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绑定读书系统,八零炮灰一夜暴富 第45节(2 / 2)

加入书签

谁都不知道的是,柳春草前世学的就是英文专业,她的英文水平很高,在穿越之前已经达到了专业英语八级的水平,因此看这种简单的说明书,对她来说,根本不在话下。

柳春草发现,说明书被人给改了,改动的都是里边关键的专业词汇。

比如说纺织面料的主要成分,本来应该是棉花和纤维,结果说明书里这两个单词都是错的。

棉花被替换成了小屋,这两个单词有些像,不过意思完全不同。

要是这样的说明书,被送到友谊商店,又被外国人看到,那可就闹笑话了。

没准丢人会丢到外国人面前。

柳春草脑筋转的极快,立刻意识到这是个陷阱。

她又把安庆红和杜娟手里的说明书要过来,发现她们手里的说明书没有拼写和语法错误,完全正确。

柳春草就明白了,这个陷阱就是汤老师专门为她设计的。

错误的说明书经过柳春草的手,再进了友谊商店,只要出了问题,那汤美凤就可以把全部责任都推到柳春草身上。

毕竟前后经手的都是专业人士,只有柳春草是个初中文化水平,所以大家都会认为,肯定是她在整理抄写的过程中粗心大意,把单词给抄错了。

这种事可大可小,就看事情是否闹大,以及汤美凤怎么发挥了,要是借此把她赶出学校,也不是不可能。

柳春草理清思路之后,脑筋转的极快,认为现在没必要去揭穿汤美凤。

现在就去揭穿汤美凤,对方完全可以说自己是拿错了文件,把事情推得干干净净。

所以柳春草决定将计就计,悄悄把这份错误的说明书给修正过来。

她英文水平极高,不但把说明书里出错的几个单词都给改过来了,顺便还修正了几个语法错误,又润色了一下语句。

几个人刚刚整理好说明书,汤美凤就回来了,“几位同学都整理好了吗?整理好了,就把你们的名字签上,我交给打印室去打印。”

柳春草忍不住冷笑,这汤美凤还生怕诬陷错了人呢?

出了这段插曲之后,三人赶紧去教室领书,唐老师一直等着他们,看到他们过来也没有多说什么,就把书籍发给了他们。

安庆红是个热心人,“唐老师,我们宿舍的丁小华同学一直没有过来,她的书怎么办?”

“丁小华呀,她说这两天刚结婚,家里有些事情需要处理,所以就办了走读,她不来学校住宿,至于课本嘛,明天让她自己拿好了。”

唐老师一边说,一边还摇了摇头,显然为丁小华刚入学就结婚感到遗憾,不管怎么说,结婚之后就面临着生育问题,这个丁小华能不能顺利把中专读下来,还是个未知数呢。

安庆红和杜鹃一听是这种情况,也就没再多问,现在结婚早,别说是中专结婚,就是高中,也有不少女生放弃学业,早早就嫁人去了。

抱着一大摞课本回宿舍,柳春草就打开一本《纺织工程概述》,迫不及待翻看起来,她拥有初级学习能力,对于新知识领会得特别快,短短一会功夫,她已经看了好几章。

直到安庆红提醒她赶紧去洗漱,就要熄灯的时候,才把柳春草从书籍的世界中唤醒。

还没有洗完,周围就突兀的黑了下来,到点儿就停电,这也是学校的一大特色之一。

柳春草跟其他几个同学一起跌跌撞撞的摸回宿舍,躺在床上不无遗憾的想,今后要想熬夜看书的话,还得想想法子。

安庆红和杜鹃对新生活充满了好奇,两个人躺在床上还不肯睡觉,叽叽喳喳议论着学校的教学楼,英俊的男老师,食堂的饭菜,班上的男同学……

听着她俩说话,柳春草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大概凌晨三点多钟,柳春草就从梦中醒来了,经过一夜的睡眠,她的双眼已经适应了黑暗,不能晚睡那就早起,挤时间也要读书。

借着窗外的微光,柳春草拿起书本又搬了个小板凳,来到一楼值班室。

这个地方有盏灯,彻夜不熄,柳春草决定在这里看书。

也不知道看了多久,值班室的门被推开了,宿管阿姨惊讶地看了一眼散发读书的柳春草,她不是没有见过勤奋的同学,可像柳春草这么勤奋的,还是第一次见到。

开学第一天,就起个大早看书,这得是学霸级的人物呀。

说起来早起比晚睡更不容易,需要更强的自律性才能做到。

大家都起床了,柳春草也搬着板凳回宿舍,安庆红和杜鹃还在蒙头大睡,柳春草洗漱完了才把她俩叫起来。

她是直接抱着书本离开的,准备在食堂吃过早饭以后,就直接进教室,这样可以节约一点时间。

食堂的早饭很单调,只有馒头,水煮蛋和咸菜,不过浓浓的白粥熬的不错,而且是免费的。

有很多家境贫寒的同学光喝粥,连馒头也不买。

国家给予学生的补贴很高,不但全免学杂费,而且每月还给发十块钱的补助。

这十块钱的补助,完全可以满足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吃饭根本用不着这么省。

这些同学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他们想把补助省下来,然后把节余的钱寄回家里,作为家庭补贴。

或者是存起来,等到假期的时候充作路费。

整体而言,如今的人还是很穷的,国家也不富裕,不过,大家伙都有一种勒紧了腰带干大事的精神。

暂时的贫穷并不可怕,穷一辈子才可怕。

所以像柳春草一样,抱着书本来食堂的人特别多,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学习是贫寒学子的唯一出路。

等柳春草到教室的时候,教室里已经坐了六七个人,大家都埋头看书。

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中专生毕业后,将进入各个工厂,机关,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和众多莘莘学子一起,构成国家的脊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