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从小钱挣起 第9节(2 / 2)

加入书签

一开始还好,陈理出去一趟,多了不说,轻轻松松能抓个几斤甚至十几斤的。

但是随着黄鳝价格的走高,这玩意如今已经变得比猪肉价格还贵,这也导致二龙镇的很多人都打起了黄鳝的主意。

如今陈理出去一趟,如果能抓个几斤黄鳝,那基本上就算是烧高香了。

抓到的黄鳝太少,能卖到的钱自然也很少,毕竟陈理只有周末休息的时候才能出去抓黄鳝,这样的话他赚到的外快也就很少了。

如果陈理的老妈真要较真的话,那么她会发现陈理藏在家里的“私房钱”其实和他赚到的“外快”其实是对不上号的。

陈理后来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就找了好几个小伙伴。

这年头,农村会抓黄鳝的小伙伴还是很多的,但是能抓不一定代表他们能卖。

在二龙镇这样的小地方,小伙伴的性格很难像城市里长大的孩子那么外向和活泼。

可能面对同龄人还好一点,但是二龙镇的小伙伴在跟成年人尤其是陌生成年人打交道的时候,总会变得很难开口。

这些小伙伴抓黄鳝没问题,但是让他们上街去卖黄鳝...那他们还不如直接把黄鳝卖给收购的小贩。

只不过辛辛苦苦抓来的黄鳝卖给小贩,那价格自然是比不上直接上街卖。

所以陈理就找了几个经常抓黄鳝的小伙伴,让他们把抓到的黄鳝交给他统一售卖。

这样一来,陈理售卖黄鳝得到的现金总额上去了,他的“私房钱”也就变得名正言顺了。

同样的,这些小伙伴把黄鳝交给陈理之后,得到的收益也变多了。

再加上陈理拿到这些黄鳝之后,即便上街售卖,售卖的价格也比卖黄鳝的小贩便宜。

而这种三方都受益的合作,一般被称为...

三赢!

第10章 抓黄鳝

四位小伙伴明显在这等了有一会了。

之所以没有进粮站直接找陈理,这主要归功于陈理老爸的“恶名”!

陈理的父亲陈国富以前是军伍出身,退伍之后进了粮站工作。

即便离开了部队,陈国富仍然保留许多在部队时留下的习惯。

比如早起,再比如锻炼,最关键的是他不光自己锻炼,陈理陈雪两兄妹也没有被他放过。

锻炼身体陈理可以理解,但是要求两兄妹非得把被子叠成豆腐块,这就有些过分了吧?

反正陈家两兄妹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以前没少因为一些事情跟陈国富顶嘴。

而在这年头,跟父亲顶嘴的下场...一般都不是很好。反正陈理小时候,那是真没少挨打。

挨打其实不是最过分的事情,最过分的事情是罚跪。

那可不是在家里关着门罚跪啊!而是让陈理跪在粮站大院的院坝里跪着。

如果是平常家里倒也好说,但是粮站那是什么地方?

现在的粮站虽然没落了,但是早期的粮站可是被誉为“金饭碗”啊!

所以那时候的粮站,经常会出现一幕奇葩的景象。

整个二龙镇的农民伯伯推着独轮车,挑着粮食来粮站交公粮,结果一个小屁孩直愣愣的跪在粮站的大院坝里。

可以说,这给当初还很幼小的陈理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心理阴影”。

不过还好,打小陈理的脾气就有些犟,跟他老爸陈国富一个脾气。

被罚跪的次数多了,陈理的脸皮也就变厚了,后来他甚至能一边跪着一边跟来交公粮的农民伯伯聊天。

但是这也造成了一个影响。那就是整个二龙镇的大人小孩几乎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陈理的父亲陈国富...很歪!

“很歪”是川省的一句方言,就是形容一个人很凶,脾气很不好的意思,同时也有很厉害的意思。

所以说,整个二龙镇,但凡知道粮站陈国富的人...都知道这位的脾气有点暴躁!

小孩就更不用说了,反正从小到大,陈理家里几乎就没什么同学或者是小伙伴愿意来。

所以这四位小伙伴宁愿在粮站大门外等陈理出来,也坚决不去他家里叫他。

“陈哥,我家里的夏菇草快晒干了,到时候我给你拿过来。”

“行。”

“理哥,我家里的蝉壳子(蝉蜕)有不少了,哪天你帮我卖一哈。”

“要得。”

“小理哥,我弟弟今天抓了一条乌梢蛇,你明天...”

“滚!”

“叫你弟弟以后别去抓蛇了,抓了蛇我也不帮他卖,下次带他出来跟我们抓黄鳝。”

“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