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她的1979 第52节(1 / 2)

加入书签

邵清和望了望车窗外,说:“我该落车了。”

“就到穗城了?”陈兰君往外看,果然是穗城车站。

那几个跟随邵清和一起来的职员纷纷起身收拾东西,邵清和起身,望着陈兰君:“我会在这里待到中秋之前,希望后会有期。”

陈兰君也跟着站起来,说:“祝你一切顺利。”

目送邵清和的身影在站台上远去,火车继续前行,陈兰君收回视线,坐回原位,这时目光瞥即桌面,发现侧边竟然还放着那只万宝龙钢笔。

她借用之后,明明还给邵清和了,为何还在?陈兰君奇怪地拿起那只贵重的钢笔,却发现钢笔之下竟然压着一张名片。

上面写着一个地址,还有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后会有期”。

她将那张名片拿起,笑着摇了摇头。

这个人还真是……

她偏过头去,望向方才邵清和的位置,那人已经不在了。其他座位已换了新旅客,可他的座位还是空空荡荡,估计邵清和是特意为这两个座位买了全程票。

陈兰君一只手托腮,静静望了那座位一会儿。

火车颠簸了一下。

她回过神,继续完善方案,用邵清和的那支钢笔。

第58章

抵达家的时候, 是傍晚。

正是村办工厂下班的时间,村民们脱下工服,把裤腿卷起, 踩进田地里做农活。

陈兰君大包小包的从田埂上过,一个阿姨抬头眯了眯眼睛看是谁, 见是陈兰君,高兴地喊起来:“大学生回来了!”

庄稼人, 嗓门大, 这一声喊出来,邻近几块田地上忙碌的村民都仰起头,咧着嘴笑:

“呀,阿兰可回来了!你妈天天念呢。”

“穿的好洋气。”

“陈家真是出息了, 养了这么个好女孩。”

陈兰君笑着一一同大家打招呼:“多谢惦记, 之前请客吃饭,大家一定来。”

等回到家, 小妹陈竹君犹豫了一瞬,直到看见陈兰君将墨镜摘下来,方才欢喜地迎上去:“二姐!你这墨镜好酷哦, 我都没敢认出来。”

她一般帮忙接过行李, 一面回头喊爸妈:“二姐回来了。”

陈兰君快步上前,正要踏到台阶上时,妈妈郑梅出来, 说:“等等,你先退一退, 等一下。”

“怎么了?”陈兰君不知所以。

郑梅说:“等着, 老陈,快点把鞭炮拿出来!”

“来了——”

爸爸陈志生抱着一大卷大红鞭炮出来, 笑呵呵的,他将大红鞭炮拆开,沿着陈兰君来时的路铺展开来。

“二妹,你捂着点耳朵,有些吵。”

火柴擦燃,一触到引线,陈志生立刻放手。

伴随着白烟滚滚,鞭炮“噼里啪啦”一阵乱响,足足响了有小一分钟,整个村子都能听得到!

鞭炮迎门,这是家中有贵客或者有喜事才有的高规格待遇。

陈兰君捂着耳朵,笑了:“没必要吧。”

“怎么没必要?”郑梅挺直了腰说,“我家二妹了不起,考上大学了,我恨不得敲锣打鼓每家人都说去。”

她在陈兰君面前站定,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女儿,确认除了手臂上的几个尚未消印的蚊子包外再没伤痕,心里一口大石头方才放下了。

女行千里母担忧,她最怕陈兰君有什么万一,又或者……像大女儿陈凤君那样一去不回。

现在好了,终于平安无事的回来了。

郑梅笑着引陈兰君进去:“快来看看,你的通知书!”

从床底下拖出一口樟木箱,打开锁,又取出一个小木盒,又开锁。

“你这跟地主老财藏宝一样。”陈兰君忍不住吐槽道。

“去去去,小孩子懂什么?去上大学,全凭这张录取通知书!丢了就没了,可得好好保存着。”郑梅瞪她一眼,将小木盒打开,上面还盖了一层布!

把布揭开,终于见着真颜。

一封黄色的信封,右下角写着“明德大学”的落款。将信封拆开来,长方形的纸正面写着“录取通知书 明德大学”的字样,打开来看,内里写着:

【陈兰君同学,经c省高校招生委员会批准,录取你入明德大学 计算机科学系学习,请于一九八零年九月七日至八日,持本通知书来校报到】

右上角有数字编号,右下角则盖了两个章,一个录取专用章,一个校章。

虽然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份录取通知书实在看起来有些简陋,照片没有,身份信息也不完善——此时一代居民身份证都还没开始使用呢。但这时候的高中毕业生,瞧见这一张纸,没有不高兴的。

陈兰君用指腹轻轻去触碰那个录取章,很有些感慨:“原来这时的录取通知书长这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