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从剧本杀店开始 第412节(1 / 2)

加入书签

江祺最开始和冯班主签合同的时候,对戏院戏曲演员的规定是每个月必须有多少天去太平镇演npc,算出勤。

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当初定这个规矩的时候戏团都没组建完成,后来随着戏团步入正轨,汪杏花和冯灵发现演员们如果在排练和演出之余,还要去太平镇演npc工作强度就太大了。

身体的疲劳对演出是很不利的,所以戏团后来就把这个规则改了,改成没有什么演出的演员才有硬性的太平镇出场要求。像冯灵这种天天晚上唱大戏的,一个月象征性的露两次面就行。

就发现今天在化妆间里画太平镇npc的普通款妆容的戏曲演员特别多,江祺数了数,光在化妆间里化妆的就有7个,平时可没这么多人。

大家还打扮的挺精致。

江祺带着疑惑来到了汪杏花办公室。

汪杏花正在写字。

她桌上瘫着一张大白纸,她自己则拿着铅笔和直尺写写画画,江祺走进一看,发现汪杏花是在画报纸。

非常熟悉的活动,江祺小学的时候经常要参加类似的自己画报纸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一群不会画画的小朋友绞尽脑汁画报纸。江祺因为有一个从小学绘画的亲姐是班里的热门组队小朋友,每到这种活动同组的同学就会拿着零食饮料去江祺家请江冰帮忙画报纸。

有的时候如果江冰很有空闲,还会接别的小组的单。

这么想来,江冰从小升初就开始接绘画单了,怪不得现在接单接得这么溜。

不过汪杏花画的报纸和江冰当年接单时候的不同,她没有用彩铅,就是一支黑色铅笔,非常简单也非常正式。

江祺绕道汪杏花的方向,读出上面最大的四个字:“太平杂报?”

“太平镇的报纸?你要在太平镇上办报纸?”江祺顺着题目往下看,第一篇报道已经写上去了。

《何秀才三度相亲皆失败,竟是因为犯了这个错……金牌媒人王媒婆为你讲解相亲时不可或缺的三大技巧!》

江祺:……

这都什么玩意儿?

江祺细细把第一篇报道看完了,很简短,全是废话,三个技巧看上去一点屁用都没有,但是透露了何秀才三次相亲失败是事实。

别说,汪杏花的字还行,虽是手写的但看上去很像印刷出来的字体,大小都差不多,汪杏花虽然画画一般但书法还是可以的。

“怎么样?”汪杏花见江祺看完了,两眼放光地问道。

江祺接着看下一篇豆腐块,第2篇写好的标题是《豆腐西施家的豆腐不翼而飞,衙门火速缉凶,凶手居然是——》。

“我不太懂,报纸本身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这是宣传太平镇的报纸,和戏院有什么关系?”江祺觉得汪杏花应该不是那种会突然大发善心为太平镇做广告的人。

“还没写到戏院的部分。”汪杏花指了指已经画好的两块最大的板块,“这两篇稿子我已经想好了,一篇标题是《戏院生意遇冷,江家班或将解散》,另一篇标题是《为挽救生意戏院紧急推出新戏,皇女传能否成为戏院翻身新希望?》”

江祺:“你是懂宣传的。”

“剩下的板块就报道一些八卦,像是李屠户家挂的腊肉被偷,赵捕头喜得贵子,知县老爷或将微服私访,王员外家今年的早稻喜迎丰收,茶摊老板娘遇到杀猪盘之类的。”汪杏花兴冲冲继续划分板块,“这些素材我昨天晚上都已经找黄叔问好了,他那边管够!”

“我先连出四期,明天周日一期,周一一期,周二一期,周三一期,周三那期一卖正好《皇女传》首演。”

“周一的两个戏曲评论家在报纸上吵架,一个说小百灵唱得好,一个说小百灵也就那样。”

“周二战火升级,把董永,大姐,五姐,玉帝,王母还有下午茶的演员也都骂一遍。喷子要占上风,得有4篇喷的一篇骂的。”

“周三那期把重心转移到《皇女传》上,喷子大喷特喷《皇女传》,极尽诋毁之能,非常不看好。夸的要隐隐透出担忧之心,表示他虽然看好小百灵,但不看好《皇女传》的题材,觉得这个题材太过大胆可能会遇冷。”

“周四超级反转,《皇女传》首演肯定是爆满,如果到了4点票还没有卖完,麻烦江祺你花点钱请点群众演员把空位给我补齐,站票也要站满,一定要造成高朋满座的假象。”

“这样周四的报纸就可以大吹特吹《皇女传》的首演成功,好评如潮,剧情大胆创新,用辉煌的战绩狠狠的打喷子的脸!”

汪杏花表示虽然第1期报纸还没有出完,但是接下来的剧情她都已经安排好了。

江祺努力消化了一下汪杏花刚刚说的:“不愧是你。”

“是吧,多亏昨天玩具店的董店长提点我,不然我都忘了还可以小报打骂战宣传。真是脑子糊涂了,明明这个方式是我爹最常用的,好多文章都是我写的,我怎么能把这个给忘了呢!”

“董店长还提醒你这个?”江祺想了想董店长那张憨厚老实的圆脸,在心里感叹果然是真人不露相,没想到董店长的手段也这么脏。

说起这个,汪杏花顿时放下了笔,开始和江祺分享她昨天学到的知识:“昨天我不是去玩具店学习他们的卖货经验吗?董店长和我说卖周边最重要的是宣传,玩具店的玩具虽然不愁卖,但实际上有很多比较冷门的,没有怎么登场过的毛绒玩具是没有知名度的,没有知名度没有宣传那些玩具同样不好卖。”

“玩具剧场的话剧只不过是宣传的一种方式,有很多一进园就拉着父母吵着要买玩具的小孩其实是第1次来游乐园,他们从来没有看过玩具话剧,但是他们同班的同学朋友有游乐园里的玩具,有限量款,这也是宣传方式。”

“是董店长建议我们戏院不要拘泥于通过看戏的观众这一种宣传方式,就算戏院之前的生意一直很好,但是愿意走进戏院花钱看戏的还只是一小部分。有很多包厢和vip座的客人其实是办了月卡多次看戏,越到后面新关注就越少,但游乐园的游客其实每天都是不一样的。”

“会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明宣传力度不够,戏院的吸引力在下降,过了最初的新鲜劲之后,很多游客们对戏院就没有兴趣了,不愿意试着走进来。”

“如果市场只有500人,那无论我们做的有多好,都只有500个客人。可如果我们扩大市场,把市场扩成5000人,5万人,50万人,就算这么多人里面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愿意走进戏院,那最后的结果也比最初的500人要多。”

“董店长觉得我们戏院现在要做的是更广更多更好的宣传,让更多原本对戏院没有兴趣的游客对戏院提起兴趣,让他们走进来买票体验。”

汪杏花一拍巴掌,拔高声音:“董店长这番话犹如醍醐灌顶,一下就把我点醒了!”

“宣传我擅长啊!”

“我爹当年最擅长的就是搞宣传!”

“我今天早上就把任务交代下去了,让戏院的这些人去太平镇装任务npc,连环任务,一路送东西,最终任务是数清晚上大戏的七仙女一共换了多少套衣服,答对领取随机周边盲盒一份,正好把天仙配没卖完的周边库存清一清。”

“类似的任务多发布一段时间,给大家造成戏院也会有支线任务和高难度支线任务的假象,让那些探索太平镇的玩家时不时来戏院打卡探索,没准探着探着就觉得戏不错。”

“类似的宣传方法我还有好多,一个不行就换下一个,这个报纸我觉得可以一直办下去,报纸还能卖也是一笔收入。”

“5块钱一份太贵了,愿意买的人可能不多,毕竟一份就两张,再多我也编不出来。”

“一个铜板两份,再送一块桂花糕,怎么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