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病弱白月光揣崽跑了 第85节(1 / 2)

加入书签

“没问题,继续。”游萧一边应着,一边跟苗笙传音入密,“那时的宫主是申屠浔,这人与凌盟主和唐公子都颇有渊源,回头跟你私下说。”

苗笙不动声色地捏了捏他的手,表示自己知道了。

“杳溟宫的人非说我父亲偷了他们的东西,要他交出来,父亲坚称没有,并且护着我和我娘逃命。但是那些人一直不肯放过我们,将我们追杀到了山中。实在没办法,父亲断后,让母亲带着我跑,可夜里太黑,我与母亲双双滚落山崖。等我醒来的时候,身旁的母亲已经断气多时,父亲不知所踪。”

陆东篱讲述这段往事的时候,脸上肌肉微微颤抖,就像是重新变回了那个无助的十二岁男孩。

“我当时也浑身是伤,侥幸活了下来,心知肯定是母亲用她的生命护住了我。不知道杳溟宫的人走没走,但我必须要出去寻找父亲的下落,于是我用尽全力,艰难顺着山崖爬了上去,没走多远,却找到了父亲的尸体。他被人一剑穿胸,死不瞑目。”

饶是在话本里已经了解了这一部分,可是听到他讲述时,苗笙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揪心。

原本和美的家庭一夜生变,被父母用爱养大的孩子突然间失去一切,当时的陆锦,是该多么绝望和恐惧。

他突然间觉得小腹拉扯着痛了一下,立刻将手覆在那里,下意识去保护自己正在孕育中的胎儿。

游萧说过,三个多月的时候孩子已经成型,是个小小的人了。

或许这个小人儿听到别人惨痛的故事,也在害怕吧。

苗笙一直觉得无法和腹中孩子建立的情感连接,谁知在听陆东篱的故事时,意外地感受到了一股汹涌澎湃的情绪,将他与崽崽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孩子是他孕育的,当然由他来保护。

他轻轻揉了揉小腹,心里温声道:“崽崽别怕,爹爹在呢。”

--------------------

作者有话要说:

苗笙:爱我宝。

游萧:嘿嘿。

苗笙:说的不是你。

崽崽:爹爹们我长大了好多了!接下来会长得更快哦!

小唐:我来为我们家老凌说两句,其实我才是欺负人的那个。

第83章 八三胆怯

游萧的注意力全在苗笙身上, 对方一动他立刻就察觉到了,见他将手覆在小腹上,登时十分担心。

但别人应当不知他有孕之事, 因此只能用传音入密询问:“笙儿, 又腹痛了吗?”

苗笙不想打断陆东篱的讲述, 只是很轻地冲他摇了摇头, 又勾了勾唇角,以示无妨。

“……我坐在父亲身边哭得天昏地暗,不料有一只饿狼突然窜了出来,我怕它会伤害父亲的尸体, 便捡了根木棍想把它赶走, 可那毕竟是头饿狼,对眼前的食物志在必得, 而我又浑身是伤, 根本打不过它。”

“那头狼有新鲜肉吃, 自然不惦记已死去多时的,我被它一口咬在了腿上, 疼得大喊, 就在这个时候, 两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突然出现,联手赶走了饿狼, 他们就是我那两位兄长,当时他们一个叫贺北, 一个叫雁南。”

想起相遇的情景, 陆东篱眼眶发红, 睫毛微微垂下,掩饰眼中闪烁的水光。

那么浪荡不羁的人, 提起兄长时的神情就像一个失去了依靠的孩童,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脆弱和眷恋。

“话本里的开头都是真的,他们两个帮我安葬了父母,给我治伤,又给我从家里带了吃的,只时我那时惊魂未定,不肯跟他们回家。他们也没勉强,替我找了个安全的山洞,每天上山砍柴的时候来探望我。”

“大哥忠厚老实,二哥风趣幽默,有他们俩陪伴,一个多月后,我总算从家变中慢慢走了出来,答应跟他们下山去村里。谁知就是那一天,杳溟宫的人再次到附近搜查我们的踪迹,逼问每一个村民。村民们没见过我,自然无可奉告,那伙人竟然施展内力,震得全村人筋脉尽断而亡!”

“两位兄长恰好是因为去山里找我,才幸免于难,当我和他们回到村里,只看到一地尸体……”陆东篱终究没有控制住情绪,大颗眼泪滴出眼眶,“我看到他们抱着父母的尸身,伤痛欲绝,好像感觉自己的父母又死了一次……还剩下一口气的村民告诉我们,是武功高强的人对他们下的手,要找什么秘籍,我猜得出是杳溟宫的人,可我不敢说。”

“我不敢告诉两位兄长,他们的父母,还有全村无辜的人,都是因我而死。”

苗笙安抚地拍了拍他的后背:“那个时候,说出真相想必需要莫大的勇气,而且罪魁祸首并不是你,你也看开一些。”

“之前你没跟两位兄长说过为什么遭遇家变吗?他们没有把两件事联系在一起?”游萧显然想得更多。

陆东篱深深叹息:“没有,我怕说出自己有仇怨在身,他们不帮我,便只说是跟父母一起刚来这里,自己贪玩上山乱跑,父母追来后,不料遇到了劫匪,这才导致后面的悲剧。他们都是老实巴交的村民,自然不会怀疑。”

“可有时候真话若没能在最好的时机说出来,以后就没了机会。”

游萧没有再多言,只是目光显得意味深长。

“是吧,我是天生的坏胚,从小就自私自利,任性胆小。”陆东篱自嘲地笑了笑,“若不是因为我,我们三个人的命运或许都会不一样。”

大家都没吭声,尽管所有人都能理解,当时他一个十二岁的少年,若是将真相说出来,恐怕世上最后这两个对他好的人也会与他翻脸。

但也没人安慰他,毕竟这个做法确实不地道。

只是有时候,理智与感情很难统一,该做什么,和做不做得到,是两回事。

会客厅里沉默得令人窒息,只有烧着茶水的炭炉里木炭哔啵作响,反衬得这寂静更加磨人。

陆东篱似乎对这种沉默浑不在意,他像是陷入了往事的漩涡之中,失焦地看着虚空里的某一点,目光痛彻心扉,脸上依旧挂着自嘲的笑意。

一直在记录的小武停了笔,对当下这停顿有些无所适从,彷徨地看了看游萧。

“后来呢?就像话本里写的那样,你们三人改名换姓,去平江门拜师学艺了?”游萧无意拖延时间,免得一会儿耽误笙儿吃晚饭,于是便开口问道。

陆东篱轻轻点了点头,再开口时居然一下子没能发出声音,干咳了一声才声音低哑地说:“对,我当时安慰他俩,说不如去拜师学功夫,回头为全村人报仇雪恨,两位兄长当时悲愤交加,自然没有二话,便同我一起去了平江门。”

“二十多年前,平江门还是个不小的门派,想拜师并不简单,除了身体条件要好之外,还得准备束脩。我们三个穷孩子根本没有钱,流浪儿似地一路走到万山府,连衣服都是破烂的。为了凑钱,两位兄长去了酒楼干杂活,他们说我身体还没恢复,就让我待在栖身的破庙里。”

“俩人什么脏活累活都肯干,熬了三个月,省吃俭用,攒下了五两银子,瘦得脱了相。好在我们最终成功拜师入门,成了平江门的弟子,之后十年过得平静顺遂,两位兄长勤奋又能吃苦,功夫进境都很快,是平江门叫得出名的弟子,而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