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打工先知 第54节(1 / 2)

加入书签

堆肥的方法成百上千,北方堆肥一般在堆肥舍中,往肥堆上盖破布破席或者塑料布,没有肥舍的话露天也不是不行,只是日晒雨淋难免会导致肥力减少。

而南方则多挖土坑沤肥,将尿粪,绿肥、杂草、秆茎和塘泥一同置入坑内并加水发酵。

这两种堆肥方式究竟哪种更好李俞也拿不准,干脆就都试试,反正就是搭棚挖坑的事情。

以上这些都是用了以后可以立马见效的增产或是提升效率的手段。

除此之外还有件短期可能无法见效,但是长期坚持下去收益会越来越大,也很容易被人给忽略的事情,那就是——育种。

和动物一样,自然界中的植物也是在不断进化的,虽然它们的进化过程往往并不怎么引人瞩目。

然而同一种植物,相隔数千年往往会相差甚远。

比如九千年前的玉米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大,一只玉米上仅仅有不到十粒玉米粒,你要是想靠这种玉米填饱肚子,那恐怕得来上上千根儿了。

更离谱的还有西瓜,五千年前的西瓜长度只有5mm,拥有核桃一样坚硬的外壳,而在这外壳下则充满了脂肪与淀粉,想从里面嗦出甜味儿来可不容易。

布拉提斯大陆上的大部分植物虽然都是李俞所熟悉的,然而和现代社会中也还有不少差距。

小麦、燕麦、黑麦,阿里亚斯家族一直在大量种植的胡萝卜,在产量和味道上都跟李俞常吃的差远了。

可惜他没法把另一个宇宙的种子给带过来,否则随便种一种,这个宇宙的原生作物就都没活路了。

不过李俞也不用像他所处原宇宙一样等上上千年。

既然初中生物课上已经学到过遗传学的知识了,那只要通过定向选择,就能人工干预,大大加快这一过程了。

其中最出名的例子当属杂交水稻了。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所研发出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早稻和晚稻的平均亩产加在一起甚至已经突破了1500公斤,堪称生物奇迹!

以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而他做到这一点不过用了几十年的时间。

可惜布拉提斯大路上没有水稻,而且想找到雄性不育系也没那么容易,李俞没法直接抄作业。

但育种的事情他一直很重视。

实际上李俞刚到绿野不久已经在着手做这件事情了,他委托兔子小姐帮他找来了四个少年和少女。

当时给出的筛选条件里就有家中最好务农一条。

之后李俞又把阿拉伯数字也教给了他们,就是为了方便他们日后进行统计研究。

而就在不久前,李俞已经把第一个任务交给他们了,要他们在收获的时候在田地里挑选出那些产量最高,品相最好,又或是可以抗虫害,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生长的特色作物。

收集它们种子,记录下它们的特点。

李俞则会在教会的属地上专门开辟几片试验田来种植这些特色作物,从它们的后代中继续筛选出具有其他优秀特点的植株,不断培育下去,并在合适的时候将之推广。

这个过程有点像是刷词条,想要刷出红色词条来需要耐心,以及一点运气。

不过一旦随到好词条,比如耐寒、耐旱、耐盐碱,并且成功保留下来,那么绝对能赚翻了。

……

由李俞所发起的这场农业革命,势必将会深刻影响到布拉提斯大陆上的文明进程。

然而就像所有伟大变革一样,在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人们的目光依旧停留在那些大人物们的身上,停留在他们或腐朽或无聊的日常生活上,那些贵族们的爱恨情仇,一举一动都能引来不少话题。

而要说最近整个西境谁是风云人物,那还得是阿里亚斯家族的新家主伊蕾娅。

位于穷乡僻壤的阿里亚斯家族行事向来低调,已经很长时间没出现过什么惊才绝艳的人物,或是做过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丰功伟绩了。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却是一反常态,先是因为选家主的事情闹到了库伦侯爵那里去,接着又主动公开了选举过程,而且一波三折,还有神秘异邦人登场,施展神迹,可谓赚足了眼球。

据说两位候选人回到领地后还打了一仗,眼见胜负已定,大家都以为好戏就要收场了,谁也没想到刚上位不久的伊蕾娅又整出了一波高潮。

阿里亚斯的这位家主连夜向库伦侯爵,还有西境其他的贵族求援,宣称自己遭遇了蜥蜴人的大规模袭击,恳求他们出兵帮忙解救领地上的无辜领民还有被围困在茶杯堡中的一众族人。

可还没等各家族搞清楚具体情况,仅仅过了一天,伊蕾娅又撤回了求援请求,表示危机已经被解决。

收到信的时候不少家族的家主都变成了问号脸,搞不清写信的人到底想干嘛,而等又过去了半个月,阿里亚斯家族的新家主似乎才想起来,自己继承领地后还没举办宴会。

于是又写信给西境一众贵族,邀请他们来自己的领地做客。

第十三章 价值百金的货物

随着蜥蜴人们退回到沼泽边,在李俞的带领下开始伐木烧砖大搞生产,绿野终于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在蜥蜴人们退走后的第二天茶杯堡也打开了城门,将在城堡内避难的农户陆续放了出来。

虽然阿尔弗雷德竭力反对,可兔子小姐依旧坚持跟在那些难民的身后,她想要亲眼看一看各地的损失。

其中靠近城堡的村落受损普遍较轻一些,这是因为那时候李俞已经再次苏醒,并且得到了蜥蜴人们的拥戴。

有他的约束,蜥蜴人们的劫掠和破坏行为收敛了很多。

当然,蜥蜴人作为生活在沼泽中的强盗,每年都会定期出来白嫖周围的村落,指望他们的行军纪律有多严明显然也不现实。

即便在李俞的反复强调下不再像蝗虫一样一窝蜂的冲到绿野各处烧杀掳掠,但沿途碰到什么好东西也还是会顺手揣进怀里。

由于生存环境的特殊性,蜥蜴人们对于盐和铁器有种近乎狂热的喜爱,所过之处这两样东西基本上是一点也没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