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她的1979 第112节(1 / 2)

加入书签

庞小芃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兰姐……”

陈兰君无奈地一笑,展开了双臂:“好啦。”

她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温暖:“坐了这么久的车,饿了吧?走,先吃饭去。”

第142章

一到饭点, 工地旁的空地就长出许多小推车来,卖肠粉的,卖盒饭的, 卖凉茶的……各种吆喝声夹杂在一起,掺和着食客天南海北的方言, 一同沉浸在食物的香气里。

在这些小摊中,一张油腻腻的木制简易小桌旁, 陈兰君拉着庞小芃坐下, 冲老板招呼:“来两份肠粉。”

“好,先坐着,就上来。”

两份温热的肠粉,盛在撕成一半的塑料盒里, 往桌上一摆。

酱汁浇上去, 无比的熟悉。

庞小芃都有些愣住了。

陈兰君拉开一次性木筷子,蹭掉上面的毛刺, 见她没有及时来接,只是怔怔的望着,笑着说:“是不是很熟悉?说起来, 你最早跟我们学摆知青小摊的时候, 我们也是做这种肠粉呢。”

说起来还真有点怀念,虽然现在回想起来,关于知青小摊的回忆很多是辛苦的滋味, 但那时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做事的喜悦,也是真实的。

庞小芃显然也回忆起了往事, 嘴角有了微微的弧度。

“其实我刚开始, 还不小心烫了手,怕兰姐嫌弃我笨不带我, 硬是不敢说。”

虽然手背都烫红了,也只装作没事,背过身去用凉水猛冲。

陈兰君笑着说:“我倒是有点察觉,那时候想,你一定是很想跟我一起学摆摊。所以我选了你,果然没有看错。”

她伸出手,轻轻搭在庞小芃的手背上,说:“现在好了,我们的小摊到现在也算是有千万级,算大生意了。”

庞小芃淡淡地笑了一笑:“是,现在钱是赚到了,只是感觉……有些人也渐行渐远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陈兰君的语气很平静,“再说,你若是指童彤的话,她本来也不算是最早和我们一起拼搏的。说句实话,我的确更看重你。”

听见这一句话,庞小芃深深看了她一眼,很诚恳地说:“兰姐,我不在那里干了,到你这里来,好不好?”

“当然好,”陈兰君指着后面已经竣工的办公楼说,“只要你愿意,这后面的办公楼一定有你的位置。只是,你可想清楚了?”

一旦这样决定,基本上庞小芃与童彤的情谊也算划上句号。她们也是自小的交情,若不到没有办法,陈兰君并不想逼她做选择。何况,陈兰君是知道庞小芃家里的情况的,她家人更看重国企的名头,也希望她能留在当地。

庞小芃点了点头,神情很坚决:“我想清楚了,兰姐,我还是想和你干。”

话说开了,她也没有忌讳了,将自己在第四食品厂工作时的不满都说了出来。最开始双方携手更新配方、更新包装时感觉很好,但真的开始赚钱,且盈利不少之后,渐渐地工作氛围就变了。

有一部分第四食品厂的正式工,开始将事情推到临时工身上,自己乐得躲清闲,脚不踏工厂车间,反倒把办公室的门一关,打牌打一天。对待幸食记的订单态度也懒散了许多,全然有些把这订单当作以前上头下命令给计划生产时的情形,有点小误差也不当回事。

庞小芃批评了两次,人家还顶嘴,气得她立了规矩,下次再犯就扣钱。结果真的就来了第三次,并且导致一批产品不大标准,还想蒙混过关,被庞小芃查出来了,当下表示要扣钱。

“结果你猜他怎么说,”隔了好些时候,想起那时候的场景庞小芃都生气,“那个男的直接指着我的鼻子说,‘你就是资本家的走狗,周扒皮!你算什么东西!还想压榨工人阶级扣钱!’兰姐你说,这叫什么话?”

两人当即大吵一架,一直闹到童彤那里去。童彤两边和稀泥,暗地里与庞小芃说,那个男的是某某领导的亲戚,最终只是口头批评了一番了事。

庞小芃忿忿地说:“他们就是扶不起的阿斗,这才好过了,一个个就抖起来了。现在又闹出分红扣押的事,兰姐,你还是趁早跟他们散了,自己做自己的生意!”

“我会好好考虑,”陈兰君将肠粉往她那里推了推,“先吃吧,都快冷了。”

吃完饭,陈兰君领着庞小芃去新建成的员工宿舍:“这一间的朝向好,也宽敞,里面的家具虽然是二手家具,但也很新。你若不喜欢,之后我再给你换。”

“不用不用,”庞小芃说,“这就很好。”

“你先在这住着,等年过了,我和你一起去穗城。”

安顿好庞小芃,陈兰君回到父母家,一推开门,正在盯着茜茜背英文的凤君就抬起头看她:“小芃安顿好了吗?”

“嗯,”陈兰君往沙发上一坐,“她应该是铁了心要来跟我了。”

凤君让茜茜自己做功课,拉着陈兰君进了房间,问:“那么,你是怎么想的?”

这件事牵涉到的不仅仅是真金白银,更是一种试探。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这一次倘若正梅集团没有反应,那么下一次第四食品厂一定会更进一步。

陈兰君揉一揉太阳穴,问:“姐姐的意思呢?”

“要我说,该分就分。”凤君在香江待了多年,也听多了收音机里那些企业分分合合的新闻,只觉这也是常事。

陈兰君叹了一口气,往床铺上一倒,望着空白的天花板说:“和童彤闹翻了是小事,就是和第四食品厂闹翻了也没什么,最要紧的,是管第四食品厂的人。”

第四食品厂是国营厂,又因近来收益狂增,是在领导那里留了印象的。

拿这次的事来讲,陈兰君觉得,就算童彤的胆子渐渐养大了,但凭着她的性格,她昧个几十万利润就顶天了。能达到百万,那一定是背后的领导有授意。

真正的难题,是如何处置与当地政府的关系。除非正梅集团的产品以后再不卖到穗城了,否则她就一定要小心处理,不能真正的“一刀两断”。

想了一日,陈兰君跑去给老亮拜早年,顺便说一说如今的困境。

去之前,她特意把眼睛揉了揉,头发也散散披着,一副柔弱女子的样子。

因新工业区的建成,老亮的政绩有目共睹,家门也是炙手可热。好一会儿,才单独来见陈兰君。

听完之后,老亮讲:“这事确实棘手,我不建议你直接断了与穗城第四食品厂的关系。”

他怕她年轻气盛,还替她分析了几句,就是陈兰君想通的那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