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绑定读书系统,八零炮灰一夜暴富 第17节(2 / 2)

加入书签

不知不觉间,食堂的人全部都围到了凉拌苋菜边上,大家张着嘴巴用力呼吸着,一个个眼睛发绿的盯着凉拌苋菜,好香,好想吃……

今天的早餐格外令人期待,一大盆凉拌苋菜,一大盆金黄的炒鸡蛋,配上浓稠的白粥,热腾腾的大馒头,让人一看就口齿生津,迈不动脚。

让人没想到的是……

第30章 丢人现眼

一般来说,食堂的荤菜比较金贵,炒的量要少一些,肯定不会剩下。

素菜便宜,主要费的就是些佐料,所以做的数量多,最后都能剩下点。

可是今天食堂出了件怪事,凉拌苋菜被打了个精光,炒鸡蛋还剩下了一半。

“好吃,我从来不知道苋菜能拌出这个味儿来,以后我们家就吃苋菜不吃肉了。”

“胡师傅能有这手艺?他怎么不早给大家露一手呀?”

“嘿嘿,告诉你吧,做凉拌苋菜的不是胡师傅,是新来的一个女娃。”

人们议论纷纷,每句话都像刀子一样,戳在胡师傅的肺管子上,作为一个资深的大师傅,他对自己的手艺很有信心,怎么地就突然败给了一个新来的小丫头呢?

胡师傅被臊得脸红脖子粗,他在食堂工作了二十年,还没有这么丢人过。

当天中午,胡师傅连饭都没有吃,就跑去跟领导请假,说自己家人在乡下,忙不过来,他得回家去帮忙。

他请的这个假也是有讲究的,叫做农忙假。

范科长是个人精,当然知道胡师傅是啥意思,他痛快的给胡师傅批了假,“回家去看看吧,不过食堂离不了你,三天以后你就得回来啊。”

胡师傅梗着脖子,“现在不是有小柳了吗?她饭做得比我好。”

“实话告诉你,小柳在我们这呆不长久,人家可是要出去读书的,你要是因为这个原因跟小柳置气,那就没必要了。”范科长压低了声音说道

胡师傅脸一红,明白自己是小心眼儿了,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个家他还得回。

胡师傅走了以后,把自己那口大灶,交给了他的徒弟葛三。

经历了苋菜事件,葛三也知道柳春草有真本事,他对柳春草客气起来,不管说什么都是笑脸相迎。

这并不是葛三不管有春草了,而是他准备抓住时机,一举扳倒柳春草。

柳春草的日子顺溜起来,早餐她跟葛三一人做一个菜,午餐的话,葛三炒素蔬菜,她做荤菜,倒是也配合的天衣无缝。

读书多了,赚钱的速度也快了,来到招待所的第二天,刚好是周末,柳春草跑了趟供销社,把小羊皮鞋买了下来。

布鞋养脚,却不适合天天穿,所以还是得备一双皮鞋。

供销社的售货员说了,下周要上一批涤卡料子,柳春草想做一身秋天穿的列宁装,一身儿备下来差不多得八九块。

而且她的被褥年头长了,已经不保暖,想去省城读书,最好是买点新棉花,做一套新的。

准备这些东西,都得用钱,柳春草头一次觉得,光靠读书挣钱有点跟不上趟了。

该干点什么挣钱呢?

柳春草信步溜达起来,想看看有什么商机。

大十字挺热闹,除了国营商店,供销社邮局这些以外,还有各个大队的人员,用架子车拉着土特产过来贩卖。

现在对这些小商小贩管的不严了,还有传言说国家支持老百姓做生意,有些胆子大的就在东街的小巷子里头支起了摊儿,做小吃。

循着香味儿一路走去,多半是些饺子,馄饨,面条,凉皮,这些东西闻着香,其实馅料一般,吃起来不咋地。

倒是最后一个摊位上的东西吸引了柳春草,这个摊位上的东西叫土豆糍粑,是把土豆蒸熟之后,再用力捣碎做出来的。

经过加工以后的土豆泥有了粘性,在上面浇上蒜泥,醋汁,辣椒油混合成的调味品,搅拌起来吃。

“一份糍粑多少钱?”

“五分钱。”摆摊的是一老一少祖孙两个,小姑娘怯生生报着价格。

柳春草没有讨价还价,直接坐了下来,“给我来一份。”

“好勒。”

土豆糍粑这东西完全是个野味儿,要想土豆糍粑好吃,最关键的就是土豆了,满屯大队就爱长土豆,这家用的土豆又沙又面,比满屯大队的还要好。

“你们是哪个大队的啊?这土豆味道不错。”柳春草吃了几口之后,赞不绝口。

不怪这小吃卖的贵,做起来实在是费工夫,要想把土豆捣出粘性来,没有个两三个钟头是做不到的。

“我们是红山根的。”摆摊的小姑娘没什么戒心,话音刚落,就被爷爷狠狠瞪了一眼。

柳春草笑了笑,知道这两人是害怕做买卖被人割尾巴。

这个时候又来了一老一少,是爷爷带着六七岁的小孙子来吃糍粑。

“金宝呀,爷爷带你吃糍粑,不过你可不能告诉你妈,你妈不让你吃外边的东西,嫌不干净。”爷爷一边掏钱,一边叮嘱小孙子。

金宝连连点头,用勺子舀起糍粑就往嘴里送,“我知道,我不告诉她……”

这一勺子糍粑实在是太多,金宝又急着说话,不知怎么的一呛,金宝就上不来气了,他着急的用两只手抠着喉咙,小脸胀的通红。

“糟糕了,这是被卡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