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警察陆令 第131节(1 / 2)

加入书签

游少华和陆令解释完,接着道:“东坡村的案子,要我说,没给你算200分以上,都算少了。这个案子涉及的人很多,而且涉及了几十年的问题。这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你查清了胡军牺牲的原因。这个事情,你寸功没有,但是对于我们警察本身来说,是极大的功劳。我甚至可以说,我工作这么多年,都没有办过这么漂亮的案子。你说,加分多吗?”

“行吧,别让人说我是黑幕就是了。”陆令也不说啥了,这种事总归不是他能决定的,分数给得高,也是压力,毕竟接下来还有两个月,被人反超了,那就丢人了。

如果是普普通通的第一名,被人超了,无所谓,但陆令这个情况不行。

他没有在沈州这边表现出很亮眼的东西,谁都不信服他,而他这些事,无论是卧底,还是查清了东坡村的案子,都不适合到处宣传。总之,接下来的工作,如果他被反超了,那就妥妥地会被认为是黑幕了。

按照陆令以前的性格,是不愿意争这个第一的,但现在,就不得不和燕雨对抗一下了。

挂了电话,叶文兴连忙道:“陆哥,你这也太猛了。”

“虚名不是好事,接下来的一个月,刑侦支队,不好玩了。”陆令叹了口气,“明天,咱们就提前过去看看吧,如果有什么重大案件的积案,占个先机吧。”

“行,没问题。”叶文兴点头,他虽然爱钓鱼,但是工作第一他绝对明白,他翻着榜单,皱了皱眉头,接着看了看上一次的榜单,和陆令说道,“陆哥,你看到没,上次排名91名这个哥们,这次还是91。”

“啊?这么巧?”陆令翻着看了一眼:“武玉强?这名字怎么这么眼熟?”

“前几天你们抓的那个票客……”叶文兴提醒道。

“额……”陆令点了点头,记住了这个哥们。

……

建军节这天,是周末,陆令三人早早就过来了。

第二波选择刑警,其实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一些容易侦办的积案,早就被上个月在这里的学员们给侦破了,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证据严重不足的案子。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第一个月选择去刑侦的是最多的,竞争也就更大。

当然,剩下的这些案子如果破了,分数也会有额外的加成。

刑侦大队现在没有破的案子,主要就是三起入室盗窃、一起破坏电力设施案、一起盗窃船只案、一起聚众斗殴案(知道主犯是谁,但在逃)、两起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案、一起倒卖文物案。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电信诈骗的案子,不过那些目前归反诈管,虽然刑警这里也能看到,但管辖都是反诈那边的。

这些案子,陆令一一看了一下,发现每一个都非常困难,都没有监控之类的东西,办案难度相当之大。可以这么说,只要是好办的案子,都已经被大家群策群力给处理了。

现在能等的,就是接下来一个月会发生的案件了。

陆令比较在意的,主要是盗窃船只和倒卖文物案件。

盗窃船只的案子,可以发动钓友群的资源。船可不是车子,不能随便就搁在某个胡同,肯定要放在水里。

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没有钓友不敢去的。这个案子,已经向社会面征集过线索,所以陆令可以把照片在群里分享。

至于文物案,陆令主要是觉得有意思,他没接触过。

沈州虽然不是几千年的古城,但是在历史上曾经有非常辉煌的过去。

这样的城市,在它繁华的年代,必然能吸引到大量的宝贝,这里还有故宫。所以,这里有一些文物,甚至是国家禁止的文物,就不奇怪了。

文物案,是一位老先生过来报的警。

今年春天刚刚开春的时候,有一天,老先生从大学结束了授课,骑自行车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接到一个电话,说他的学生在河边想寻死。

老先生一听,位置距离他并不远,第一时间啥也没想,就骑车赶往河边。

这位老先生在考古界算是德高望重之人,在当地享有一定的盛名,有他电话的人还是不少的,甚至不少学生都有他的电话号码。

谁知道,他到了河边,却被两名壮汉给掳走,开车带到了郊区。

本来,他以为是遇到了绑架,但是没想到是让他来鉴宝。

一件青铜器,倒是不大,也就是三十公分高,但老先生一看就知道是真货,应该是西周晚期的东西。

这些人就是找他过来判断真假,老先生人身不自由,加上他有他的傲气,不愿意说谎,就判断这个是真的。

判断完之后,对方好像有一个买家,就确定要了这个东西。

然后,他就被人开车带回去,给放了。

老先生被放之后,就报警了。

车,是套牌车,之前没有登记过的套牌车,不知道是哪里的东西,而且,车上的几处车架号全被抹掉了。车子被发现的时候,已经被开到了河里,后续也没有在车上找到什么证据。

电话号码,是非实名制登记的物联卡,现在已经停机、打不通了。

目前,所有证据基本上都是老先生的供述。虽然知道嫌疑人的电话号码,也找到了车子,但是那边的证据一点都没有找到。

老先生到底是专业,详细地说清楚了这件青铜器的情况,但没有照片、更没有其他佐证,目前就立案,在那里挂着。

这个案子是完全的无根水,老先生说,估计是买家不能判断真伪,卖家就找了他。

交易现场,所有人都戴着面具,老先生一个人的体貌特征都没有见过。

总之,案子成了彻底的僵局。线索除了这些之外,主要集中在声音领域。

这些人,卖家应该是本地人,有着沈州当地的方言,而买家,唯一说话的人,说的是普通话,听声音只有20多岁。

陆令看着这个案卷,虽然知道已经有很多人在这个案子上折戟,但他还是感兴趣。

多有意思啊!

第233章 向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