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青莲之巅 第435节(2 / 2)

加入书签

山海珠是用土属性材料和水属性材料炼制而成,最重要的两样材料分别是夕灵晶和一元重水。

夕元晶是顶阶的土属性材料,一元重水是顶阶的水属性材料,还有不少珍稀材料,炼制出来的山海珠威力肯定不小。

王长生拿起一块深黄色的晶石,丢到半空中,黑色火焰从他手掌上飞出,包裹着黄色晶石。

没过多久,黄色晶石出现融化的迹象……

中原,大燕王朝。

大燕王朝有一百零八州,疆域辽阔。

鲁州,曲阜郡。

黄山是曲阜郡五大灵山之一,大名鼎鼎的应天书院就在黄山山顶,从半山腰直至峰顶,建有大量的楼阁宫殿。

清晨,朝阳初升。

一条青石阶梯从山脚下延伸到山顶,数百名年轻男女正顺着青石阶梯往上爬,年纪最小的有五岁,年纪最大的有八十多岁,有男有女,有的身穿简陋的粗布衣裳,有的身穿华丽的锦衣。

“应天书院招收弟子,也不知道有几人能进入书院修习。”

一名高高瘦瘦的青衫青年笑着说道。语气带着一丝羡慕。

每过十年八年,应天书院就会招收弟子,无论年龄和身份,有教无类,想要进入应天书院修习,必须要通过考核,考核很简单,从山脚下爬到山顶,听起来很简单,通过考核的人并不多。

“别人我不知道,天文贤弟有很大可能进入书院修习,他做的那首《别离》,连我爹也称赞有加,说你前途无限。”

一名身材矮胖的黄衫青年笑着说道。

一名面容白净的蓝衫儒生淡然一笑,谦虚道:“子云兄谬赞了,小弟才疏学浅,可当不起你如此称赞,令尊是曲阳县有名的大儒,能得他老人家一句赞语,小弟高兴的睡不着觉,小弟还有很多东西要跟令尊学习呢!”

蓝衫儒生不是别人,正是王天文。

中原修仙界有五大王朝,大燕王朝是传承最古老的王朝,孔圣人就是出自大燕王朝。

孔圣人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儒,有教无类就是孔圣人提出的,时光荏苒,孔圣人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不过孔圣人的门徒弟子遍布五大王朝,提起孔圣人,所有的儒门修士肃然起敬。

中原修仙界的儒门势力很强,十位修士之中就有七位修士修炼儒道功法,儒门修士讲究入世,推行王道。

和其他地方不同,中原修仙界的修仙者跟凡人混居在一起,以大燕王朝为例子。

大燕王朝的皇族周氏是最强大的修仙势力,皇族拥有无上权威,其次到王族。

镇是炼气期的修仙势力管理,县是筑基期的修仙势力管理,郡是结丹期的修仙势力管理,州是元婴期的势力管理,皇族管理一百零八州,组织严密。

大燕王朝有一皇七王的说法,皇是周姓皇族,王是异姓王,七个异姓王族都有元婴修士,这一点跟东荒大为不同。

东荒的皇帝是傀儡,所谓的皇帝和王族,都是修仙者扶持起来的傀儡,而中原修仙界的皇帝和王族,都是修仙者,拥有无上权威。

大燕王朝,不对,应该是说五大王朝文风盛行,读书人的地位很高,官吏是凡人,却可以指挥修仙者,一些官吏是修仙者,他们以为百姓谋利为己任,这种情况在东荒根本不可能出现。

因此,无论贩夫走卒,还是富商大贾,纷纷以识字为荣,他们都会送子嗣去读书,今日是应天书院招收弟子的日子,很多人来参加考核,通过考核就能进入应天书院读书。

应天书院是鲁阳王开设的书院,应天书院出过不少大儒,鲁州七成的官吏出自应天书院,不知道有多少人打破脑袋也想进入应天书院读书,特别是生活在底层的百姓,他们渴望着自己的子嗣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振兴家族。

应天书院既是书院,也是一个修仙势力,王天文想要拜入应天书院,主要是想寻找《浩然诀》的后续功法,实在不行,改修一门可以修炼到高阶的儒门功法。

第695章 上院弟子

中原修仙界对功法的控制更加严密,不止功法,其他修仙资源比如灵脉,好一点的灵脉,都在大势力手上,底层修士想要出头,必须投入大势力的怀抱。

中原修仙界的组织严密,底层修士很难出头,资源大都集中在大势力手上,中原的修仙家族更加团结,制度更加成熟。

修仙门派是东荒的掌控者,修仙世家是中原修仙界的掌控者,皇族是王朝最强大的修仙世家。

“好了,别闲聊了,太阳落山之前,要是还没能走到山顶,就进不了应天书院了,又要等十几年了。”

青衫青年大步朝着山上走去,速度极快。

王天文摇了摇头,他并不看好青衫青年,应天书院的考核没那么简单,路上肯定会遇到麻烦,一天的时间,足够他们来回数次了。

他抬步向山上走去,速度并不快。

时间一点点过去,青石阶梯仿佛无穷无尽一般,永远走不到尽头。

十几名穿着粗布衣裳的男子,大步朝着山上冲去,没过多久,前方虚空荡起一阵涟漪,他们消失不见了。

王天文并不着急,一步一步朝着山上走去,不时有人越过王天文,消失不见了,而当王天文走到他们消失的地方,什么也没有。

三个时辰过去了,他们还没有走到山顶,不少人气喘吁吁,有些人朝着身后望去,发现身后是一条长长的阶梯。

王天文不朝身后望去,一直往前走。

没有人监督,一些修仙者打起了歪主意,偷偷施展御风术,速度快了大半。

没过多久,他们也消失在虚空中,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

这个时候,王天文身边还有五十多人,有些人满头大汗,衣服都被汗水打湿了。

他们头顶着烈阳,缓步朝着山上走去。

天色慢慢暗了下来,一轮骄阳缓缓下降,他们还没有走到山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