:“或许是苗老先生喜欢安静?我们进去看看便知。”他主动拍了拍院门门板,大声道,“请问,是苗砚老先生的家吗?”

茅草屋里没有任何动静,严格来说,这里除了秋风吹动树叶传来的沙沙声,当真是静得瘆人。

院门开着,秋寒云便推门进去,回头招呼苗笙:“苗公子,先进来再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