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从小钱挣起 第452节(1 / 2)

加入书签

不过卢卡斯的父亲已经返回了德国,当初跟他们一块来的人当中倒是有几个工程师留了下来,这些人是为了帮助那家制造厂提升制造工艺的!

而卢卡斯和劳拉女士在国内旅游了大半个月之后,也即将返回德国。

不过离开之前,劳拉女士答应了自己老同学的邀请,去卢教授家做客去了。

原本卢卡斯也是要陪同的,结果这家伙跑去卢教授那边打了个照面,就找借口说要来陈理这边。

卢教授原本带陈理去,就是为了让他打开眼界,顺便交交朋友,自然不会反对卢卡斯去找陈理。

于是一个电话...卢卡斯当天下午就跟着陈理来了出租屋。

卢卡斯来找陈理~可不是说他真的把陈理当成好朋友了,而是因为...他馋了!

对于一个爱酒如命的德国年轻人而言,这年头国内绝大多数啤酒都不太符合卢卡斯的口味。

而剩下的那部分...基本上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买得到的。

其实国内并不是没有高酒精浓度高麦芽浓度的啤酒,只是这些啤酒的市场很小,甚至很多人根本接触不到罢了。

这个消息...还是陈理前段时间跟邓为民讨论的时候才了解到的。

就像陈理老家南城就曾经有一家啤酒厂,其生产的某款南城啤酒酒精浓度甚至达到了10°,但是这款啤酒生产出来之后就因为卖不出去的原因而滞销。

最终...这款南城啤酒消失了,这家啤酒厂最终也被山城啤酒给收购了。

说实话~陈理以前以为国内的啤酒大多数都跟怂人乐一样的,像乌苏这种基本上就算是国产啤酒的佼佼者了。

然而事实上...这款在后来被称为“夺命大乌苏”的啤酒,在国产啤酒中也不算什么。

早期的国产啤酒中,很多酒精浓度都挺高的,只不过因为市场原因,导致这些啤酒几乎都消失了。

没办法~华夏人喝啤酒,的确不太喜欢高酒精浓度和高麦芽浓度的啤酒。

就像乌苏啤酒,随后在后来成为了网红啤酒,可实际上这款啤酒的命运也是挺不顺的。

乌苏其实是西疆的一个小县,在80年代的时候,该县建立了自己的啤酒厂,乌苏啤酒正式诞生!

随后乌苏啤酒将市场扩大到整个西疆,可以说是西疆最畅销的啤酒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70%。

然而,乌苏啤酒并不满足于西疆市场,开始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扩张。

不过很可惜~乌苏啤酒的酒精浓度比一般啤酒要高,在国内的其他市场引起的反响很小。

国内市场还没站稳,可乌苏啤酒就像着冲击国际市场。

在2002年~乌苏啤酒和川省蓝剑集团合作,准备冲击中亚市场。

呃~是的!就是那个前世在川省跟雪花打的你死我活的蓝剑集团。

但是这一步来得太仓促了,再加上他们选择合作的对象也有些问题。

蓝剑当时因为和雪花的竞争导致实力大损,别说帮乌苏冲击国际市场,就连蓝剑啤酒本身最终也被雪花所收购。

所以最终~乌苏啤酒不但没有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国际市场也冲击失败了。

之后乌苏啤酒一度沉沦,甚至濒临倒闭,可也一直在坚持。

直到2015年...乌苏啤酒被巨头嘉士伯收购。

不过~乌苏虽然后来被外资收购,可好歹坚持了下来,不知道多少小啤酒厂商,最终都没能挺过啤酒行业厮杀的那一关。

这些小厂商绝大多数都是区域品牌,受众小~限制多~发展难。

虽说这些区域品牌曾经在当地啤酒市场拥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甚至一度让其他的品牌挤不进当地市场,但他们同样也很难进入到别的市场。

因为受众整体受限,制约了品牌的发展,随着发展进入瓶颈后,只得寻求外资助力,不然就只能随风消散。

所以说~陈理当初因为兑换了神农啤酒花了不少信用额度的原因,就想着要开一个啤酒厂的想法...多少有些理想化。

说白了~当时陈理之所以会产生那个想法,并不是他想为国产啤酒做点什么,他只是单纯的因为装逼花了五十万,所以觉得有些不甘心罢了。

再加上刚好又因为听邓为民的媳妇所说,感觉邓为民应该也有些不甘心,所以陈理就想着顺势而为搞一个啤酒品牌出来。

既可以帮着自己朋友排忧解难,有能让自己兑换对来的配方不至于浪费。

所以陈理一度想着后面把理想炸鸡交给小张打理,转而让邓为民去搭建新的啤酒工厂。

可事实上~这条路很难!

难的点其实不仅仅在于搭建一个新的啤酒工厂和创建一个新的啤酒品牌,还在于邓为民本身。

要知道,当时陈理为了挖邓为民过来,不仅给出了还算丰厚的薪资待遇,还有一定的理想炸鸡的股份分红。

但如果是让邓为民去做啤酒~总不可能还让其领着原本说好的那份薪水。

那样的话~就纯粹是在伤害其他股东的利益。

而且最关键的是...如果邓为民是那种不蒸馒头争口气的人,那么这事可能还挺好办。

毕竟如果是那样的一个邓为民,估计他会乐意自己试着去打拼一下。

但实际上,邓为民是一个很现实的人。

他的“理想”固然重要,但绝对重要不过现实。

也就是说,如果让邓为民放弃原本应有的薪资待遇,转而重新开始白手起家搞啤酒,估计邓为民自己都不会答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