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绑定读书系统,八零炮灰一夜暴富 第305节(1 / 2)

加入书签

阿三常年不回来,我们兄弟两个起新房子,他也没入伙给钱,所以再盖好的新宅院,就没有他的份儿了。”

阿三被气笑了,“你们两个推倒我家的宅院,我还没跟你们算账,你们就想独霸新房子?

你们看过村里的土地证和宅基地证了,这块地可都是我的,你就是在上边盖了房子也没用。”

“阿三你这就不对了,我们可是你叔叔是你长辈,你父母不在了,你就该拿出孝敬父母的劲头,孝敬我们才对。

住你的房子算什么?除了房子以外,你每月还该拿出赡养费来给我们才是。”三叔大言不惭。

冯新强和安庆红没见过这样不讲理的长辈,俩人被气的说不出话来。

柳春草在村里住过,知道这些人的歪理邪说层出不穷,若是跟他们斗嘴,只能自己找气生。

“乡亲们也都知道当年是怎么回事儿,阿三刚去村委会查过,土地证和宅基地证上,都是他的名字,所以这块地是阿三的,

阿三的二叔三叔有些糊涂,相信大家伙不能跟他们俩一样犯糊涂,我们回来的时间短,回来的目的就是要处理好房子的事。

既然这地是阿三的,那别人就不应该在他的地上盖房子,我看这房子也没盖多少,只挖了个地基而已,

正好大家伙都在,今天就由阿三出钱,请大家伙帮忙,把这地基填平了吧。”柳春草笑眯眯地说出了一番话。

冯新强迅速反应过来,“对对对,这钱就由我们出了,一人一天十块……”

冯新强是干部子弟,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每月做做文案工作,就有一两百块到手,哪里知道村里人挣钱不易?

别说是一天十块钱,就是一天一块钱,让铜山村的人去修河堤,都有大把的人抢着干。

“十块,真的吗?”

村里人立刻来了兴趣,有几个还帮着二叔三叔挖地基的人,也瞪大了眼睛问。

柳春草知道,冯新强开价开的贵了,不过现在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眼看着村里人动心,她立刻从包里取出厚厚一摞大团结,

“是真的,不够一天的活按一天算,只要参与的,都有钱拿。”

十块钱到手,办点什么不好,可以扯布料,给媳妇儿做两身衣服。

也可以给娃买个新书包,交一学期的书本费,大家伙立刻有了干劲儿,摩拳擦掌抢着拿铁锹。

二叔三叔赶紧去阻拦,可他们只有两个人,哪里斗得过这么多人。

大家你一锹土我一锹土,很快就把刚挖好的地基给填平了,差点儿把二叔三叔也给埋到里头。

就这,村里人还意犹未尽,一个劲儿的问阿三,还有什么活要干。

第566章 衣锦还乡

回来一趟不容易,阿三跟柳春草几人简单的商量了一下,很快就拿定了主意,“感谢父老乡亲帮衬,趁着大家伙都在,我就把新房子盖起来吧,免得又有人打我家的主意。”

阿三的二叔三叔欲哭无泪,两个人原本打的主意,就是趁阿三不在村里,把房子盖起来再说。

没想到阿三会赶这个节骨眼回来,而且还是衣锦还乡,刚一回村就拿出东西收买人心,这样一来,二叔三叔什么优势都不占了。

两个人还想打感情牌,干脆跑到阿三身边,苦哈哈的跟他求起情来。

“阿三呀,你现在出息了,还跟我们争村里的地干啥?反正这房子你也不住,不如干脆让给我们来住。”

“就是呀,不管咋说,我们都是你叔叔,是长辈,你应该孝敬我们。”

阿三笑了笑,“你们还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呀,你俩想占这个房子,可不是因为没有地方住,而是因为上边就要来铜山村征地,咱村的土地能变现了,对不对?

如果我让你们盖房子,那我家的宅基地就都成了你们俩的,到时候,补偿金也得发给你们两个,对不对?”

这件事村里人都知道,阿三说出来之后,大家伙就是一阵子哄笑,都在嘲讽二叔三叔打错了主意。

明人不说暗话,眼看着阿三心知肚明,二叔三叔还真不好再糊弄阿三了,两人换了一副嘴脸,开始咒骂阿三。

“方小三,我们盖房子,也是为了我们方家好,你当年做出的那些事儿,大家伙都还没有忘呢,你现在回来也不觉得丢人?”

“就是就是,方小三,你当年偷了东西,在村里混不下去了,如果不是我们帮你善后,这祖宅都要给人家顶债,所以你现在应该把祖宅赔给我们。”

要是以前的阿三,听了这些话肯定会生气,可是如今阿三今非昔比,听了这些伤人的话,他也只是笑笑。

“当年村里丢了东西,可没有证据是我偷的,他们有证据的话,早动手抓人了,能给我机会让我离开村里吗?

所以二叔三叔,你们要是再拿这个说事的话,就是诽谤我,别怪我翻脸无情去告你们。”阿三收起笑容不客气的说道。

这下子轮到二叔三叔发愣了。他们原本还想着,要拿当年的事情来拿捏阿三,没想到人家根本就不怕。

村里有民兵,有自己的治安力量,所以发生了盗窃案件,一般不报警,都是自己处理。

当年村里丢了一只羊,有人说,看到阿三从后山上牵下了一只羊,因此大家都怀疑,是阿三偷了村里的羊。

可是后来,又有人给阿三作证说,那只羊是野山羊,是他们跟阿三一起在山上打的。

而村里也没有找到阿三偷羊的真凭实据,这件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

当然了,当时阿三家里穷,村里的舆论导向,的确是对阿三不利,好多人都怀疑阿三偷了村里的羊,然后故布疑阵。

风言风语四起,这也是逼迫阿三离开村里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个时候罗茂才背着手过来转悠了,听到阿三这么说,他立刻站出来为阿三撑腰,

“方老二方老三,当年阿三离开村子,那是咱村里小,容不下他,人家要出门闯荡。你俩不要胡说八道,败坏阿三的名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