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从剧本杀店开始 第522节(2 / 2)

加入书签

前两天有个男的在馄饨店里还和店里的客人起了冲突,估计是打牌输了不少钱输红了眼,把人家小姑娘的馄饨撞洒了还想打人。

差点就打起来了,要不是有客人拉架还扬言要报警,还不知道会造成什么后果。

那个小姑娘是剧院的工作人员,这段时间经常过来跑腿帮剧院的演员买吃的,一个人买一大堆东西,辛苦得很。

那个该死的赌鬼连这种小姑娘都欺负,简直是丧尽天良!

“真不是人呐!”

“简直是畜生!”

围观群众义愤填膺地骂道。

觉得这个小姑娘的人设有些莫名的熟悉的江祺和冯灵:……

两人齐齐看向正在大口大口喝粥的汪杏花。

刚刚馄饨店老板说这件事的时候还往江祺这桌瞄了一眼,那个小姑娘是谁已经不言而喻了。

江祺看了看神秘店铺,看了看汪杏花,肯定地道:“你举报的。”

“对呀。”汪杏花点头,小声道,“那个狗东西撞翻我的馄饨还想不赔我钱,要不是店里有人拦着我早把他揍趴在地上了。”

“我当时本来想等他走了之后尾随他,拉到小巷子里暴打一顿的。后来想想这又不能让他赔我馄饨,那家伙兜里一分钱现金都没有,我又不知道他手机密码,没办法让他转账给我,江茶又不在,打了也没用。”

“所以我就举报了,举报不是还有奖励吗?等奖励下来了麻烦老板你帮我领一下,我在这蹲了好几天了,这几天那个狗东西都没有来,我刚刚去楼上看了一眼,发现他在才打电话举报的。”

说着,汪杏花还喜滋滋地道:“希望他们赌得大一点,这样我的奖金应该会多一点。”

“说起来我还得谢谢他,不然我都没有发现还有这种赚钱的好方法。”

第463章 巡演与艺术馆挑战赛

抓赌小插曲过去后,汪杏花就再也没有去小巷吃过东西。

看得出来,她前段时间天天往小巷里跑,以帮大家买吃的为借口,一天跑三趟,在小巷里大吃大喝,不是真心想大吃大喝的。

她就是去蹲人,人来了就举报。

当然,最后奖励是江祺帮她领的。作为一名曾经举报过人贩子和盗墓贼的优秀青年,江祺有丰富的举报完然后去警局领奖励的经验,流程之熟悉甚至超过和他对接的警员。

在得知江祺丰富的举报经历后,以为江祺只是一个单纯的正义路人的小警员瞬间对他肃然起敬,自此江祺赏金猎人的称号就在警员圈子里流传开来。

12月8日,新晋赏金猎人江祺领着一众戏团成员同方圆剧场的众人吃庆功宴。

人多,葛宏在一家大酒楼定了几个包厢,普通演员一起吃,主演和双方领导一起吃,这样吃起饭来也愉快。

寻常打工人,谁喜欢和老板一桌吃饭呐。和老板同桌,吃起饭来都不自在,再好的饭菜入口也变得寡淡无味,这点道理葛宏还是懂的。

《皇女传》的表演已经结束,但是热度依旧没有消退。

网上依旧有很多讨论的帖子,有人晒海报,有人晒戏票。有人相约去星河剧本主题乐园里抢戏票看《皇女传》,结果被知情人士透露游乐园里的戏院正在装修,预计要明年才能结束,今年别想。

还有人猜测《皇女传》风头这么盛,游乐园的老板肯定会抓紧时间搞全国巡演,话剧、舞台剧不都是这样的嘛。

然后这个全国巡演的帖子底下就吵起来了,有人说北平是首都先去北平,有人说金陵离魔都近应该先去金陵,深市的表示他们那儿的剧院也不差可以先来深市,羊城、星城、春城等一系列省会也不甘落后,一时间评论区里群英荟萃,吵得不可开交。

然后吵着吵着又歪楼了,只能说当代网友聊什么都能吵起来。

总而言之,借着《皇女传》的名气,方圆剧院这次在魔都狠狠的出了一把风头。

骂是挨了不少,但名气是真真切切地打出去了,现在不少外地人都知道魔都有这家方圆剧院,因为《皇女传》是在方圆剧院里演的。

这么热门的戏曲,独独在方圆剧院里,人们下意识就会觉得方圆剧院是魔都数一数二的大剧院,顶尖的。

这就是葛宏想要的效果。

现在再提起方圆剧院,已经没有人会说是新开的那家大剧院了。新人的标签彻底摘下,取而代之的是顶流。

托《皇女传》的福,方圆剧院里其他剧目的票最近一段时间卖得都不错,话剧和舞台剧不用说,常年销售垫底的儿童剧和木偶戏的票卖得都不错。

这大概就是广告效应的好处。

“冯老板,江老板,汪经理,这段时间的表演辛苦你们还有剧团的其他演员了。连续17场的表演能坚持下来真的很不容易,尤其是冯老板,场场状态都好。”

“多的废话我就不说了,大家都是不能喝酒的,今天我就以茶代酒先敬各位。”说着,葛宏就把杯里的热茶一口干了。

看得出来,葛宏原先没少在酒桌上混着,喝茶的动作与喝酒的动作一模一样。

戏团演员庆功宴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不用喝酒,唱戏是要靠嗓子的,嗓子就是戏曲演员们的第2条命。烟、酒、辛辣的食物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嗓子,这些戏曲演员平日里有表演的时候,吃饭的都要刻意吃清淡的,烟酒就更不可能碰了。

葛宏也不可能傻到在庆功宴上敬冯灵酒,他还想明年接着合作呢。

今天庆功宴的饭菜,普通演员那几桌的饭菜是他们自己点的,江祺、冯灵这桌的饭菜是葛宏点的。

全是冯灵爱吃的菜。

至于葛宏是怎么知道冯灵爱吃什么菜的……

葛宏只能说,他好歹也是开剧院的,冯灵在剧院里吃了十几天的饭,负责订餐的工作人员如果连观察力都没有,他也不用在这行混了。

一顿饭吃下来,宾主尽欢。

冯灵即将离开,杨朝歌和朱经理都有点不舍,尤其是朱经理。他家是戏曲世家,朱经理也是自幼学习,这十几天和冯灵的交流让朱经理觉得醍醐灌顶,虽然冯灵不太懂这些年戏曲的变迁以及部分理论知识,但她实战经验丰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