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绑定读书系统,八零炮灰一夜暴富 第391节(1 / 2)

加入书签

还没等他们吵出个谁对谁错来,突然闻到了一股扑鼻的香味儿。

厨师对味道特别敏感,这香味无比醇厚香浓,让人垂涎欲滴,正是厨师们一直追求的最高境界。

闻到这味儿,厨师们也顾不得再吵谁对谁错了,都一起回头去看,想找找是什么菜这么香。

大家伙很快就找到了香味的来源,这香味儿,就是从陈厨师带来的黑色砂锅里散发出来的。

大家伙顾不得闹别扭,都围到了黑色砂锅旁边。

“咦,这锅盖儿刚才不是给掀开了吗?”

“是呀,跑了气儿的肉就不好做了,这味儿倒香,就怕肉还是不烂。”

“有什么好怕的,再掀开盖看看不就知道了。”

“别动手,刚才火候不到掀锅盖就闯了祸,现在你们还动手,怎么不知道吸取教训呢?”

酒店的叶厨师长不服气的摸了摸鼻子,然后站到了一旁,他这可不是听小陈厨师的话,而是对出手补救的大佬充满了敬畏。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帮着炖肉的,绝对是个高手啊。

估摸着火候差不多了,陈厨师才亲自动手打开了砂锅盖儿,只见刚才还半生不熟的夹生肘子,这会儿已经焖的皮酥肉烂,红油酥亮,在锅里面咕嘟咕嘟的冒着香味儿。

陈厨师闻着味儿,比他自己做的肘子高明百倍,“这……这不知道是哪位高人帮忙描补来着,我得谢谢人家呀。”

“谢就不用了,你们赶紧做菜,今天是我朋友的婚礼,可不能耽搁了正经事儿。”柳春草笑着走了过来。

陈厨师一看柳春草眼睛就亮了,“哎呀,柳师傅,没想到是你,我是柳大厨的徒弟,在溪泮酒家的时候,你跟我师傅关系很好啊。”

大家都管柳春草叫小柳老板,叫她柳师傅的人很少,只有当初在溪泮酒家结识的一群厨师,才会这么称呼她。

听了陈厨师的话,柳春草也想起了这段往事,她笑着打量陈厨师,果然觉得对方似曾相识,“我记得你,小陈,那时候你还没出师,怎么现在独当一面成大厨了?”

陈厨师的脸色沉了下来,“柳师傅,这件事说来话长,我师傅被人陷害出了事儿,我们为了给他筹集医药费,才出来跑堂会的,没想到碰见有人找茬。”

柳春草跟柳大厨算是忘年交,以前她在省城的时候,柳大厨还给她寄了好几次点心,后来山高路远,联系不便,柳春草已经好久没有收到柳大厨的消息了,没想到柳大厨出了事。

她低头略微一沉吟,“小陈,你给他们说说,让他们先做菜,别耽搁我朋友的婚礼,咱俩到一边坐会,你跟我说说,柳大厨究竟是出了什么事儿?”

小陈厨师一点头,跟几个兄弟交代起来。

饭店经理也严厉批评了叶厨师长,柳春草露了这一手,可是把在场的厨师们都给镇住了,大家伙也知道轻重,都暂且放下义气之争,开始全力以赴准备酒宴。

眼看着现场炒勺颠起来,菜刀剁起来,锅碗瓢盆交响曲响成一片,柳春草的心才放了下来。

饭店经理给他们开了一个包间,柳春草就请小陈厨师一起进去说话,肖劲也在一旁作陪。

小陈厨师叹了口气,就说起柳大厨这些年的遭遇,自从在柳春草的帮助下,复原了几道名菜的做法,柳大厨在业内的声望如日中天,一时间红火无比。

这几年来,柳大厨带着徒弟们也算是闯出了名望,谁想到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就在柳大厨最红火的时候,有人上门踢馆找茬。

“要是国内同行凭本事取胜,我们也不说什么了,关键问题是,来的是外国人,还把我师傅给气病了,所以我们才咽不下这口气。”小陈厨师说着,用力砸了一下桌子。

第723章 鸡蛋里挑骨头

树大招风,之前柳春草遇到的那次,也是r国人去找麻烦。

“是r国人吗?”

“是,翻译是个姓陶的女人,这女人可恶极了,专挑我们的软肋下手。”

柳春草的脑海中,顿时想起了一个名字。

“陶丽?”

“好像是叫陶丽,怎么,柳师傅,你也认识她?”

柳春草又大概描述了一下陶丽的外貌,确定带着r国人去挑衅的,就是她。

之前陶丽香反悔,为了卖给柳春草的白玉盘子,被依法判处了三年有期徒刑。

现在她服刑结束,也该出狱了,估摸着是她找不到柳春草,所以就挑了溪泮酒家的柳大厨进行报复。

“我跟陶丽打过交道,这人很不地道,你说说具体情况。”

“好的,说起这事的起因,还跟我们今天带来的锅有关系,这个锅名叫溪古,是我师傅家世代相传,用了不知道多少年了。

用这个锅炖肉,原汁原味特别的香。陶丽带来的人名叫山田太郎,他跟我师傅比的就是炖肉,

我师傅用上了溪古,炖出来的肉色香味俱全,硬生生的压了山田太郎一头。山田太郎当时就眼红了,他围着锅问了不少问题,还吃了一大盘子炖出来的肉,

结果当天晚上他就报了警,说我师傅用有毒餐具烹饪食品,害他中了毒。我们很生气,这个砂锅都用了多少年了,从没有人说过会中毒,怎么山田太郎就中毒了呢?

这个时候山田太郎提出,要化验砂锅,没办法,我们只能请有关部门介入。

从溪古内壁上刮了一点粉末下来,然后进行测试,没想到测试含量,真的是铅超标。

我师傅解释说,就算是砂锅的材质不符合要求,可用它炖出来的肉真的没问题,然而相关部门不肯听,还按照规定吊销了我师傅的厨师执照。

溪泮酒家也保不住我们,我们在花城待不下去了,这才流落到这个城市。”

像是溪古这种传统锅具,已经传承几百年,这属于古代厨师的奇思妙想发明创造。

由于有双层内壁,所以溪古的实际功用,相当于一个土造高压锅,所以炖出来的肘子软嫩酥香,又原汁原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