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绑定读书系统,八零炮灰一夜暴富 第153节(1 / 2)

加入书签

肖劲笑着把她手里的行李接了过去,“大衣怎么这么长,到城里给你改一改,要不然走路容易摔跤。”

柳春草点点头,任由肖劲帮她,把大衣领子竖了起来。

列车员打开车门,一股子冷风夹着沙土迎面而来,扑了峰哥一嘴。

他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这地方好爽,一来先请老子吃沙。”

等到大家伙肩扛手提,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出了站,来到了凉州的大街上,都有点傻眼儿了。

这个时候天还没有黑,大街上空旷异常,道路两旁的白杨树叶早都枯黄凋落。

电线杆儿还是木质的,一阵阵冷风吹过,废纸在空中盘旋。

看了凉州志以后,在柳春草的想象中,形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城市印象,当得起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没想到,现实和想象的差距这么大。

现在花都火车站拉客的车辆,早都换成了进口的时髦小汽车。

而凉州火车站的外边,还停着三四辆毛驴车。

一辆大卡车前边,有人举着个纸板子,纸板子上歪歪扭扭写着,欢迎金州大学考古队几个大字。

李教授走过去,跟接车的人接洽,随即招手示意大家上车。

肖劲先跳上卡车,然后帮着大家把行李都接了上去,又冲着柳春草伸出手。

他的手很大很有劲儿,轻轻一拽,柳春草就觉得自己腾云驾雾,都没怎么用力就上了车。

铃木中子和铃木豆丸在车站前边找了好几遍,没有看着来接他们的人,没有办法,只好也上了卡车。

他们两个人事情多,大家伙都离他们远远的。

大卡车上摆着好些个坐垫儿,还堆放着土豆白菜和煤球,看样子是一边拉人一边拉货。

大家互相依靠着,刚找到地方安顿自己,卡车就开了起来。

火车站附近并不热闹,眼看着大卡车穿过大街小巷朝着城外开去,安庆红就有点着急了,“这要去没人的地方怎么住呀?”

“放心,跟考古队住一块,不会有事的。”

卡车越走,周围的环境越是荒凉,到了后来,连柏油路都没了,直接开上了坑坑洼洼的黄土路面。

一直走了一个多小时,总算是停了下来,这个时候天色也有些黑了,大家饿的前心贴后心,只想找个地方美美的吃顿热乎饭,然后好好睡一觉。

大家晕晕乎乎的把行李扔下车,就有人来接待了。

铃木中子和铃木豆丸,作为重要的外籍专家,被当成了上宾接待。

而柳春草等人年纪小,看起来就像是宋教授等人的学生,接待的人就把他们跟铃木中子分开了。

负责接待宋教授一行人的,是一个身材消瘦面貌黧黑的老汉,他自称是当地博物馆的董馆长。

如果不看工作证的话,大家都以为这董馆长,只是当地的一个老农民。

“宋教授,你们来的太是时候了,这里的墓穴已经暴露出来了,当地的村民正在闹腾,说这墓葬群是他们老祖宗的墓,不让我们动呢。”董馆长愁眉苦脸。

宋教授全国各地到处跑,这种事情见的多了,“请县上协助啊。”

“县上的人已经过来维持秩序了,我怀疑有人也盯上了这个墓葬群,想通过当地村民收购里边的文物,所以才鼓动村民们闹事的。”董馆长警惕的左右看了看。

宋教授点头,“需要我们做什么?”

“是这样的,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赶紧把墓穴挖开,把里面的文物取出来,进行转移保护,可是这墓穴的入口很特别,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办法……”

董馆长压低了声音,把宋教授拉到一旁说悄悄话去了。

柳春草几人站在一旁,面面相觑,他们只能等到董馆长和宋教授谈完了工作,再琢磨吃住的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圆头圆脑的小伙子跑了过来,“老董不好了,社员们又闹事了,他们已经把墓葬群围住了,看样子准备直接开挖。”

董馆长顿时急了,“不能挖,墓葬群的入口有机关,直接挖的话,里边的文物会被损坏的。”

宋教授拉着他就跑,“走,咱们赶紧过去看看。”

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进行现场干预,能保护就要尽量保护,绝对不能让文物被损坏。

柳春草一行人丢下行李,也跟着宋教授跑了起来。

太阳就在此刻落山了,地平线上一片金红之色,天色更暗了。

墓葬群的边上,已经用白石灰撒了警戒线,还拉起了绳子保护,这会儿绳子已经被冲断了。

入口处围了一大群情绪激动的村民,这些人手里还拿着铁锹,镐头,正在跟考古队的人对峙。

当地考古队的人不多,再加上县上派过来保护的同志,也不过十来个人,这十来个人都被村民围了起来,还在拼命的劝说着大家。

这个时候,有速度快的村民,已经拿着铁镐开刨了。

董馆长叫的撕心裂肺,“不能刨呀,会塌方的……”

--

作者有话说:

第254章 煽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