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7章(2 / 2)

加入书签

希望灰飞烟灭他却别无选择,只能踉跄着站起来,在一切期望落空之后,继续开始下一部、再下一部作品的创作。

终于,乔纳森·拉森将《吉屋出租》这部划时代的音乐剧带到了世界面前。

他将摇滚写进曲谱,打破了传统的音乐剧演唱模式;他将视角对准现实,改写了以往音乐剧僵化不变的故事主题。

这部音乐剧在首演当年以横扫之势拿下了十项重要的音乐剧大奖。

它在百老汇上的寿命长达十二年,里面的歌曲至今被无数音乐剧爱好者传唱不断。

1996年1月25日,《吉屋出租》在外百老汇首次公开演出。

而在首演当天的早上,乔纳森·拉森却因突发性主动脉肿瘤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那年乔纳森三十五岁。

距离他三十六岁的生日,仅仅只有十天。

这部电影与传统的追梦式电影不同,它并不鼓吹梦想的高贵,只是诚实地告诉你:

——在做梦的人或许会喜欢谈论热爱,但真正去追梦的人大多都逃不开恐惧。

当电影滚动起最后的演职人员表时,林云笙低头打字,然后把手机递给了自己身后的陆钧行。

[宝贝,你未来大概率会在某个时刻对自己陷入深深的怀疑,望着别人的成功开始焦虑,忍不住责怪恶劣的大环境,认识孤独、无助与不甘,然后从一场又一场的噩梦里惊醒。

不管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知道这条“电影分级制度”之路的最终归处。

但你要记得自己来时的路。]

陆钧行盯着林云笙在光影里明灭的侧脸,怔怔出神。

直到现在,陆钧行才终于反应过来从参与王卫林的综艺之初,林云笙不断跟自己强调的事情——你要找到你自己决定成为导演的原因。

与试图影响整个行业的那种“大使命”不同,在这个大任下,陆钧行太多时候都在被裹挟着往前走,找不到他自己的节奏。

陆钧行想,他是热爱电影的。

作为少数幸运的演员,陆钧行曾经享受过导演在让镜头开始和叫停之间,剧组里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就为了某个漂亮的画面,仿佛整个宇宙的奇迹都在那一瞬间都集中到了他的脸上。

陆钧行希望自己能把思想印入镜头、把电影刻成历史、把今天留给未来。

就像他遇见《女人,女人》里的那个小男孩一样,当某个缺少归属的人抬头看到那块大银幕,能第一次发出由衷地庆幸:

——“太好了,我不是孤身一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