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越七零,未婚椒妻有空间 第114节(2 / 2)

加入书签

“对了,待会儿你去我房间,选一些贝壳,到时候穿成项链也是好看的。”沈青青一边吃东西,一边说。

沈春花也没有拒绝,笑着点点头,“好啊!”

她们说起羊城的事情的时候,不光是沈春花,就算是其他人也是听得津津有味,谁不想出去走走呢?

谁想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坡?

这里面唯一没有什么感觉的就是沈听武了。

只是吃东西的时候还是很卖力,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这玩意好吃也是好吃的,但是还是没有猪肉好吃。”

气得刘月差点一个碗给他砸过去。

现在沈听武真的是有点魔怔了,以往让他看书就头疼得到人,现在开始研究起了怎么喂猪。

那些关于喂猪的书,他也不知道从哪里弄回来的,反正没事的时候就抱着看。

关键他也把字认不全乎,这不还得拿沈听虹小时候用过的字典来查,每次看到他这样,刘月都是气不打一处来。

可是这人也说不听。

沈听虹倒是挺支持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又不是只有读书才有出路的。

上辈子在沈听虹死之前华国首富刚刚洗牌,排在第一名的是谁也想不到的一个养猪大户。

真的就是靠着养猪发家的,后面越做越大,竟然坐到了首富的位置。

而且人家的猪就算是卖高价,也有人争着抢着想要买,这就是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之后的区别。

“妈,你别管二哥,我觉得他现在喜欢的东西还是很好的,说不定以后真的能成呢。”沈听虹忍不住劝道。

其实这也不怪刘月和沈大强不支持孩子,主要是就算是研究这些东西也没有什么用,又不让养……

等等……

刘月是知道沈听虹的不同的,闺女这么说,意思以后可能会放开政策,可以随便养猪?

沈听虹对着她浅浅一笑,虽然什么都没有说,但是也相当于是给了答案。

刘月就没有说什么了,“算了算了,爱咋咋的吧!”

沈听武感激地看了沈听虹一眼,“小妹,不愧是哥的小妹,没白疼你!”

在队里杀年猪的前一天,通知书下来了,其实他们刚好准备去县城看看答案的,那些知青都已经出发了。

不过没想到教育局和公社的人居然是最先到的。

还拉着一条长长的横幅“恭喜全省理科状元沈听文同志,恭喜全省文科状元沈听虹同志,恭喜叶慎言同志斩获理科全省第八名,恭喜沈青青同志斩获文科全省第六名!”

不是他们想把阵仗弄得这么大,关键这个沈家是真的不得了,听说这四个都是出自这个地方,他们教育局是要走访文理科的状元和全省前十名的,这些人都是要上报纸的,没想到就一个沈家,二十个名额就占了四个。

文理科的状元居然还是一对亲兄妹,这就太他娘的离谱了。

还有一个叫沈红旗的,虽然没有上前十名,可也是二十几名,不差了,全省那么多人参加考试呢。

最离谱的是!这个沈红旗,居然就是沈青青的弟弟,也就是出自沈家的亲家家里,这一家人的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啊?

第212章 轰动了

团结村轰动了,所有人都丢下手上的活计,这个时候沈卫军也没有说他们了,全部都跑去看热闹了。

这沈家,是真的要飞出这个山沟沟了啊。

沈老爷子和沈老太太也来了,至于大房那边,倒是没来,这差距越来越大了,真是叫人酸都没办法酸起来。

沈老太太现在也是后悔了,但是现在所有的孙子孙女都不和自己亲近了,后悔好像也晚了。

不过该给他们的二房三房是没有少过他们的,哪怕大房经常不给,他们的日子在全村的老头老太太里面都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刘月,沈大强同志,你们真是好样的啊,给咱们国家培养出了这么厉害的人才。”

省教育局的领导这个时候真的是一点的架子都没有,要多亲和就有多亲和。

跟来的报社记者几乎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每个角度都是嘎嘎一顿拍。

就连沈家鸡窝里的两只老母鸡都要被迫上报纸。

出一个状元没什么,但这家人实在是太魔幻,两个状元两个前十名,要不要这么离谱。

这嘎达肯定是个什么风水宝地,不然怎么能养出这些人才。

你看,就算是沈家的老母鸡,长得都比别人家的肥,比别人家的有精神呢。

报社记者这样一边想一边拍,短短的两分钟就拍了好几十张照片了,仿佛那胶卷不要钱一样。

刘月和沈大强这个时候都还是懵逼的,自家的几个孩子优秀是真的,大家也都知道,但是那什么状元,两个,还是她一双儿女,这一时间也是觉得脑瓜子嗡嗡的。

还是沈卫军见过世面一些,这个时候走出来一点也不怯场。

不过还是在一声声夸赞中迷失了自己,没办法,全省第六名是自家闺女呢,他儿子也是二十几名来着,然后他们整个大队,还有其他几个人考上了大学,虽然没有沈听虹他们这么优秀,可是他这个大队长脸上还是很有面子的。

公社的领导站出来,拍着沈卫军的肩膀,“你们大队真的是好样的,副业干得好,人才也这么多,今年的先进大队又得是你们的了,往年是多得一头猪来分,今年我就做主了,再多奖励你们一头,用来给孩子们庆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