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流放后我帮夫君金榜题名 第10节(1 / 2)

加入书签

好在姜婉宁偶尔在村中行走,也曾于村里人交谈一二,再结合着大夫的诊断,大概也猜出几分。

“据村里的人说,你这病是打娘胎里带出来的,自你小时候便是体弱多病,长大后不仅没好,稍微有个头疼脑热,都能发展成重症,按着大夫的说法,这就是富贵病,只要好生养着,轻易要不了命。”

但显然,一个普通农家,根本没法长期供应汤药。

姜婉宁顿了顿,又道:“这两年你的身子越发不好了,连着学堂也去不成,年初村里来了个老道士,算出你命中注定有一截,要娶亲冲喜才有两分生机,家里商量过,便想试上一试。”

说完,姜婉宁垂下头,碎发在她脸上打下一片阴影,顺带着藏住所有表情。

陆尚沉默片刻,又问了问之前常有的症状。

姜婉宁说:“就是很常见的咳嗽发热,有时还会出现胸闷憋气,四肢无力也是常有的。”

陆尚不知道大夫的诊断是不是准确,但对于老道士娶妻冲喜的说法,实在嗤之以鼻。

当着姜婉宁的面,他不好露出心底的轻蔑,只是慢慢敲打着床铺,思考着如何改变体弱之症。

他记得曾经有个合作伙伴,家里的小女儿也是身子不好,后来找了个老中医,专门开了药方,又为她设计了一套练体术,早晚练上半个小时,只用了两年多,她的体质就改善不少。

陆尚不晓得药方,却有幸见过那套练体术。

他抬头望着姜婉宁,在她细瘦的身躯上打量许久,一锤定音道:“明天起你同我一起锻炼。”

“阿哈?”姜婉宁呆住了。

陆尚却不欲多做解释,只说:“等明天你就知道了。”

“……好吧。”

说完体质,陆尚少不得为全家都在意的科考上两分心,听他问及书本,姜婉宁忙去墙角的柜子里把书册翻出来。

本以为陆尚是要温书的,哪料他才打开书页,没过几息就合上了。

陆尚面色复杂,把书倒着摊开在姜婉宁面前,问道:“你可识得上面的字?”

姜婉宁不明白他的意思,犹犹豫豫好半天,才轻轻点了点头。

“认识啊……”陆尚又看了书册一眼,对于书册上笔画复杂的字体,仍是识不出一个。

好在——

没事没事,他虽不识字,阿宁还是认得的。

陆尚无比庆幸,望着姜婉宁的眼睛中都添了几分感激。

要不然他可不知道如何跟陆家人解释,原本能称一句天才的秀才公,怎变成了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

陆尚有心识字,可也不知是被病症拖累的,还是他本身就心有抗拒,翻开书本才看几眼,就觉得头晕眼花,学不下去一点。

他从不是个会委屈自己的,只好把书本塞到枕头底下,搓了搓手,复把姜婉宁叫来身边。

“你坐你坐。”想到这不仅是他名义上的妻子,更是他未来的老师,陆尚对姜婉宁更是看重。

“怎么?”

陆尚笑了笑,张口又将餐桌上的事提出来:“我想着,科举考试急不来,可家里的情况却是明眼可见的,与其一门心思埋头在书本里,不如……先赚些钱,把家里的条件改善一二?”

一个吃只鸡都要靠老人掏棺材本的农户,陆尚都不敢问,家里还有没有哪怕一百文的存银。

第11章

陆尚已经做好对姜婉宁百般劝服的准备了,哪想她沉思良久,竟直接点了头。

“你不反对?”对比之前餐桌上遭到的强烈反对,姜婉宁的这份淡然叫陆尚惊了。

姜婉宁敛目:“夫君既是有了主意,与其与你争论伤了和气,倒不如听一听你的意见,再说夫君想赚些钱,应该不是想了一天两天了吧? ”

陆尚根本没记住她说了什么,那一句句的话从耳中闪过,最后只剩下两个字——

夫君。

从他睁眼来到这个世界,饶是清楚自己已经成了亲,可这还是第一次,听见姜婉宁这般称呼。

陆尚也好,尚儿也罢,都没有这个称谓叫他耳鬓酥痒,仿佛心尖尖都在颤动。

陆尚缓缓吐出一口气,抬头刚想说些什么,可一看见姜婉宁,突然失了言语。

却不想,他的沉默叫姜婉宁误会了去。

姜婉宁眸色一沉,藏在身后的手指缠在一起,她尽量稳着声音说:“我之前见村里有些妇人在镇上的绣房里领针线活,临睡前做上一点,一个月也能挣十几文钱。”

“我针线活不算太好,但若只是简单打些络子,还是可以的,到时再勤快些,一个月也能挣上二三十文,也能补贴一点家用。”

“当然我知道这点钱对于家里只是杯水车薪,等我再去打听打听,看还有没有旁的赚钱门道,家里困难我是晓得的,夫君有心改善,我总会尽力。”

“夫君且宽心,家里困难,我赚钱养你便是。”

“……”陆尚目瞪口呆。

——我赚钱养你。

几个字振聋发聩,一遍又一遍地在他耳边炸响,威力可比那一两句夫君强多了。

他摸了摸自己的胸口,只觉心脏扑通扑通的,他很难说清这一刻的心情,许是熨帖,许是激动,又或者是旁的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