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第40节(1 / 2)

加入书签

萧瑜问:“怎么讲?”

陆荆说:“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功利,对我来说,有共同目标、步调一致、有默契、互有助力的另一半,会比以感情为基础的伴侣更牢靠。大家共进退,有问题一起解决,在这种时候能力是最重要的,感情反而派不上用场。再说感情会变淡,能力却不会。”

这要是换做大学时,萧瑜一定会怼他两句,但她现在却说:“你这是找合伙人啊,不过也有几分道理。”

陆荆又道:“能力不能太过悬殊,不然出了事,一定会有一方变成累赘,另一方负重前行。时间长了就该成怨偶了。”

两人边说边走进酒店,穿过大堂来到电梯间。

陆荆看着电梯门上反射出来的人影,突然说了句:“听说周总可能会从项目中撤出去,会有新的老板空降。”

萧瑜目光移动,瞥了他一眼又挪开:“你想说什么?”

电梯来了,两人一前一后走进去,各自靠着一边电梯墙,对视着。

陆荆的神色很淡,但他的眼神却说明一切。

而接下来这句话,才是他今晚真正想表达的:“你就当我多嘴——不要因为感情做错决定,因小失大。不值得。”

第36章 当我开始爱自己

从电梯出来,穿过长走廊,中间还要拐两次,直到来到房门前,总共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萧瑜问陆荆:“为什么你会觉得我做错决定,你又怎么判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陆荆回答:“我说的对错太狭隘,只是通过眼下的得失来划分。我不是觉得你一定会做错,而是担心。”

陆荆的解释尚算过得去,情绪也是温和的。

或许他以为萧瑜已经动怒,所以表现出退让。

事实上萧瑜没有生气,她只是好奇:“在你看来,如果我因为个人情感而失去这份工作,就是因小失大,对吗?”

陆荆站住脚,维持着笑容,却没回答。

萧瑜替他说下去:“因为这份工作是得来不易的,我离开这里,未必还能找到这样好的职位,享受这么好的待遇,连好不容易混出一点人缘的人际关系也要从头开始。”

最主要的是,因为情绪和情感上的价值,而失去物质上的保障,这是非常愚蠢的行为。人要先吃饱喝足,才有多余的经历去追求精神世界。

富家女更在意情绪价值,因为她不用为物质发愁。萧瑜不是富家女,工作和金钱是她目前人生的第一顺位。

试想一下,如果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小白领,就算再会打扮也会被有社会经历的人一眼识破,那么当她遇到周越这样的富家子时,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现实就是,富家子会拿这样的小白领当解闷儿的玩具。

至于周越,他不是那种随手捡玩具的人,所以他也不会多看她一眼,他的视野中只有同圈层、同等能力的人。

反过来也是一样,萧瑜也不会认为自己会向下社交,尤其是感情。

前几任男友虽然出身都不高,但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他们努力、上进、现实,必要时刻会使手段。那种找个踏踏实实的老实人过日子的想法,已经离她很远很远了。

萧瑜忽然有了和陆荆探讨的兴致:“按照你的说法,那样选择的确太傻了。但站在我的角度,我一定是得到更好的东西,才会选择放弃眼前。你不是我,不要替我下判断。”

“的确。”陆荆笑着承认,随即问,“你说的更好的东西是什么?”

萧瑜没接茬儿。

陆荆开始举例子:“稳定的物质生活、金钱补偿、圈层越级?”

萧瑜:“你不如明说,我是被包养好了。”

陆荆:“我没有贬低的意思,这是在我的理解中可能性最大的结果。”

陆荆话落,拿出房卡开门:“要不要进来聊?”

萧瑜看了下走廊两边,的确这里人来人往。

她跟着陆荆进门,陆荆洗了手之后先去煮水,又从茶盘中拿出红茶包放到杯子里。

萧瑜看着他的动作,靠着旁边问:“如果你有机会越级圈层,以入赘的方式,起码少奋斗二三十年,你会怎么选?”

陆荆说:“少奋斗二三十年原本就是个伪命题。按照现在的发展来看,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你现在看是二十年,事实上可能是二百年。就算没有选择那条捷径,多给你二十年的寿命,二十年后你就真的能达到捷径另一端的高度吗?别傻了,那个世界的资源早就被垄断了,没有入场资格,就只能一辈子在门外徘徊。”

直到这番话落地,陆荆才看向萧瑜,笑道:“再回答你刚才的问题,我一定会选择捷径。”

萧瑜看着他的眼睛,问:“你很坦然,也不觉得这丢人。”

陆荆:“丢了什么人?背后那些指指点点是因为嫉妒,声讨谩骂越激烈,红眼病越严重。”

萧瑜:“既然如此,为什么刚才你用那种眼神看我,还暗示我,如果我选了这条路就是错的?你这是搞双标。”

“是。”陆荆点头,“因为我是男人,你是女人。”

萧瑜瞬间升起一些逆反的情绪,但她没有发作,只在表情中流露少许。

她很快就将那些情绪管理好,问:“性别歧视?”

热水煮好了,陆荆将热水注入到杯中,同时说:“这不是我个人对你个人的看法,更不是歧视,而是一种就算你我都不承认,就算我当着你的面说得多么动听,都无法改变的事实。你接下来要面对的是社会现实,这个社会男性更有优势,更占据便利和话语权,资本和权力的性别是男。”

萧瑜看着冒着白雾的杯子,没有接话,却渐渐明白陆荆的角度。

陆荆跟着举例说:“就算你我都选择少奋斗几十年的捷径,就算大家出发点一样,之后的境遇也会不同。”

是啊,萧瑜回忆着在酒桌、饭桌上,以及一些应酬场合中看到的那些中年老板身边的年轻女伴。

他们不会娶那样的年轻女人回家,他们看上的是年轻的身体和稚嫩的灵魂,这些可以作为逗闷子的消遣。有谁会让“玩具”一起上桌吃饭,并将真实的利益分给她们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