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6章(2 / 2)

加入书签

陆钧行:“……”

因为受自己演员身份的影响,陆钧行之前曾经跟林云笙商量过“对外如何介绍彼此的关系”。

他是绝对不想否认的,但也清楚现在国内的这个环境并不适合高调的官宣秀恩爱。

于是最后两个人决定,既不刻意疏远彼此,也不要过分强调关系,如实地相处,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导演,过来一下。”林云笙的声音从里面的某个房间传出。

镜头前不方便喊得太亲昵,叫全名陆钧行自己又瘪着嘴满脸不乐意,林云笙现在只好这么称呼人。

被点到名的陆钧行讪讪收起手机,三步并作两步地朝林云笙走去。

卧室里,一台相机面向窗户,被三脚架置于房间中央,上面还连着一套录音的设备。

而此刻的林云笙正坐在床边,一手端着平板,一手握着电容笔,低头垂眼,用软件给房间建模。

他见陆钧行来了,便公事公办道:“你的剧本里对自然光的要求,是上午的多一点还是下午的多一点?”

“上午吧,”陆钧行会选择这个时间点来,就是想尽可能靠近影片拍摄时段,“虽然主角是中年妇女,但找到自我之后,我更倾向于用初晨的光线来做象征意。”

听罢,林云笙点了点头,又开始在平板上模拟具体环境。

作为故事开展的舞台,拍摄场景的选定是一部电影构成里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

林云笙一进房间就用相机做了广角镜头的测试,查看画面里任何可能有问题的视觉元素。

接下来就是三百六十度的全景测试,探明房间里需要避免的拍摄方向,以及能容纳多少工作人员与摄影器械。

忽然,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起。

听着熙熙攘攘的人声,陆钧行走到窗户边向外眺望,他甚至能看清放学铃响后,成群结队的小学生们涌出校门口:“这套房子离学校太近了。”

勘景除了场景本身,它周遭的环境也要被考虑进条件的优劣里。

学区房意味着车辆和行人会在早晨骤增,学生大量的进入或离开也会不间断地产生噪音。

林云笙抬起头:“那跟上套房子相比,你心里更喜欢哪一套?”

“可能还是这套吧。”陆钧行皱着眉沉吟,“上一套房子的插座太少了,而且不让动已经有的家具,感觉后期去做品牌的商业豁免会很麻烦。”

林云笙心里跟陆钧行想得差不多。

除了周边的环境让人头疼一些,这间屋子的优势也很明显:窗户够大,方便在室外拍摄室内戏,餐厅、厨房、卧室的设计也相互通气,能营造家庭里一触即发的紧张关系。

林云笙把平板递给陆钧行,让他查看自己刚刚用软件做出来的进光模拟,然后又打电话向房东询问,这套房子的燃气与水源的紧急控制开关在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