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绑定读书系统,八零炮灰一夜暴富 第303节(1 / 2)

加入书签

听阿三说了一遍事情的经过之后,柳春草毫不犹豫就拍板定下来,“这段时间没什么特别的事儿,股市也稳定,我们跟你回一趟老家,帮你处理家里的事儿。”

阿三激动的抹了一把眼泪,“小老板你真好。”

“别说这些没用的,等回来以后,要好好工作哦。”

第562章 恩恩怨怨

铜山村靠山面海,却打不到鱼,村里人生活,主要靠的还是种地,所以土地就成了大家的命根子。

这村里有两大姓,一个是罗姓,给阿三打电话的石头就姓罗,全名是罗铁石。

另一个才是方姓,方姓的人要少一些。

按理说,人数少了就要更加团结,可铜山村的这些方姓人却不是这样。

他们惹不起罗姓人,所以就对自己人下手,搞内部倾轧,互相占便宜。

阿三之所以离开村子,就是因为父母过世,他被村里人欺负,这才背井离乡。

“我爷爷奶奶还在的时候分了家,当时家里有祖宅,有地还有钱,

我二叔三叔不想在农村种地了,想进城去找工作,我爷爷奶奶就把家里的钱和粮食都拿出来,给他俩在城里换了工作,

然后把家里的祖宅和地都留给了我爸爸。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是我二叔三叔占了便宜,

那个时候,没有上百块钱,再加几百斤粮食,是换不了工作的,我二叔三叔自愿放弃老宅,

没想到他们背信弃义,现在又跑来占我家的房子。”

安庆红第一个为阿三打抱不平,“你这二叔三叔不是东西啊,自己拉出来的屎自己还能坐回去,明明是他们想要工作,凭啥现在又来占你家的房子。”

“可不是吗,虽然阿三现在不在乎这套农村老宅了,可是不争馒头争口气,我们得帮他说说这个理儿。”冯新强也为阿三说话。

柳春草伸手示意大家冷静,“现在事情是明摆着的,是他二叔三叔不对,不过村里的事情很复杂,并不是有理就能行得通,阿三常年不在村子里,人脉肯定没有他二叔三叔的广,我们不能冲动,还得见机行事。”

大家伙点头称是,整个事件里边有一个关键的东西,就是阿三的二叔三叔,当年自愿放弃老宅,只是嘴上说一说呢,还是有什么凭证留下来。

如果有凭证,就算是打官司,阿三也是稳赢,要是没有凭证,这事情就有点难办,毕竟祖宅是爷爷奶奶的,阿三的父亲和他的两个叔叔,人人有份。

“当时村里会写字儿的人都不多,我的两个叔叔指天发誓说,绝对不会再回来要老宅,

我爸就信了他们,我妈心眼儿多,非找了会写字儿的人,写了个字据,然后让我二叔三叔签上名,这个凭证被我埋在家门口的大树底下了。”阿三嘿嘿笑着说道。

大家又商量了一下,这才各自躺回卧铺休息,说起来,阿三的老家离得也真远,坐火车要足足两天两夜呢。

山高路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害怕大家无聊,柳春草把带来的书分给大家伙。

原本柳春草准备了几本炒股的书,在路上看,可是她把书拿出来之后,却发现全都变成了杨家将,岳家将,还有倚天屠龙记,一问,才知道是阿三,临出门的时候装进去的。

这些书看个热闹还行,柳春草不挑,拿了一本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看了起来。

这个书是根据评书改编的,评书本来就是紧张有序,环环相扣,柳春草很快就看了进去,沉浸在紧张的故事情节之中。

这本书讲的是,辽军摆下七十二天门阵,困住了天波府众人。

杨六郎面对奇异阵法,也是束手无策。

破此阵需要降龙木,杨宗保临危受命,去穆柯寨寻找降龙木,从而认识了穆桂英,两人一见钟情。

穆桂英与杨宗保私定终身,带着降龙木下山,帮着破阵。

因为要讲述阵法,书中涉及到不少五行八卦,这些都是柳春草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内容,她看的津津有味。

等到整本书看完,天都已经黑了,列车上亮起了灯。

阿三脸上蒙着一本书呼呼大睡。

安庆红和冯新强凑在一起说悄悄话。

看到这一幕,柳春草无奈的一笑,正要坐起来,就听到叮的一声,“检测到宿主阅读奇门五行八卦类书籍,触发奇门术数中的破阵法,请问是否选择触发?”

奇门术数,大概指的就是五行八卦,风水堪舆,奇门阵法,预测吉凶等等。

对于古代人来说,能掌握破阵法,那就能混个军师,甚至国师什么的当当。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个破阵法却是没什么用处,两军对垒,一枚导弹解决全部问题,谁还会摆阵呢?

那都是冷兵器时代被淘汰的招数,根本没什么用处。

柳春草没想到,自己触发了这么冷门的一个技能,不过本着技不压身,绝不浪费的原则,她还是选择了触发。

触发之后,身体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感官变化,不过柳春草知道,如果碰到这些古代阵法,方位五行什么的,她应该是能破解了。

列车一路摇摇晃晃,终于到了盘山镇,出了盘山镇,还要再走二十里,才能到阿三的家乡。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下午,大家伙商量一下,决定从盘山镇包一辆车,开回铜山村,免得夜长梦多,耽搁事情。

盘山镇是个小镇,不过也有脑筋灵活,先富起来的人,镇上有专门搞运输的车队。

现在是运输淡季,没生意,车队队长,按照一天一百块的价格,租给了他们一辆面包车。

考虑到阿三离家时间长,回去可能吃不上饭,柳春草又在镇上买了大量的烧鸡馒头清水,连同被褥,都一块放到车上。

开车的司机看到这个阵仗,忍不住问道,“你们不是回铜山村探亲吗?怎么连被褥也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