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国师大人穿六零 第123节(1 / 2)

加入书签

叶南音对于他们的决定有些失望,不过她还是点了头。

“你们是嘉嘉的父母,你们做主。”

叶南音叫嘉嘉闭上眼后,她手指轻轻划过嘉嘉的额头,嘉嘉感觉额头凉凉的。

“睁开眼睛。”

嘉嘉睁开眼睛,看着爸爸妈妈。

“嘉嘉,你家看不看得到黑影?”嘉嘉妈妈小心问。

“没有呀,小姑奶奶家没有黑影。”

叶南音笑着说:“你们回吧,留一个公社的电话,有事儿再联系。”

“谢谢小姑奶奶,您辛苦了。”

叶南音摆摆手,叶小鱼送他们一家三口出去。

叶嘉嘉一家下午走了,叶平川忙完族里的事上山来看孙女:“不高兴?”

“没有不高兴。”

好不容易出现个好苗子,结果没留下,叶南音只是觉得有点可惜罢了。

叶南音给爷爷倒杯水。

端起水杯喝了口水,叶平川才笑着道:“等等吧,咱们家大业大,会越来越好。”

“是!”

清明节后,没多久进入夏忙。

田地里社员干活忙,叶大兵他们整天跑进跑出也忙。

叶大兵关于玉竹县陆路水路的计划,经过彭振指点修改后,计划书已经递上去了。

县委班子开会通过了他的计划书,但是还不能正式开始干。

一是因为现在农忙,抽不出时间来修路、清理河道。二是因为计划书涉及玉竹县周围的县城,计划书要递交到市里审查。

这段时间,叶大兵、叶凯两个人跟着副县长欧直人在跑这个事儿。

见他们俩有些急躁,欧直人劝他们别着急,就算市里批准通过,周围的县城也肯配合,这事儿也要等到秋收后才能开始干。

秋收后社员才有空闲。

叶大兵和叶凯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拖的时间真是太长了,耽误事儿。

唉,等着吧。

叶大兵、叶凯、叶立新三个,一边忙着本职工作,还抽空开会商讨相关细节,争取在开工前把方方面面都想到。

他们想的是,等到秋收后就可以开始搞大工程,没想到一等就等到第二年夏天才动工。

这一年半,叶大兵已经当上交通局的主任了。

“都以为这事儿要拖黄了,没想到还能成。”叶大兵忍不住苦笑。

叶凯安慰他:“这事儿也不怪咱们,没办法的事。”

叶立新点点头,叶凯说得没错。

去年年底,叶立新从税务局去了财政,修路这事儿他也全程跟着。

开始的时候,他们猜测可能有人会抢政绩,到时候分一些功劳出去也不是不行,只要工程能顺利开展。

事情不是他们想的那么简单,从县里到市里,推拉了一年多,现在才把事情落在实处。

不得不说,他们三个有些失望。

彭振知道他们的想法后,笑着说:“想做实事没有你们想得那么容易,不过也没你们想的那么难。”

修路、整修河道这事儿,说重要肯定重要,说急吧,也没那么急。

路再烂,交通再不方便,河道再淤塞,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在有些人看来,不着急。

不过,碰上真正着急的事情,夜以继日也要把事情干完。

所以,不用感觉失望,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处理办法。

修路、修整河道,是叶大兵他们三个主导干的第一件大事,前前后后忙活了一年多,其中的煎熬、等待,也打磨了他们的心性。

至少在叶文正、叶伟这两个当爹的看来,儿子成长了不少。

先修路,再疏浚河道,从夏天忙到秋天,重阳节时候,叶眉从上海过来看儿子,感觉儿子黑了、壮了,也更加沉稳了。

“妈。”

“嗯,最近累了吧。”叶眉拍拍儿子的背。

叶立新站直身体,笑了笑:“还行。”

干活儿嘛,没有不累的。

看到儿子的成长,叶眉心里特别感谢家族。

要是儿子当初真的听她的话回上海读高中,既是高中毕业了他能去个好单位,也绝对没有这样给他练手的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