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绑定读书系统,八零炮灰一夜暴富 第291节(2 / 2)

加入书签

傅老爷子叹口气,点点头,“春草说的对,刘莹啊,你还年轻,别太把过去的事儿放在心上了,这人啊,总要往前看。”

有了傅老爷子这句话,大家心里的大石头才落了地,大家长不反对,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云缨反对无效,也遭到了大家伙的嫌弃,想吃喜糖那是没有的,她直接被刘奇峰刘绍军兄弟两个,推推搡搡赶出了门儿。

至于霍大牛霍二牛两个小白眼狼,被送到派出所之后,当地警方联系老君眉,很快就确定了遣返的日期。

如果不是别有用心的人,估摸着这俩孩子,在成年之前,应该再没有能力走出老君眉,毕竟长途旅行,那可是真金白银要花钱的。

眼不见心不烦,把云缨打发走了,又处理好了两个小白眼狼,傅京生自觉没有了后顾之忧,说话的语气都带上了喜气。

他笑着问柳春草和肖劲,“小柳同志,肖厂长,刚才你俩凑一块儿嘀咕什么呢?要让我说,这恋爱谈的差不多就行了,该结婚还是得结婚,你们这老拖着也不是个事儿啊?”

肖劲立刻笑眯眯点头,可不是吗?他跟傅京生在许多问题上都有分歧,难得在这件事情意见一致。

倒是柳春草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解释自己刚才分神的原因……

第538章 真假柳春草

柳春草没有认回傅家,不过她是实打实的傅家血脉,看傅京生说起了玩笑话,她就赶紧把自己遇到的麻烦说了一遍。

肖劲又在旁边补充了几句,这下子大家伙都知道了,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有问题的订单,说是诈骗也不为过,而这些订单上面,供货方签的都是朝阳纺织厂。

在场的人都是见多识广,一听这种情况就都猜出来了,这一定是有人打着柳春草的名号招摇撞骗呀。

骗子把钱弄走了,剩下的锅得要柳春草来背,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就算是柳春草不承认,朝阳纺织厂也得受到影响。

“春草啊,这件事情必须得重视,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信誉,印章都在你手里,这个骗子做的合同肯定是有问题,经不起警方查,

可是别的经销商不知道呀,俗话说的好,三人成虎,要是大家伙都说朝阳纺织厂搞诈骗,那假的也得成真的。”亲闺女遇到了麻烦,傅恒一脸的忧心忡忡。

“谁说不是呢?”人逢喜事精神爽,傅京生也来了劲儿,“反正我在住院,没什么事儿,我也搭把手,咱们先查查究竟是怎么回事。”

人多力量大,在场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肖劲说,他所在的厂子也上了当,签下了几张小订单,“我已经通知供销科,先把订单拿过来,大家看一下细节。”

很快,订单就送过来了。

肖劲所在的棉纺厂也生产布料,厂里边有机关办公室,这次他们下的订单,就是想买一批窗帘给办公室用。

货物的种类数量都没什么问题,大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供货方签字的地方,只见供货方一栏,盖着椭圆形印章,刻着单位名称赫然是,朝洋纺织厂门市部。

李鬼毕竟不是李逵,傅京生一下子就发现了问题,“不对呀,我记得春草的厂子是叫朝阳纺织厂,这个是朝洋,一字之差可不一样呢。”

可不是嘛,如果不是假印章,而是正规注册的公司,差一个字就等于是不同的公司。

大家赶紧又去看法人姓名,法人姓名刻着柳春早,柳春草一下子想起来,自己有个同学就叫柳春早。

她急忙给大家讲了一遍,上学时候柳春早冒领自己汇款单的事。

“我说呢,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儿,原来柳春早以前就干过这种事儿,如果这印章都是真的,那她肯定是用自己的真实姓名,注册了这个朝洋纺织厂,然后利用名字相近的特点,专门蹭朝阳纺织厂的信誉和市场。”肖劲豁然开朗。

应该就是这样的,能在市面上行骗,柳春早这个公司应该是真的。

假货卖出来的商品有问题,毁的却是柳春草名下的朝阳纺织厂门市部,柳春草可没想到,这还没进入九十年代呢,就有人想出了这种碰瓷的办法。

在柳春草生活的年代里,利用相似的商标,名称,来蹭知名商品的商家比比皆是,消费者一个看不清楚,就会买了假货回家。

“咱们先登报吧,让大家注意区分朝阳纺织厂的阳字,然后再想办法打击假李鬼。”柳春草当机立断。

登报声明是现在的首选办法,其次,就得靠老百姓口口相传了,只要大家伙都意识到,市场上有了名字相近的劣质产品出现,就会主动注意规避的。

谁都不想当傻瓜,花大价钱买质量差的产品呀。

傅家人脉很广,傅恒当即联系了自己的一个主编朋友,请他登报,帮着朝阳纺织厂澄清名誉。

这位主编非常给力,当天就排版,不但登报写了声明,还专门写了一篇软文抨击假李鬼。

文人杀人不见血,有笔如刀,主编亲自写了文章,有理有据,把柳春早的朝洋纺织厂描绘成一个十足小人,道貌岸然的骗子。

偏偏,又通篇看不到柳春早和朝洋纺织厂的名号,让柳春早想告他都无从告起。

第539章 不留活路

第二天一大清早,这份报纸就出现在各大机关,厂矿,事业单位,还有报刊亭,柳春早路过报刊亭的时候,也买了几份。

资讯时代,看看报还是有好处的。

自从被家里人赶出去之后,柳春早就动了真怒,抱着不争馒头争口气的想法,她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来。

正好柳春早所在的纺织厂精简人员,鼓励职工下岗,买断工龄,柳春早赌气,一口气拿了八千块的买断费,直接离开了工厂。

柳春早之所以能来北安,那是因为她的继父,就是这家纺织厂的员工。

她母亲跟了继父之后,总惦记着她,干脆动员继父提前退休,把岗位工作让给了柳春早。

早些年在国企,这样的事儿很常见,子承父业还被赋予了接班的称号。

当然这样做也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出让工作岗位的父辈,要提前退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