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绑定读书系统,八零炮灰一夜暴富 第367节(2 / 2)

加入书签

赵富花围着花头巾,腆着脸出现了。

她是总厂副厂长的小姨子,原来在国棉三厂的时候,中层干部都知道这层裙带关系,所以有事没事都敬着她。

没想到,这层关系成为肖劲离开工厂的导火索,从那之后,赵富花的待遇就一落千丈,她跟姐夫关系再铁,姐夫也不是金钟罩,能随时罩着她。

国棉三厂倒闭,没了生活来源,赵富花还得出来找事做。

总厂领导下了禁令,不准再把赵富花召回来,她只能来到劳务市场找活干。

赵富花不是第一次来这地方了,她发现,肖劲的工厂是她能找到待遇最好的工厂,所以厚着脸皮来了。

“赵富花,你是不是找错地方了?”老实人李进喜一看到赵富花,表情就严肃起来,脸也板了起来。

“没呢,李师傅,你们不是在招人吗?就是肖厂长又办了新厂,他也需要人搞采购呀,我在这一行熟,上手就能干,你就把我招进厂里去吧。”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赵富花深谙此道。

李进喜摇头,“别的工友都可以招,就是不能要你,谁不知道你呀,你在国棉三厂上班的时候,就不好好工作,还跟肖厂长闹别扭,要是把你招进厂去,那不是跟肖厂长过不去吗?”

周围的工友们纷纷附和,让赵富花哪凉快到哪呆着去。

这番羞辱可是不小,赵富花原来搞供销,那都是人捧着的,她也没想到,自己在众人心目中竟然如此不堪,当即红着脸跑了。

回去哭了两鼻子之后,赵富花觉得,这事不能这么算了,她还得找姐夫给自己出气。

去了姐夫家以后,姐姐告诉她,姐夫最近很忙,八分厂经营不善,工资都发不下来了,他正在想办法。

自从因为赵富花的缘故,跟肖劲闹了别扭之后,这位副厂长在总厂也出名了。

人人都知道他护小姨子,导致肖劲直接辞职走人。

厂里领导考虑到影响很不好,就把他从总厂调到八分厂当厂长去了。

赵富花敏感的发现,大概是因为她导致姐夫被下放的缘故,姐姐对她的态度很冷淡,两人就这么尴尬的坐着,一直等到姐夫回来,屋里的气氛才又重新热烈起来。

被姐姐冷落的时候,赵富花也没闲着,她觉得今时不同往日,不能直接请姐夫为自己撑腰了,只能想别的办法出气。

所以听到姐夫说厂里效益不好的时候,赵富花就赶紧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现在的纺织品效益就是不好,不过羊绒卖的挺好,肖劲现在弄了个羊绒厂,听说可赚钱了,要不然,咱们八分厂也生产羊绒呗?”

姐夫这才正眼看了一下赵富花,“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咱没钱改组呀。”

赵富花早就胸有成竹,她笑了笑,说出自己的计划,“姐夫你别愁,我早就帮你筹划好了……”

第681章 他是功臣

说真的,副厂长对这个小姨子感官也不怎么样。

怎么说这个小姨子呢?眼高手低,志大才疏,用句俗话来形容,那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以前她靠着自己,还能在厂里混点工资,现在她能想出什么办法来?

不过对方已经把话说出来了,他也得听听。

“那你就说说吧,是什么办法?”

“是这样的,咱们没有设备不要紧,现在市场上羊绒很流行,我仔细看了一下,梳羊绒的人不在少数,

这些人可是有原料有设备,他们唯一缺的就是品牌,咱们可是国营大厂,想要个品牌,还不容易吗?

我的意思是,咱们提供品牌,他们出原料设备,然后双方合作。”

听了赵富花的话,姐姐和姐夫都对这个小姨子刮目相看,果然磨难使人成长,虽然这个法子,还有那么一点儿不上道的味道,不过终究是个办法。

“富花呀,你说的这个办法好是好,不过到底跟哪些人合作,这还得慢慢调查,总而言之,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谈成的……”姐夫厂长还想深思熟虑一番。

赵富花哪能给他这个机会呢?她可是急着打个翻身仗,要让全厂职工,包括肖劲在内,都对自己刮目相看。

“姐夫,你要是相信我,我帮你联系这些小商户,他们的产品没有品牌卖不上价钱,他们也急着,想找个像样的大厂合作呢。”赵富花拍着胸脯保证。

姐夫厂长又看了一眼小姨子,如今厂里的情况捉襟见肘,账上一分钱没有,眼看着就要过中秋节了,别说是月饼,就连工资都发不下来。

赵富花提的买卖并不体面,这也不是什么行业秘密,之前就有些小厂这么干。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饮鸩止渴,会让工厂的名声越来越坏,不过眼下这种情况,就算是毒酒,那也得捏着鼻子往下喝。

喝了毒酒慢慢死,要不然就得立刻死。

足足过了十多分钟,姐夫厂长终于点头了,“行,这件事就交给你试试,不过总厂有命令,不让你再回咱们这个系统工作,你这师出无名,跟那些商户不好谈啊。”

赵富花却非常自信,“姐夫你放心,我这么多年的供销不是白干的,我一准能让那些商户相信我。”

商户们相信什么呢?

除了品牌,合同,保证金这些实打实的东西之外,他们还挺相信关系的。

不得不说,赵富花别的不懂,对于这些人的心理把握还是挺准。

第二天一大清早,她就找到了一个姓郑的羊绒户,直接亮出了国棉八分厂的招牌,跟对方提出合作。

听说赵富花能帮自己的产品贴上国棉八分厂的品牌,姓郑的怦然心动,“怎么收费?”

“贴上八分厂的牌子,那就是八分厂的货,厂里得担风险,所以我们收四成纯利。”

赵富花早就算好了账,有品牌的羊绒和没品牌的羊绒之间,是有差价的,而这个差价,差不多就是她算出来的这个数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