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返84:从收破烂开始致富 第113节(1 / 2)

加入书签

想了好大一会儿还是没有头绪,沈林干脆放弃了,他觉得这可能是自己后世的时候,在电视机中见到的人。

就在沈林站起来准备给自己再倒杯水的时候,一道亮光,突然出现在了沈林的心头。

这个人不是去找罗教授的时候,在罗教授房间里和罗教授谈话的那个人么?自己当时,因为要找罗教授打官司,所以和这个人也就是点了点头。

他一直坐在那里,听着自己和罗教授的话,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但是罗教授对他,却也很尊重。

甚至在几次的谈话中,还认真征求过这个人的意见。

他就是现在市里的大领导,这……这也有点太巧了吧。

虽然想到了在哪里见过这个人,但是沈林并没有去找人家的意思,毕竟现在,他的实力还太低,现在过去认识,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也就在沈林心有感触的时候,鲁小荣却被母亲一个电话叫到了家里。

自从沈林和陈红英的关系缓和之后,鲁小荣回娘家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了。虽然赵红莲这个婆婆很不错的,按时陈红英毕竟是鲁小荣的亲妈。

有些话,还是和亲妈说的随意。

“妈,您找我啥事啊?”鲁小荣已经有些显怀,走路也没有以前利索了。

不过当她推开门的时候,就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穿着一身墨绿色西装,梳着中分发型,戴着金丝眼镜的男子,正在大口的吃苹果。

“哈哈,姑,这个苹果挺甜的,比我上一次去西岭那边亲自摘的也丝毫不差哟。”

男子在看到鲁小荣之后,就笑着道:“小荣妹妹,有些天不见,你都快当孩子他妈了,哈哈哈……”

听着招呼,鲁小荣这才认出来这是大舅家的大表哥陈勇革,在母亲眼中,最有能耐的娘家人。也是母亲陈红英的骄傲,她小时候,母亲一说起这个表哥,那是满脸带笑的。

只不过,鲁小荣一直不喜欢这个表哥,她觉得,这个表哥油头粉面,不让人待见,而且说话的语气太浮夸。

“表哥,你怎么来了?”虽然内心里不太喜欢这个表哥,但是母亲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陈勇革哈哈一笑道:“我调到咱们这里工作了。”

说话间,陈勇革就拿出了一张名片递了过来,就见上面赫然写着市外贸公司一科科长陈勇革。

虽然鲁小荣的见识,随着不断的学习增加了不少,但是对于手里拿名片的,而且还是市里大公司的科长,鲁小荣的心中,还是生出了一丝敬畏。

“表哥你可真厉害,这才工作几年,你都当上科长了。”

鲁小荣的话,让陈红英眉开眼笑,娘家的侄子,在她的眼中,那就是她的脸面。

“小荣,你表哥能干,又不是一天两天了,当初你表哥才上初中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他是我们陈家的顶梁柱,将来是要光宗耀祖的!”

陈红英说到这里,笑得越发欢快:“以后啊,你有什么不懂的,就多问问你表哥。”

“对了,你给沈林说,他以后遇到的事情更多,外人不好开口,勇革是自己人,该请教就请教。”

陈勇革谦虚了几句,又问了一番鲁小荣的工作,等陈红英将饭端上来的时候,他才郑重的道:“姑,我这一次来,除了看望姑姑,还有一件事,想要麻烦一下。”

第183章 亲不亲,娘家人

“勇革,你看你这孩子,你这话说的多见外,你这明摆着没把你姑当亲人哪!”陈红英对于亲侄子的客气,一下子就急了。

在陈红英看来,这个有出息的娘家侄子,简直就是她陈家的心尖尖儿,说不定什么时候,她陈红英还要指望着这个娘家侄子呢!

咋的,有什么事儿找到老姑门上来,那不是很正常的嘛,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

她就想要告诉她的亲侄子,老姑坚决支持你!

鲁小荣听着母亲的表态,不由得皱了一下眉,这些天跟着沈林,鲁小荣并非什么都不懂。

特别是她的三体写出来,鲁小荣觉得自己有不小的提升,因此,对于母亲不问青红皂白,就大包大揽,心里有些不快。

这个表哥是该帮,但是你总得弄清楚是个什么事儿吧!

“到底还是姑姑疼我!”陈勇革笑了笑道:“姑,您也知道,我现在是市外贸公司的科长。”

“昨天,我们经理给我介绍了一条路子,就是用内部价,进一批钢材。只要一转手,就能够获利一倍。”

说到这里,陈勇革带着一丝矜持道:“这么好的机会,我怎么能错过?所以就参与了一股。”

陈红英自然知道内部价是什么意思,听娘家侄子这么一说,顿时就一拍大腿道:“哎呀,这可是好机会啊,勇革你以后有这样的机会,一定要记得关照一下你姑和你姑父。”

“我们虽然没有太多的积蓄,但是总归还是攒了一些钱的。”

“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与其让外人跟着你发财,还不如让我们这些亲戚来呢!”

鲁小荣默不作声,虽然她天天跟着沈林,但是对于做生意,她并没有太多的了解。

不过她也听说过内部价,毕竟在厂子里,流传最广的,就是谁谁谁拿到了内部价,一转手就挣了几千元的传说。

现在自己的表哥弄到内部价,这并没有太大的意外。

“姑,这是好事,那肯定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陈勇革神神秘秘的压低了声音道:“我们经理之所以给我这个机会,那也是酬谢我鞍前马后,给他效力了。”

“勇革,人家处处都想着你,你要千万得好好干,要不,对不住人家这么照顾你。”

“我们老陈家的人,可不兴忘恩负义。”

“姑,我的脾气您还不知道吗?我就是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人。”

“谁要是对咱好,那咱就掏心窝子地对别人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