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晚唐浮生 第1233节(1 / 2)

加入书签

※※※※※※

“虽然还差几天过年,但账早就封了,算了这么些时日,你们算完了没有?”蓬莱殿内,邵树德看着赵植、储仲业二人,问道。

在座的还有数人,皆是国中有名的大商贾,如赵氏商行的领头人赵在庆、河西、关北一带最著名的豪商康勤、诸葛家的诸葛仲保、拓跋氏的拓跋矩——大部分都是第二代人了。

“陛下,今年渤海商社获利约七万缗,比去年多了一万八千。”赵植喜滋滋地说道。

赵在庆等人在一旁听了,暗中羡慕。

不愧是皇帝的钱袋子,就是能捞钱,年年稳定盈利这么多,且每年还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实在让人垂涎。

当然,他们这是思维定势了。这明明是一家股份制企业,怎么能是皇帝的钱袋子呢?

“为何多了这么多?”邵树德心中隐隐有数,但还是问道。

“一者,渤海局势日益稳定,与咱们合作的靺鞨、大族越来越多,故有所增长。”赵植说道:“二者,去年又有人捕获了一条鲸。此鲸所得尚未发卖完,一部分利润要计入明年了。臣为陛下贺,陛下御极十三年,便已天降一鲸、捕获两条鲸,此亘古未有之事也。”

又可以做不少奶罩了!邵树德心中喜悦。

“现在捕鲸的人多起来了吗?”他问道。

“多!”赵植用一种惊叹的语气说道:“那些人可真是大胆。在海上遇到鲸后,便放下小船,亡命之徒划着船靠近鲸,用强弓劲弩射之,用长矛刺之。”

这不是巴斯克人捕鲸的方式吗?邵树德也很感慨。

欧洲人最开始捕鲸时,也是这般胆大无比,划着船靠近正在嬉游的鲸,直接用长矛刺,其间之惊险,非身临其境难以想象。

不过,劲弩不是违禁品么?怎么连捕鲸的人都有?莫非是从魏博买的二手货?

“鲸可遇而不可求。”邵树德说道:“七万缗的利钱有点意外,明年能达到六万五千缗,朕便算你们过关。”

“遵旨。”赵植说道。

“那些靺鞨、女真首领,有没有劫掠你们的货物?”邵树德又问道。

“没有。”赵植答道:“他们与内务府打交道,获利良多,没有必要劫掠货物。正常做买卖,细水长流的道理,他们也懂。”

“靺鞨、女真民间有没有什么怨言?”

“暂时还没有。他们手里的货物,以前也卖不上价,现在有了内务府,日子改善了不少。纵然有人染上了酗酒的恶习,但整体对咱们还是感激居多的。”

“那就好,这个买卖看样子还能继续做下去。”邵树德欣慰地点了点头,道:“今年你们多招募一些人,尽可能从皇庄子弟中选,朕还会拨一部分经学、工学、农学、算学的学生给你们,带一带他们,让他们知道怎么运作一家商社。”

“陛下是指……”赵植有所猜测。

“没错,朕欲筹建安南商社。”邵树德说道:“现在需要储备人才,这就要靠你们了。”

“是。”这显然会增加渤海商社的成本,但赵植没法拒绝。

“诸位。”邵树德与赵植商量后,又看向赵在庆等人,问道:“当初朕让你们每家各凑一千峰骆驼、五百辆马车,准备得怎么样了?”

几人互相看了一眼,最后由赵在庆统一回道:“陛下,我等皆已备齐。且分别于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置仓,囤积粮米。”

“仓库有多大?”

“大小不一,最小的能存三万八千余斛粮,最大的近五万。”

“有心了。”邵树德赞道。

民间搞这么大的仓库,确实相当不容易,同时也可看出这几家确实实力雄厚,一般州一级的官府还真比不过。

“朕就和你们明说了,明年必西征。”邵树德说道:“仓库未储备粮食的,抓紧采买运过去。朕知道你们为了省钱,仓库不一定全是满的,抓紧时间吧。”

“是。”四人一齐应道。

邵树德又默默盘算了一下。

一万人的部队,一个月要消耗九千斛粮食,如果算上役畜,那就要一万多了。

这几个商家提供的粮草看似不是很多,但作为官府转运之外的补充,已经相当不错了。

河西诸州,自从三年前姑臧县买了七万只羊寄养在牧场之后,各地纷纷效仿,买了不少牛羊甚至还有猪,找地方养着,充作大军过境的军需。

三年时间——邵树德给了他们三年时间,到明年就是第四年,届时如果粮草出现短缺的话,那可真要杀人了。

当然,他不认为有人敢这么做。因为这是必然要露馅的,何苦呢?

这么一算,大军从中原开进至沙州,基本等于内线行军。而且敦煌那边的仓库是最大的,大军从沙州出发前往伊州时,粮草也没有问题。

从伊州再往西,路途就很遥远了,运输成本也将极为高昂,且无法像河西走廊沿途各点一样,将成本分摊到过去三年之中。

打一个高昌回鹘,粮草、物资囤积了三四年,可真够蛋疼的。

这就像那啥,前戏两小时,结束两分钟——希望能两分钟结束吧。

第070章 勾当军国

建极十四年(914)的正月没啥可赘述的,一如过去十多年。

局部地区有战事,百姓生活艰难。

局部地区的战乱刚刚平息,百姓缓过了一口气。

大部分地区处于和平状态,百姓不用和兵灾作伴,最主要的斗争对象是越来越寒冷的冬季——这催生了煤炭市场的日益繁荣,以及蜂窝煤的日渐普及。

四面八方的使者汇聚长安,在这个政治中心里表达着自己的祝贺与忠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