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章(1 / 2)

加入书签

陆钧行又开始变得磕磕巴巴:“就、就是,就像穿睡衣这样。”

“当然不会,”林云笙脱口而出,“他又不跟你一样是直男。”

说完,林云笙自己也反应过来了,他没事跟人家小孩讲这些有的没的干嘛。

于是林云笙指了指桌面,使唤陆钧行:“把红笔拿来。”

“你要现在改吗?”陆钧行迟疑。

批改故事作业可是一项大工程,一字一句的措词都要炼过去,林云笙现在分明已经困得不行了。

“我先跟你讲个大概的框架,”林云笙一边说着,一边已经在作业纸上写写画画。

“明早我要出门,大概两个小时左右,我给你出了一份卷子,你到时候按要求作答,就当模拟考自测了。”

“好。”陆钧行抱着枕头,绕到另一边爬上床。

林云笙屈起腿,睡袍的衣摆自主滑落,堆在大腿根,他把纸垫在腿面:“我之前跟你讲过,想要让主题思想从故事里更好的体现出来,一是通过戏剧冲突,二是……”

第二天一大早,林云笙就出门了。

临走前,他递给陆钧行一本自己整理的短篇小说集。

林云笙之前说过,在文学领域内,大家一般公认,短篇小说比长篇难写。

“你可以试着将同样出彩的内容,塞进长短不一的小说篇幅里,其实能很轻易地体会到,短篇小说对于语言准确和描写精炼的要求,要远比长篇小说高得多。”

林云笙整理的这本小说集,涵盖了世界范围内,四十九位声名远扬的大作家们,最能体现自己写作手法或写作风格的短篇小说。

虽然陆钧行不可能通过仅仅几个月的训练,就完全掌握短篇写作,但林云笙觉得,他起码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由优秀作家们撰写出来的短篇小说,究竟是什么样的。

所以在将这本短篇小说集,递给陆钧行的时候,林云笙并没有框定什么硬性要求。

“有空就看,如果碰到喜欢的作者,可以在家里找找他们的书,做进一步阅读。”

在写作早期,模仿是最为便捷且高效的提升方法,而林云笙几乎是亲力亲为地帮陆钧行打通了这一条道路。

陆钧行合上短篇小说集,他给林云笙发去消息,问卡尔维诺的书放在家里的什么位置。

跟一般作家颇具深度的抑扬顿挫不同,陆钧行在林云笙选出的卡尔维诺短篇代表作《恐龙》里,读出了作者在行文间特别的深刻与轻盈,他很喜欢。

不一会儿,林云笙就发来了消息。

林.:应该在靠进投影仪的那堆书里有几本。

林.:你去找找吧,我也记不太清了,好像在比较下面。

每一次陆钧行去找书的时候,都会忍不住感慨林云笙藏书的繁多。

他随手拿起几本,简单地翻上几页,就能看见林云笙在字里行间做的笔记。

找到卡尔维诺的个人短篇小说集之后,陆钧行把地板上散乱的书籍重新整理,将它们再次有条理地高高垒起。

抬眼间,陆钧行突然撞见了一本书。

它像是被人随手塞在了角落里,但书页的侧面涂满了惹眼的黄色荧光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