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目标是三十岁退休[娱乐圈] 第27节(1 / 2)

加入书签

顾今宵:“你难道不是学数学的吗?”

曲梦寒:“是啊,但我很正常。”

顾今宵:“那为什么我听歌就不正常了呢?”

曲梦寒:“就是一种感觉,顾老师不像是会在工作的时候听歌的人。”

顾今宵:“那你感觉错了。”

曲梦寒沉默着思索了一会儿,想来她对顾今宵的认知的确存在惯性思维的偏见。

言情小说里总会把清冷系的男主描写得像是失去了七情六欲活在真空世界的木头人一般,但现实里是不会有这样的人的。

大家都是有喜怒哀乐,有兴趣爱好,有习惯,有执拗之处的鲜活个体。

不过产生这种思维偏见也不能全怪她,主要原因还是顾今宵太符合刻板印象了。

想明白违和原因的曲梦寒点点头,自言自语道:“确实,顾老师是真人,正常正常。”

这一番不明就里的话让顾今宵陷入了深深的迷惑之中。

“......所以你之前觉得我是假人吗?”

“差不多,毕竟现实里像顾老师这种性格的人真的太少见了,小说里倒是有。”

“......”

之前还只说是“老实人”,这会儿连人格都遭到了否定,顾今宵彻底无话可说了。

“哈哈哈哈,顾老师你干嘛这个表情?”见他一副如鲠在喉,欲言又止的样子,估摸着是误会了,曲梦寒赶紧补充着解释说:“是顾老师完美到不像是真人,像是小说里的人的意思啦。”

脱口而出后,她不禁感叹了自己对于语言的运用竟已到达了如此炉火纯青的境界。

汉语果然博大精深,稍微换个说法表达的意思就天差地别了。

不过她的夸赞明显没有任何可信度,顾今宵连一个标点符号都没信。

曲梦寒:“顾老师,你怎么不相信我的话啊。”

顾今宵:“没有,我信了。”

曲梦寒:“你不要骗我,你这个表情可不像信了。”

顾今宵:“你过度解读了,我的确信了。”

一来一回问题变得愈发复杂了,曲梦寒清楚地知道他绝对一个字都没信。

这可如何是好。

“我现在拍摄的这部剧叫《许你星河万丈》,小说原作者是我的大学室友,也是明大数学系毕业的,叫姜星月。她下本小说的男主角就准备参考顾老师去写,真没骗你,顾老师你是可以直接拿来当小说主角的完美。”

这里也顾不上姜星月的面子了,曲梦寒生动地举了个实例,试图佐证自己的观点。

不过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和她不同,被当成小说素材也并无所谓,还会积极提供灵感参与创作。

听闻此爆炸消息的顾今宵无言以对。

“......”

等了片刻,不见他有开口的迹象,曲梦寒奇怪地问:“顾老师,怎么不说话了?”

“......你想让我能说什么呢?”

顾今宵的确对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没有兴趣,但这不代表可以欣然接受被肆意写进小说里。

思维回路不同,曲梦寒以为他在担心形象会受损,便为姜星月的笔力打起了包票:“顾老师你放心,姜星月塑造人物的功力还是有保证的,不会把你写崩的。”

“......”

现在能是这个问题吗?

“顾老师,不信的话这本《许你星河万丈》你有时间可以瞅瞅,故事可能对你来说难以理解了点,但是人物塑造我觉得还是十分不错的。”

昨天从姜星月那里接收的“晦气之物”这会儿派上了用场,曲梦寒说着从帆布包里掏出了《许你星河万丈》的小说放在了书桌上。

“......”

顾今宵从头到尾复盘了刚才的对话,想不通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才会进入了这种奇特的展开。

明大数学系还真是人才辈出,一个宿舍里有当演员的,还有当作家的,也怪不得这几年正经走学术之路的苗子大不如前了。

顾今宵看着书桌上那本与研究室整体风格格格不入,怎么想都不该出现的名为《许你星河万丈》的小说,试图找寻一个符合逻辑的解释。

尝试了几次后都以失败告终了。

正如曲梦寒所说,生活还真是一点逻辑都不讲。

准确来说,是她不讲。

第二十三章

这几天晚上曲梦寒熬到两三点一直在进行一项极有意义的活动:给粉丝做题。

感觉她从接触数学开始所有做的题加起来都没有这几天多。

微博评论区几千条评论, 按照时间顺序,只要不是一看就知道是来砸场子的,她就这么一道题一道题往下做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