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越七零,未婚椒妻有空间 第170节(1 / 2)

加入书签

沈听虹和沈青青马不停蹄地就去了车站,买了回去的车票。

一路颠簸了好久,直到天色已经开始黑起来,她们才算是回到了镇上,本来是可以在镇上住一晚再回去的,但是想到就算是现在走回去也能赶在天彻底黑透之前回到家,想了想还是决定走回去。

好在两人也没有什么行李之类的,还算是比较轻松,出发的时候就带了几件换洗的衣服还有吃食,吃食在火车上几乎就消耗光了,所以就算是走回去,也不会太累。

等她们走到团结村的时候确实是已经天黑了,村口聚集着三三两两的人群在大树下乘凉,看到沈听虹和沈青青的时候都是一愣,然后就有人开始喊起来。

“秀兰!你家闺女和沈家妮儿回来了!”

村里就是这样,大嗓子一喊,基本上只要离得不远就能听见,要是没听见,也有人会传话,李秀兰和沈卫军他们很快就跑了过来。

“你们这俩丫头,怎么也不给个时间,我们也好去接你们一下啊!”李秀兰脸上笑开了花,毕竟闺女现在很难有时间回村子一趟,难得回来自然是高兴的。

“想着这个时间也不能确定就没有说。”沈青青解释道,“再说我和听虹一起回来的吗,也不会有什么事情啦。”

“但你们这样走回来得多辛苦啊,本来坐火车就是比较累的事情了。”李秀兰有点心疼。

“没事了妈,我们这不是已经到了吗?就是有点饿了,在火车上不仅没有休息好,而且还没吃好。”沈青青冲着李秀兰抱怨。

这可是心疼坏了李秀兰,赶紧说,“赶紧回家,我这就去给你们做饭去。”

想了想又对身边的沈卫军说,“你去队里捉只鸡,从咱们工分里面扣。”

现在团结村也是有一个养殖场的,主要就是喂鸡鸭这些,另外就是一些猪,不过猪都不是很多的,毕竟养猪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当然了就算是养的鸡鸭居多,也是需要专门的人负责,一旦出现鸡瘟之类的东西,那也是全军覆没就是了。

“好!”沈卫军也是高兴得没边,不过毕竟是一个男人,对于这种感情的表达也没有那么明显,但眼角的皱纹一看就知道他的心情十分不错了。

也有人跑去沈家那边通知了肖建芳,老太太基本上是三步并作两步小跑过来的。

等到了沈听虹跟前,气都还没有喘匀。

“妮儿,可想死我了!”肖建芳一边说一边去接沈听虹手中的行李,不过被沈听虹避开了。

“外婆,我自己来就好了。”行李虽然是不多,但是沈听虹也不可能让肖建芳帮自己提,几步就能回家的事情。

“婶子,我就先回去一趟把东西放下,一会儿再去拜访你和我叔。”

李秀兰点点头,“去吧去吧,不过一会儿记得过来吃饭。”

农村一般晚饭都是比较早的,所以早就已经过了饭点了,肖建芳也是吃过了的。

沈听虹也没有太客气,“好的,一定来的。”

然后就跟着肖建芳先回去沈家了。

家里有人住着就是有这点好处,不管是什么时候回来家里都不是冷锅冷灶的。

肖建芳又是一个爱干净爱拾掇的,院子里可以说是一根杂草都没有,好像和他们搬去京市之前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加上上次打电话的时候沈听虹和沈青青就透露过可能会回家的事情,肖建芳早就把家里里里外外的打扫了一遍,只需要铺上床单,沈听虹就能直接在自己的房间里休息了。

“外婆,你的身体还好吧?”沈听虹放下东西就问道。

说是没有太多东西,但给亲戚们带的京市特产也是有那么多的,放下行李沈听虹觉得自己浑身都轻松了不少。

“好着呢,吃什么都香,而且有活干,我精气神也好。”

这个年代的老年人就是这样的,并不是他们不会玩,只不过他们闲不下来。

“之前就跟您说过的,愿意干点也行,但也不要当成工作去做,现在家里好过了,也不需要您挣工分什么的,就好好的享享清福。”

这样的话不管是沈听虹还是其他人都已经说了不少次了,但是肖建芳没一次是听了的,但还是要说。

好在这次去京市就要把肖建芳带上了,虽说是让她帮自己看看孩子,但后面肯定还要请人来照顾的,也不会太累。

主要还是家里有个人盯着更好,也不是被害妄想症,主要是后世看过类似不好的新闻。

虽然到时候找人也要找知根知底信得过的,可谁能保证会不会出现什么情况。

“你也不是不知道,我这就是闲不住,不过你们放心,我都是量力而为的,要是自己干累了就休息。”

肖建芳听着外孙女这些话,都觉得心里慰贴,“再一个你舅舅舅妈他们也经常过来这边看我,时不时的还会帮我打扫卫生洗衣服什么的,根本就不累的。”

沈听虹点点头,点到为止就行了,外婆也是大几十岁的人了,不可能蛮干。

“你快去卫军家里吃饭吧,我都吃过了,就不过去了。”肖建芳刚就听见李秀兰说要逮鸡,自然不好意思过去,毕竟只要是去了,那肯定就要让她再吃点,现在的人只要不是那种贪小便宜习惯了的,都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第311章 沈小翠的事

也不好让人家多等,更不可能掐着饭点过去的,从自己的包袱里找了一些东西出来,沈听虹就朝着沈卫军家里去了。

沈卫军前不久也给家里的房子推了重新来过了,之前其实就是青砖大瓦,已经算是村里少有的气派。

但眼前的两层小楼,看起来更是别树一帜。

要知道就算是镇上,楼房都是这两年才兴起的,之前都是很难看见,镇上大多也都是平房,甚至土墙房都不在少数,这样一栋两层小楼屹立在村子里,可是特别的显眼。

但现在已经不像是以前了,他们大队的厂子也不再是仅限于做国营单位的生意,逐渐开始面向一些个体户。

生意自然比以前更好,再说其余的一些股东,虽然不是这样的楼房,但也都是新建了房子,像是自行车这样的东西在他们那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了。

沈大勇当时也是眼馋沈卫军这房子的,只不过他们的房子都才刚刚建了没多少时间,所以他们也就没重新建房子。

其他的股东也是和沈大勇差不多的情况,并不是建不起,而是觉得暂时没有那个必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