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指染姝色(双重生) 第1节(2 / 2)

加入书签

说起这段婚事,柳姝妤只觉与话本上写的相差无几,如今回想起才悟到“缘”字的巧妙。

一年前泛舟游湖,她还是未出阁的姑娘,是柳太尉捧在手心里宠着的女儿。

那日湖面风浪大,柳姝妤意外落水,虽被湖水灌得昏昏沉沉,但却知有双遒劲的手臂托着她往岸边去。

再醒来时,柳姝妤才知是昌王萧承泽救她上岸。

柳姝妤不是第一次见萧承泽,对他印象还算不错。

落水被救后,萧承泽对她的关心无微不至,柳姝妤便觉他就是自己命定的夫君。

然而这门亲事,父亲不看好,竟还想着让她撒谎,欲对外宣称她早已定亲,以此驳了萧承泽的提亲。

“昌王殿下对女儿有救命之恩,若非昌王,女儿早已溺于湖中。女儿与昌王情投意合,求父亲成全。”

柳姝妤仍记得她跪在父亲面前,求父亲答应的场景。

柳太尉气急,厉声呵斥道:“你若执意要嫁,我便当没你这个女儿!往后你不得踏入柳家半步!”

僵持之下,父亲松口,她如愿嫁给萧承泽,成了昌王妃。

但她再没回过太尉府。

柳姝妤起初不知父亲为何对昌王有如此大的恨意,极力反对她嫁入昌王,直到新婚半年后,萧承泽迎侧妃过门,她才恍惚明白几分。

柳姝妤听说,萧承泽与侧妃早在两年前便情投意合。

那她呢?她算什么?

萧承泽之前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不像是装的。

可洞房之夜,萧承泽熟睡中喊的名字,不是她,是那侧妃之名。

萧承泽虽纳了妾,但却从未苛待她,婚前婚后对她体贴照顾。

柳姝妤常劝自己:既已嫁人,萧承泽心里还有她便足够了。

握住剑穗,柳姝妤加紧手上的动作,紧抿的唇角渐渐往上弯起。

待剑穗做好,就能送出去了。

前阵子边关敌寇蠢蠢欲动,柳姝妤长兄主动请缨率军前往边境威震敌寇,算着时间快要回来了。

长兄素来疼爱她,柳姝妤每次都会送凯旋的兄长一枚剑穗。这次长兄出征凯旋,恰逢她刚有孕在身,双喜临门的事情接踵而至,想来她能与阿爹和好如初。

是啊,她阿爹最疼爱的女儿,骨肉亲情岂能说断就断?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柳姝妤送给长兄的剑穗做好了,但再也送不出去了。

“王妃,不好了。”侍女山岚慌慌张张进屋,面色煞白,艰难出声,“大公子他……他没了。”

“什么?兄长怎会……?”

柳姝妤犹如晴天霹雳,手中的瓷白茶杯猝然碎在地上。

茶水溅湿裙摆,洇出团水渍。

山岚解释道:“大公子在山坳遭遇伏击,援军迟迟不来,贻误了最佳救援时机。灵柩现已送回太尉府。”

闻言,柳姝妤小腹一阵剧痛,如今她已顾不得腹中孩子,即刻唤马夫驾车去太尉府。

马车停在太尉府,柳姝妤看见府门前她出嫁时挂的大红灯笼现已换成白灯笼和丧幡,一时间心中悲怆,泪水湿了衣襟。

柳姝妤提着裙摆走上台阶,哪知再一次被门口侍卫拦下。

这不是她初次被拦。

“王妃留步,太尉吩咐,王妃不得……”

“昌王妃是柳太尉的女儿,眼下是什么情景,她为何匆忙回府,你不知?”

低沉的男声威严十足,柳姝妤见一袭玄色衣衫的男子在她旁边停下步子。

是三皇子萧承稷。

男子剑眉星目,身姿挺拔,宛如玉山修竹,气场非凡。

白衣翩翩,折扇一摇,是如谪仙般的谦谦君子;执剑指长空,豪迈英勇,亦是威风凛凛令贼人闻风丧胆的将军。

可惜左面颊上有道疤痕,纵使礼贤仁厚,也无缘储君之位。

面对萧承稷的冷声质问,府门侍卫噤声不敢言。

萧承稷负手而立,凌厉的目光扫过拦路侍卫,冷声又道:“人,本王带进去了。”

“多谢翊王。”

柳姝妤跟在萧承稷后面踏过太尉府门槛,因太过急切,她入府后急急往堂厅去,并未等萧承稷。

纸钱漫天纷飞,丧幡飘扬,府上肃穆,气氛凝重。

萧承稷唇角紧绷,眼帘里的那抹纤瘦的身影越走越远,他不觉加快步子,追上上去。

“五弟去哪了?此等大事让你独自前来?”萧承稷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