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流放后我帮夫君金榜题名 第36节(1 / 2)

加入书签

两个小的顿时?不敢说话了。

而他教训人,剩余几?个也不会掺和?进来自引怒火,陆奶奶最多只是说一句:“认识到错没有?还不跟你大哥大嫂道歉。”

两人对视一眼,陆耀祖大概还是不情愿,奈何陆光宗是个识时?务的,他猛地?站起来,先后冲着陆尚和?姜婉宁鞠了躬:“大哥对不起,我不该弄坏你的东西!”

“大嫂也对不起,我不该跟你顶撞!”

有了他在前示范,陆耀祖也不敢坚持了,他的态度不如陆光宗端正,又被陆尚压着重新说了一遍,这才作罢。

等姜婉宁说了“没事”,这才算过去。

而因为饭前的这个小插曲,其余人心有余悸,对陆尚说话都小心了许多,也只有桌上碗筷碰撞时?,才会发出几?分异音。

马氏把?女儿抱了出来,她挑了一个手指大的鲜虾子,嚼碎了给女儿喂了一点,又沾了点汤汁,小心点在女儿嘴里。

姜婉宁一边吃东西一边心不在焉地?看着,不小心和?小婴儿对上视线,眼睛一下子睁大了,像是被惊扰了一般。

用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后,陆老二带着板凳去村头唠闲嗑,陆显和?马氏带着女儿回了房,剩下的几?个小孩也各有各的安排。

陆尚帮着收拾完桌子,原本是要回房的,不料被陆奶奶叫住。

只见她面上隐有忧虑之色:“尚儿啊……”

“怎么了,奶奶您说。”陆尚只好坐回去。

姜婉宁往这边看了一眼,见没她什么事,便擦干净手提前回去。

只听陆奶奶问:“你今天带回来的这些菜,一定是花了不少钱吧?”

陆尚没说是也没说不是:“怎么了?”

却见陆奶奶面上的忧色更重了:“我是见你这些日子花了好多钱,奶奶不是说这不好,只是你看,你也好久没看书了吧?”

陆尚这才明白她的意思。

他想了想,选择如实相告:“奶奶,我之前就跟你们提过,兴许就不继续科考了,实在是我大病一场,看清了许多东西。”

“这科举做官自然是好,可奶奶你有没有想过,像我这般从偏僻山村里出去的秀才,哪里比得上大家族培养出来的,就算叫醒中了,也不知会被分去哪里做个小官,那可就大半辈子回不来了。”

“再?说了就依我的身子,肯定还是要花大钱养着的,就算做了官,要是做个清官,那没什么收入,早晚会因为买不到药病死在官位上,要是做个贪官,哪天被发现了,还是逃不过一死。”

“难道奶奶就想看我死吗?”

“当然不是!”陆奶奶只觉哪里不对劲,偏又寻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她被念着念着,竟有几?分被说服了。

“那你现在是……”

“我现在就是在做点小生意,想着先赚点钱,把?身子养好一点,之后要是还想科考的话,再?复习上场也不迟。”

陆尚闭眼瞎说:“这几?天我带回来的东西是花了不少钱,但也有是旁人送的,就像今天晚上的菜,那家店有求于我,才送来讨好我的。”

“这么厉害呀……可你不是才开?始做生意吗?”陆奶奶懵了。

陆尚说:“哎,这不是我有几?分做生意的天分在,像我这样简简单单就能考上秀才的,做生意肯定也不赖。”

“好了,奶奶您就别?操心了,我心里都有数。”

陆奶奶无?法:“那好吧,那你、那你可千万别?偷抢,实在挣不到钱也没事,奶奶想法子养你,你可千万不能进大牢。”

她的一番忠告叫陆尚很是受用,眼中也存了几?分暖意:“好,我都记着呢。”

“那你快去休息吧,在外面跑了一天肯定累坏了,奶奶不留你了,等明天早上啊,奶奶给你煮鸭蛋吃。”

“那感情好,奶奶明天再?去杀只鸭子吧,炖锅汤给大家都补补。”

“哎好,都听你的。”便是陆奶奶也无?法否认,自从大孙子不念书了,家里的这个生活质量啊,可是猛一下子就上去了。

就这隔三差五的荤腥,可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

陆尚把?陆奶奶送回房,这好不容易说服她,可是费了一番心思。

等他回了房间,却见姜婉宁提前准备了洗脚的热水,还有擦拭的帕子等,一应全备好在床边。

她已经洗漱好了,正跪坐在床头,手里拿了一卷不知什么书。

见陆尚回来,她抬头说:“夫君快来,泡泡脚休息一下吧。”

陆尚没有拒绝,他褪去外衫,又把?裤脚撩上去,双脚踩进热水里的那一瞬间,他很是舒坦地?呼出一口气。

一回头,只见姜婉宁已经放下了书,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

“怎、怎么了……”

姜婉宁笑:“夫君不是要跟我说镇上的房子的事嘛?”

“哦哦哦,房子啊——”陆尚想起来了。

他组织了一番语言:“我今天看了三户,都是矮子里面拔将军,在一众房子中勉强合格,但又达不到好。”

“其中一户是在棠花街后面,是户三进的院子,平日里有衙吏巡逻,治安不错,又在商街附近,要买卖些东西很是方便,但同样的,因为临近商街,平日里有些喧吵,周围的邻居也有些复杂。”

“第二户是在青园街附近,紧挨着镇上的书院,周围住着的都是本地?居民,还有一些书生,倒是清净,只是宅子有些小,只有两间屋,带一间厨房一个小院,杂物?没处放,再?就是价格偏高了点,和?前一个比起来贵了五十多两。”

姜婉宁原是对第二间起了兴趣,一听价格,瞬间歇了心思。

她问:“那最后一间呢?”

“最后一间是在县衙后面的两条街上,治安好,宅子也不小,足足四间房,另有厨房和?杂物?房,院子里还有一块菜圃。”这么听着,却是符合了两人最基本的需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