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1 / 2)
——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审美低,也没有人敢说自己的审美高。
【你们这高雅的东西继续清高吧,我俗人,不懂。】
最终的妥协,便是只能归结于所谓的“喜好”。
却不愿意去讨论如何扩大眼界,提升知识思想,进而让“审美”进步,从而进一步提高精神与道德层面。
就仿佛所谓“中文系培养不出作家”这句话一般。
可以激励行业,但不能当成既定事实,不然只能反映出大众理解与真实行业存在巨大的鸿沟,当真的话,只能显的很无知。
人类的发展中,审美本就该是进化的。
现在却有倒退的趋势。
也正是因为这“鸿沟”的原因。
音乐学院逐步开设流行作曲专业。
如何以专业的素养去用最简单的方式,引导大众提升审美。
起码不要让音乐的发展与人们审美速度再一次失衡,导致鸿沟更大。
是音乐人考虑的事情。
不能“大众喜欢就好,管它是否专业”,因为大众能有喜好,却对你专业的东西不了解,也没必要了解。
所以,绝对不能用“假”东西忽悠大众,让大众觉得“这个才是正确的”。
身为音乐人的李少杰与高慧洁。
自然对这些东西更懂,也都是为之努力着。
艺术需要高度,也同样需要接地气。
所以,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队选手开始走入人民,参与进来,也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了更深更高级的“美学”。
审美很简单,无非就是与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乃至于生活环境有关。
提升审美为的也不是什么“高大上”,而是从第一感性的角度,去让人们见识更广阔的东西,进而有助于人们提升思想与价值观,人生观。
然后从中获得思想,获得力量,获得更好更棒的生活环境,去面对生活,享受生活,赞美生活,甚至是改变生活。
所以,艺术的大众化很迫切。
其实,想要“大众化”并不难。
“情绪”的共鸣。
起码,拥有扎实基础能力的唱作人,在音乐本身技术空间来说,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并不是单纯凭借歌词,或是为悲而悲的负能量。
李少杰与高慧洁对这些自然是看的很清楚。
身为优秀的音乐人,是必须要考虑这些东西的。
保证“基本专业素质”的情况下,更加贴近生活。
还能更加“新潮”,但不会“新潮”到大众难以接受。
就着这些问题,在录制的这几天,李少杰都会在录制结束的时候和高慧洁交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